政府藉加稅改變人們的習慣往往徒勞無功。辣招大加印花稅,香港樓價不跌反升,受害的是小業主細屋換大屋成本大增。最近有團體建議大增煙草稅1倍,香港將會出現紅底煙。究竟香煙零售價增加會否令煙民自動消失?還是製造一個龐大市場讓私煙橫行? 香港煙草售價比起鄰近地區如澳門、內地、越南及印度等都有幾倍至幾十倍差距,去年牛津經濟研究所發表亞太區走私煙研究,估計香港有近33%市場是走私煙。煙稅狂,受苦的是路邊報販收入大減,公屋信箱有更多私煙單張。上次大加煙稅後,小學生煙民不跌反升,私煙販會手下留情嗎?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政府有108個部門各自設宣傳及展覽中心,2011年被審計署揭發部分人流極低。3年過去,107動力曾派調查員到部分中心視察,發現全部門庭冷落,浪費資源。 空氣資訊中心離譜到無人到訪;規劃及基建展覽館僅數十名外地旅客;機場核心計劃展覽中心有人涼冷氣及上網而非參觀。3個中心每年營運費360萬元公帑。當局應檢討有關中心設施,如情況無改善,不如關門大吉,並善用互聯網和智能電話程式推廣,減少場地營運開支。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新居屋大受歡迎,數以十萬計人士索取申請表格。居屋首期要求比自由市場少,供款年期較長,三數十萬元首期,就可供樓比租樓便宜。 但居屋供應有限,如在公屋劃分一兩幢大廈出售,便出現同一公契下,公屋居屋混合管理,現時海富苑、雍盛苑和彩明苑至今未解決一契兩制的問題。港大學者王于漸曾認為金管局過於關顧銀行體系穩健,按揭首期由5%增至30%、40%,令年輕人望樓興嘆。 若該局放棄技工思維,全盤考慮社會整體需要,降低首次置業按揭首期限制,年輕人便有目標可尋,能大減焦慮情緒,也不用勞煩房委會用儲備起居屋。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最近有兩項重要房屋政策公布,第一是未來十年長遠房屋策略,第二是撥逾270億元儲備興建公營房屋。政府有十大基建,機場快將擴建第三跑道,港鐵有9條支線發展,私營住宅不斷賣地,加上公營房屋排山倒海興建,建築工人不足,成本大漲是必然問題。 十年房屋策略只有技工般線性思維,缺乏廣寬多元政策考慮,隻字未提輸入外勞降低建築成本。新加坡經濟增長遠超香港原因之一在逾300萬人口中,有逾120萬名外勞,降低基建和公營房屋成本,本地人投入更高增值行業,低技術勞工也收更高收入,各取所需,特區政府就是沒有創造雙贏智慧。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審計署分別於03及08年批評食環署轄下102個街市虧損,更提出改善建議,可惜只聞樓梯響。 107動力上月抽查全港8個街市,發現情況幾乎無變,檔口十室九空,年度虧損由5年前1.6億元擴大至去年2.2億元。空置率最高的為荃灣荃景圍街市(88%)、葵涌大圓街熟食市場(85%)、銅鑼灣燈籠洲街市(64%)及筲箕灣街市(57%)。該署應檢討街市政策,引入民營管理,或改為中醫或針灸診所、動物醫院或領養中心、骨灰龕場,甚至改建成商場。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平機會向九百多名外地家傭調查,6.5%稱曾被僱主性騷擾包括被色迷迷看及僱主不避嫌看三級片。該會應推廣平等和諧訊息,這回民調卻以色迷迷一詞製造不必要矛盾。如該會調查女煙民在吸煙點有否被人色迷迷看,肯定回答有的不少於外傭。那該會主席周一嶽是否推翻自己任食局長的滅煙區政策?納稅人期望該會處理實質具體歧視,不是含混不清製造,稻草人攻擊,讓全港外傭僱主陷入恐慌,當明珠電影播床戲就急急轉台。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上周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打算明年推第二批白表免補地價購二手居屋計劃,簡稱「白居二」,名額2,500個,明年3月接受申請。 在第一批白居二推出前,筆者預言計劃只推高居屋樓價,使置業上車族更難物識心頭好盤。 白居二毒害還包括增二手居屋需求但無增供應,及後居屋價曾增三成。二是居屋業主售樓後需另覓居所,與上車族爭樓。三是居屋價炒上,置業者在跌市時將是首批負資產高危群。再搞白居二小花招,不如盡快增加供應才是王道。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344是香港法例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規範物業如何管理。怎組業主立案法團?投票程序和會議規則等都在該章解釋,如屋苑社區小憲法。但以不法手段和該法律漏洞的維修幫引發多個屋苑天價維修事件,政府終提修改該章填補漏洞。 但建議增維修表決業主大會出席人數會否讓大屋苑難開會?提高維修通過需出席業主75%同意會否受少數人阻礙?政府需全面更改法例,非小修小補,將大屋苑和單幢樓分開,研究業主表決日,取消授權票等。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董治時期除了樓房八萬五,另一劣政乃是搞副學士,銜接不成,認受不足,謔稱文憑八萬五。 各界批評多年,曾蔭權年代主張引入外國大學,雷大雨小。最近其中一間副學位院校城專(CCCU)與臥龍崗大學(UOW)結盟,卻帶來反射式口號抗議。 臥龍崗大學好歹也是僱主眼中全球百大,好些排名比本地資助大學還高,還有在杜拜和新加坡辦分校的經驗,引入國際學術管理,拓寬學生升學機會,結盟又何罪之有?難道敎育就只有官辦?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加拿大智庫費沙研究所發表全球自由經濟指數,香港蟬聯全球之冠,新加坡緊隨其後。筆者與負責研究的麥馬漢交流,他同意過去兩年樓市辣招使港在資產交易限制評分下降。上月港樓價創新高,尤其是細單位因印花稅阻礙細屋搬大屋流動,細單位供不應求而水漲船高,辣招壞心做壞事。我們還參與以自由經濟減少不公平的研討會,交流經濟增長去除不平等理論與實踐。減少政府規章,鼓勵民間創新,低稅藏富於民才是讓社會增加向上流動的不二法門。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特首梁振英說,窮人不應有投票權,普選引來福利主義,這和他參選時一副為了基層打拼的形象可說是兩個樣子。筆者一直反對福利主義,但卻認為,民主普選同樣重要。在資訊爆炸,民智已開的年代,只有民主普選才能避免流血也可更換政權。福利主義引來浪費,主張不勞而獲,將個人責任推與他人或群體。相信民智開啟,終能識破福利主義的糖衣陷阱,福利主義和民主普選並不是對等的關係。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歌手容祖兒指十多年前做激光矯視手術有後遺症,眼神經敏感,不能正常分泌淚水,需不停滴眼藥水等,影響社交。該手術漸普及,有醫生聲稱零風險。但英國有病例因後遺症患情緒病而自殺身亡。 在香港涉醫療疏忽的訴訟屬人身傷亡訴訟,申索須於「由訴訟因由產生」日期起或由申索人對傷害「知情」日期起計3年內展開,但後者舉證極困難,相信她申索無門。當醫生團體批評其他治療程序涉風險,醫務委員會和法律改革委員會會否主動要求檢討3年受害之限?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平機會提出修訂平等機會條例,就不同性取向、新來港人士和自由行應否立法規管引發討論。歧視包括負面意義如講大話、無禮貌等社會價值不主張的行為。但不受歡迎是否需立法?立法後可執行?強硬執行會否有不可預見後果? 性別歧視條例生效多年,僱主真的不會早有性別想法?如有,只要不說白,不就管不了?難道法例可控制人腦每秒思想?美國容許種族歧視為宗旨的3K黨就是相信人有獨立思考,與其做怪獸政府控制,不如讓含歧視意見自然被排拒。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武力本來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權力,但有一些國家地區為了防止有部分人濫用,才將武力收歸國有,壟斷了武力的運用。在部分文明國家,就算接連有人持搶掃射,仍然有不少民眾支持民間管有槍械是基本人權,武力並不應收歸國有,因為無論怎樣產生的政權,也不能絕對信任。 暴力武力並不是理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民主制度的最大功能也在於避免暴力流血發生,人民可以不用流血去更換不如意的政權。香港警察從殖民時代壟斷了武力,但不等如可以由長官意志隨意運用。 香港警隊一年花155億元公帑,超過不少國家的國防開支,難道全球最精良裝備是為了對付人民?難道高薪厚祿是為了讓人民噤聲?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筆者早前出席標準工時委員會的諮詢會,和同行的獅子山學會王弼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工時規管立法,卻是會上的少數聲音。 王弼提醒筆者,標準工時一詞美化了立法的效果,仿似日後打工仔真的受保護,可以享受退休般的打工生活。 查實規管工時也好,規管工資也好,最受害的是最弱勢的社群。規管後工資成本上升,老闆只會傾向聘請條件好的求職者,沒有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家庭主婦低技術及低學歷人士日後均更難找工作。 在資訊年代,工作已很難界分,工時要管,是不是工作電郵也要標準立法?那用腦去思考工作事務也可以管?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