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就退休保障諮詢公眾,難得為期半年,大家可慢慢有傾有講。 人人老來,月月也想有幾千元收入,飲茶食飯睇醫生,樣樣都是開支。 但錢從何來?除了後生時死慳死抵,買下一層樓自住,一層樓收租,實現香港夢。 倘若是月光族,年少時無積蓄,老來都是靠政府,再加多稅都不行。 加上香港天天有150張單程證,年齡背景資產,港人不能過問,若退休保障無資產限制,年長人士以單程湧港,恐怕將是公帑的無底深洞。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別以為法例愈多,對人們的保障愈大。法例行文複雜,常人不易理解,不理解就不如不做可能涉及該法例的任何事。網絡廿三條以保版權出發,實際叫常人不敢再觸碰踫天馬行空的創作。 競爭法以爭取公平為目標,但實際叫行業商會討論行業發展也不敢,怕被告成壟斷。環保人士要強制聖誕禮物包裝大小,佳節溫馨受阻;煙包圖像要全面醜化,連設計商品的自由都被剝奪。香港人的自由正在消失。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政府剛刊憲,打算在8個隧道和公路巴士轉乘站全面禁煙,如紅隧口將連行人天橋和附近通道一併禁煙。無論是環保搭巴士還是慳家轉巴士的煙民,日後連抽一口權利都被剝削。 港府滅煙多年,煙民總數仍達十分一人口,再滅絕,再妖魔化也難減煙民數目。為何不設空調候車室,煙民在外抽個夠?或在空地畫吸煙點嗎?一刀切禁,方便,易行,官僚最歡喜當「成功爭取」,如立法會無人反對即時生效,難道要煙民造反才行?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經已曲終人散,有好多朋友贏、亦有不少朋友輸;有不少「傘兵」突擊成功、亦有不少「幾代元老」陰溝翻船。 普遍評論認為今次選舉反映「本土抬頭」、「泛民翻盤」;唯若以整體所得票數而言,傳統建制派的增長比率是較泛民為高,輸掉議席也許是他們未能好好運用「現有資源」。 事實上,從今次選舉結果來看,所反映出來的,其實是選民對現有體制的不滿。不管你是根正苗紅的建制大哥、義無反顧的民主鬥士、抑或「睇住你大」的街坊保長;只要你是現有體制的一部分,選民便會將你送走。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審計署報告指自首階段膠袋徵費實施後,棄置堆填區膠袋數量較登記零售店所申報派發量高。2012年於堆填區有逾1.5億個膠袋,同年申報數量5,900萬個。筆者多年批評當局以徵費或稅收改變市民行為模式,只會擾民及帶來「不可預期後果」;膠袋徵費不單勞民傷財,一些方便消費者「拎住走」的預先包裝產品,已成為零售市場新常態。這些本來無必要的預先包裝塑膠材料,對環境影響,便是政策帶出來的反效果。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近年備受非議。因試題數量、難度續增,大部分學校「不甘後人」加強操練,令同學身心俱疲。有家長團體最近發起要求取消TSA;有個別學校宣布不參加TSA。筆者支持讓學校決定是否參加TSA,因小學殺校潮已過,TSA成績對學校存亡基本無關痛癢;而參加TSA的學校,大可視為一項「小三課外活動」罷了。問題反而是有部分學校將TSA模式、內容、難度,倒模式放進校內考試,家長不得不為子女加操。筆者對有家長群組發起「亂考TSA」卻不敢苟同。因即使是「課外活動」,同學們亦應學會「認真對待」,這才是做人的基本態度。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扶貧委員會開會亮點之一是更改沿用多年「全民退保」及「非全民退保」名稱,在即將推出的諮詢文件改用「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方案。筆者認為這是個妙絕名稱;如放在面書上必給予10個「讚」。 綜觀各國在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漸少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可持續性令人懷疑。過去幾年,歐洲多國推行大刀闊斧的財政緊縮政策,即使英、法等國迫於無奈取消或提高常規退休年齡,提高國民領取全數養老金年齡,以紓緩退休金對財經系統構成的壓力。可見所謂「全民退保」最終或窒礙經濟發展。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在上周一個早上,筆者與小朋友往校巴站途中,他嚷著要到便利店買遊戲閃卡,希望能買3包。筆者嘗試以一條數學題,首先看看小孩子學習進度,問他3包閃卡值多少錢。小朋友仍未學習背誦「乘數表」,當然答不上。我告訴他3包閃卡總值是36元。 小朋友指:「你給我錢便成。」筆者望著商場茶餐廳對小朋友說:「在這裡工作的哥哥姐姐,一個小時工作也可能買不到三包閃卡。」小朋友聽罷「嘩」一聲,良久一言不發;父子倆懷著沉重腳步上路,小朋友再沒有嚷著要買閃卡。32.5元究竟是太多、太少,相信各位心中有數。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習主席由皇家騎兵儀仗隊迎接入住白金漢宮,還帶來大量中英合作商務合約,英媒BBC專題報道「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已變「中國擁有」(Owned by China)。 原來,泰晤士自來水、希斯路機場、EDF風力發電由中國資金持有;就連英國人早餐愛吃的麥片餅、Pizza Express都是由中國資金當大股東的。 全球化2.0的時代不再是西方國家買落後地區的便宜貨,中國資金和人才正改變全球格局。 當有評論指香港富商投資全球是撤資的時候,似乎不太懂國家在全球的發展策略。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特區政府日前宣布將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勞福局長張建宗表示這是突破性發展,因有約1.7萬名在廣東生活的長者即時在此計劃中受惠。 但這種先例一開後患無窮。試想本港有多少名年滿70歲長者居於海外?為何他們不能領醫療券在當地醫院用?試問有多少在港出生小朋友居於內地?若有善心人在深圳開辦港人子弟幼稚園,這些家長能否申請幼稚園學券,並在內地的港人子弟幼稚園使用?請當局不要因一時掌聲而忘記公共政策可操作性及公平性。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近日有從事有回收業朋友大吐苦水,指油價下跌令塑膠原料成本大降,回收膠樽及塑膠廢料生意「無得做」。 此外,金屬價跌及發展中國家不斷修列,禁止越洋垃圾進口,令回收「爛銅爛鐵」的生意今非昔比;僅靠回收廢紙「吊住條命」。 特區政府快將公布10億元回收基金的申請方法,有業界人士希望政府除了提供配對基金購置設備之外,亦建議政府能「論功行賞」,即按商戶的回收數量來提供資助。 然而,以公帑變相「補貼」個別行業又是否合乎公共理財的大原則呢? 作者為三十會理事
筆者參觀長春客車廠,宣傳中國製動車連美國波士頓也落單。可北京有連開徵美女稅也敢提出的評論員批長江基建(1038)和電能實業(006)資產重組是撤資,上綱至民族大義。撤資的撤字語意含糊,撤兵是士兵不留在戰場,撤資要不是將業務通盤放棄,又何來撤,電能還不是晚晚讓東方之珠發光。長建業務涉石油、水電等,本地發展怎會多,續賺外匯才讓香港人在世界威威風風。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說特首是在中央之下,在三權分立之上,輿論對此譁然有違基本法。三權分立是含糊和抽象概念,究竟怎才算有人的權力是在三權分立之上,張曉明冇說清楚。 究竟法官判案是否要請示特首?立法會議員應由特首任命?公務員不需按制度辦事,按特首意願改變政策?三權分立精神是相信制度,不相信人。 法庭須依普通法原則判案,立法機關以民意立法,公務員按制度辦事。張曉明言論更危險地方是,中央既在特首之上,也在三權分立之上。或這是國情實況,但絕非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體現。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梁振英撰文述說適度有為成功例子竟是限奶令。當年個別牌子奶粉在個別地區短缺,他立令一刀切帶奶粉出境只許兩罐,矛頭指向大陸旅客,開拒客之道,怪不得今日不願來港。 如今奶粉積存160萬罐,足全港嬰兒用36個月,母嬰健康院門前天天有奶粉推廣。過境關口在限奶令後仍是走私客橫行,奶粉等問題未解決過。適度有為不如適度無為,無為是將政府權力藏而不用如徵稅。香港成功乃拜自由港,大部分貨品免稅,才締造碼頭、物流和展覽等發展。限奶令不只高調排斥外客,還傷及香港經濟根基,早撤早有福。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康文署管的公園大家滿意嗎?筆者就收過不少媽媽投訴,公園設施千篇一律,興建成本愈來愈高,卻新意創意欠奉。有媽媽以蒙特梭利教育法,天天帶年幼子女去各區公園玩樂,公園當課室,卻發現康文官僚連滑梯韆鞦的樣式設計也懶得改變,孩子也嫌重複。 全球知名的尖沙咀海旁,交由官僚管理,不過,會有更多保安指三道四,浪漫一刻想輕擁也被喝止。 世上只有官僚管理和市場管理兩種模式,前者按章工作,後者靈活多變,為何海旁不可有幾間加啡店、手信舖?海港是屬於所有人的。 作者為107動力召集人及大專通識講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