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地登入自己的網絡戶口時,包括FB和Gmail,因為來自不同平常的IP地址,經常都被要求核對身份,以防被黑客進入。 我在緬甸旅遊時,就收到一封自稱來自Gmail的Customer Service的電郵,上款是Google的Logo,來郵地址是[email protected],英文信件內容很短:「你有兩封來郵被截,因為我們在更新資料,為重新啟動,請按這裡,或使用這條安全連結」 由於來郵的電郵地址看上去很官方,而連結的URL更是Google的地址,按過去,網站下款還有齊disclaimer,Terms & Privacy,Help,內容是已經填寫好了的User Name(我的電郵),Password(已經變成點點),要求填三項資料包括Recover Email、電話號碼以及生日。我當時沒有留意到,顯示的Google地址已經暗地轉去了另一個釣魚網站:http://tn2hosting.com/images/gmail-webmail.html。 我填寫後,就中了招。大家都知道後事了,黑客登入我的郵箱後,向我地址簿中所有朋友發出假SOS電郵,謊稱我在塞浦路斯被人打劫,要求協助。黑客很聰明,要了電話號碼,方便打來窺探我是否有網絡或在網上,他們選擇了我在緬甸(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網絡)沒有上網的時間才行動。否則,很快就會被我發現。騙徒仲改埋我戶口中的資料,將所有信箱新來電郵導向去另一個Yahoo戶口!可惜他們沒有與時並進,不知道人人通過FB都知道我人在緬甸,怎麼會同時分身在塞浦路斯被劫?回港後,查看帳戶的近期活動,原來騙徒來自英國。他們還將自己冒名送出的幾百封假SOS電郵都删除,以防我追究,但偏偏忘了刪除他們第一封的釣魚電郵,否則,我連這篇專欄都寫不成!
Facebook和WhatsApp,兩個香港人最常用的Apps,現統一成為Mark哥王國的兄弟, 會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呢? FB登入綁定的是用戶電郵,電郵的基礎來自於傳統PC,這是移動通訊和智能電話普及前的史前怪獸。FB曾經派自家的「用戶名@facebook.com」電郵給用家,但發覺沒有人理會。怎麼和用戶24小時緊密連線?因為FB沒有十多億用戶的手機號碼,於是在2011年8月開放了即時通訊工具FB Messenger。雖然FB Messenger在美國使用率的46%比WhatsApp的35%為高,但新興市場就完全不同。 我粗略計算,昨天有十二位朋友用WhatsApp和我對話(包括群組),FB Messenger只有四位。相比之下,WhatsApp的朋友會是私交朋友多一些,FB會是生意朋友多一些,很簡單,手機號碼比FB戶口更私隱,調到靜音還是能讓人隨時找到你,但FB Messenger響的話,你也可以選擇讀還是不讀。 現在個個都想打你我手上的手機主意,不論是大陸的「雙馬」,還是Mark哥。其實PC基礎的也有優點,找相片方便一些,找文字也方便一些,特別是我在旅遊時用單反機拍攝了過萬張相片,想傳一張到只用WhatsApp的朋友手機上,要經過很多折騰,這時候FB Messenger就顯得可愛多了!
有人話,FB十周年,開始老化,年輕人流失嚴重,就快玩完,所以推出Look Back這種老人回憶程式。的確,科技界只爭朝夕,十年河東轉河西,十年前的科技巨人,倒下消失的不少,屹立的寥寥可數。 但我成日都「lost in FB」,原本打算上FB找一間公司的資料, 或一個朋友的近況,但一打開FB,就不自覺去咗睇朋友不停FEED的POST,笑下like下留下言,再睇下個地球(check下LIKE數, 回應下留言),回覆下PM,又睇下人頭(朋友請求),過了十分鐘,已經完全忘記我上來FB的目的是??? 所以,FB仲有咁強的stickiness,粘到人迷路,我估Mark Zuckerberg應該冇咁快玩完!!正如他的豪語:「全世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接入了網際網路。在未來的十年,我們將有機會和責任連接剩餘的三分之二人口。」令我想起凱撒大帝的名言:“I see, I come,I conquer.”大帝東征西討,也只有六千萬人口歸順。現在Mark哥不用一刀一槍,已經坐擁十億網民了!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直來直去,登入FB就頭也不回,一馬直接去資料搜集,完成即將登出FB,不浪費一分鐘,那一天,就是FB的末日了! 話是話,寫到來呢度,我又忘了,這次上FB是為了找甚麼?? 啊,我老了……因為我仲係FB的忠實用戶!
千年傳統的拜年習俗,馬年前夕被另一隻馬(馬化騰)顛覆了、網絡化、社交化。 當香港各大傳媒又來一年一度的「商場/銀行利是封大比併」的時候,FB上被朋友們曬「名牌利是封」的時候,內地雖然恢復過春節才35年,網民已經專注手機派紅包、搶利是,馬化騰今年春節藉「微信紅包」,一夜之間將微信用戶從2,000萬推高到1億人,搶紅包7,500萬次。由於「微信紅包」功能只能綁定內地銀行的儲蓄卡,不能參與的我,站在微信上看到有人搶到八百多封人民幣紅包,再度感覺到香港嚴重的被邊緣化了。 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是巨龍腳下的小雞蛋,在英國庇佑下,隔著羅湖的鐵絲網,享受大英帝國的餘暉一個半世紀。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5周年,這只金雞的歷史任務已經到了尾聲,只不過是內地遊客(主要華南地區)的周末購物的一個大商場、大商店。但是,到了派利是、搶紅包的時候,「唔該,借過,香港人!」 互聯網是美國人在七十年代發明的,九十年代開始了商業化,但去年中國網絡交易零售規模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上市場」。 馬年伊始,祝讀者朋友,一馬當先!
我姪兒最近升上了中學一年級,叫嚷著要父親買智能手機給他,因為同學間都用WhatsApp群組來討論功課(及玩耍)。我這兩個月去了十多間中學演講,也發現同學們很多都有新型號的智能手機。的確,根據政府統計處最近的調查,380萬香港人都擁有智能電話,佔人口比例61%,其中25至34歲的人士擁有智能電話的比例更高達92%。另一個群組是10至14歲的初中生,擁有比例也高達48%。 和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最新數據一樣,三星和蘋果仍舊雄霸香港市場,兩巨頭第三季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佔有率為48.6%,其中三星微升,蘋果微跌。兩大巨頭以外,已經為一眾內地品牌佔據,華為、聯想的智能手機已在第三季全球市場佔有率超越韓國LG電子,分別位居第3及第4。還有酷派、ZTE的市佔率也迅速上升,分別位居第7及第9。雖說還沒到巨無霸的水平,這些華為、聯想、酷派、ZTE及小米等中國廠商,在全球市佔率加起來接近20%,已經可以和兩大巨頭平分秋色。螞蟻踩死象,就是這個道理。十年前,誰會想到一個來自亞洲的手機品牌會全球獨領風騷?十年之後, 如果小米在美國日本賣斷貨,也不足為奇。
最近美國的反常氣候,美國蒙大拿州出現攝氏零下五十三度的風寒值,比南極更冷。紐約的中央公園測得攝氏零下15度,創一百年來最低溫。 我愛Big Apple,絕對是因為百老匯音樂劇。從小在內地長大,耳濡目染都是川劇和越劇,我外婆雖然是四川人,卻不愛俗艷的川劇。學物理的舅舅在七十年代自己組裝了一部唱機,外婆每天都聽越劇《紅樓夢》。但我一有機會聽到 《歌劇魅影》,就驚為天人,完全醉倒!再追《貝隆夫人》、《媽媽咪呀》、《悲慘世界》等,一直追到紐約。我在紐約旅行的時候,每天的行程都是去時代廣場的票務中心看看,有甚麼音樂劇還沒有看過? New York,New York! New是因為這個「新約克」滿載了五月花號上,四百年前美國第一批移民的夢:他們為了追尋更美好的生活,逃離英國,用了兩個月時間橫渡惡劣的大西洋,最後選擇在新英格蘭(紐約市附近)定居,這是美國第一個殖民地,被視為美國之始。 但今天看到紐約變成北極,怎麼不會擔心?最近整天都聽魅影,因為Sarah Brightman下個月來香港開演唱會了!
電子遊戲和旅遊團, 風馬牛不相及。去年11月前我還在做PS4的發售計劃, 辭職一個月後我卻推出了3個創新的旅遊團!事緣多年好友康泰董事總經理黃進達一得知我自由身後,力邀我擔任其深度遊旗艦系列「傳奇遊歷」代言人,一拍即和,火速上馬。 首先市場調查,發現現時外遊市場中的中南美洲、非洲團,時間都偏長,特別是前者,動輒三周!作為一個用家,我認為有限年假的白領購買這種產品機會不大, 變相就令中南美洲這塊外遊最後的處女地,絕緣於三百多萬的本港勞動人口。我順勢建議將拙作《十天敢動假期系列》轉變成為前所未有的旅遊團:十天深度遊南美洲,十天遊埃塞俄比亞。竅門很簡單,將周街售賣的多國南美洲團打散,變成單一國家深度遊,即是市場學的藍海戰術。我雖然是旅行社經營門外漢,但作為一個用家,八十年代初我跟過「星馬泰七日團」那種趕鴨團,走到氣咳!今天,這種多國東南亞產品,早已發展成單一國家,甚或單一城市!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快人一步,將南美洲打造成為下一個港人熱點呢? 心中有數後,由產品定位、行程、特色、廣告文案、POP、記者會、宣傳策略、媒體投放等,如魚得水,我們就像一隊已經征戰十年的部隊,默契十足,效率超高。由零到推出市場,一共花了十多天!說到底,Marketing的原理一通百通,何況這次,我兼任用家!
一年伊始,送一噸的正能量給大家! 早晨走出家門,陽光燦爛得刺眼。天藍得近乎松綠石的深邃,白雲像棉花糖一樣快融化在半空中。滿面含春,蹦蹦跳跳,到了巴士站,低頭一望,甚麼東西在閃閃發亮?原來是路邊的小草尖端,滾動著飽滿豐滿的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個大城市的路邊還有這麼動人的幾十卡的露珠! 哼起梅村一首著名的襌歌《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吸進來,呼出去),其中一句正是:「I am blooming as a flower; I am fresh as the dew」(我是一朵花,正在盛開;我是一滴露,正在清新)心情愉悅到極點,我相信今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任何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任何困難都會成為練功的對象。 上周和年輕人做講座時,他們有很多工作、學習、感情的擔憂顧慮,好像比我更加苦悶煩惱。中年人持有的是感恩、簡單的赤子之心,我從來不去擔心未來,因為不在我的控制之內,根據我四十多年的經驗,庸人如我曾擔憂的事情,99%都是杞人憂天,最後不會發生。我也甚少回憶過去,反正米已成粥,無謂傷感。 不如小確幸!我的人生目標不是擁有向太那粒75卡的世界最大完美水滴型鑽石, 我只想在這裡巴士站的現在眼前目光下,製造屬於我的小小的確實的幸福感。然後幻化成永恆的文字,將幸福感傳遞給你。新年進步!
如果有一份寫字樓工,要你每年逢年過節都上班。而且連續十多年聖誕節都不放假,你可能會有怨言。但是,如果是你自己一手造成這個局面,又如何面對呢? 我自己在2001年計劃PS2 Expo,及2002年計劃第一屆的亞洲遊戲展時,就面臨這個選擇。將就自己的話,展覽一定會在非假期舉行,我可以在聖誕節和一般市民一樣,享受旅遊或天倫之樂。將就大眾的話,展覽一定會在聖誕節舉行,令到平時上班返學一族,不必請假都可以享受到展會的樂趣。 結果,一做就十二年。還記得有一年遊戲展期間,我要回公司拿文件。當天離開會展已經晚上11:30,排隊、坐上人很多的天星小輪,搖搖晃晃,半睡半醒之間,向尖沙咀進發。忽然有人大叫:「Merry Xmas!」,旁邊的一雙一對年輕情侶,就開始互相擁吻。我才想起,今晚是平安夜!身邊的人都穿著光鮮,成雙成對,我呢?就像一個乞丐一樣,披頭散髮,手上一包二包的公司物品,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再舐一下乾枯的嘴唇,才想起自己還沒有吃晚飯! 今年的聖誕節,終於不一樣了!多謝專業旅運劉美詩的安排,我可以夢想成真,到芬蘭的聖誕老人村,過一個白色聖誕之餘,還要去北極圈追北極光!否極泰來, 莫過於是!
回顧2013年,陪伴網民朝夕相對的365日、纏綿難忘的8,760小時,可能是「一生只想尋找一個肯捱麥記的女人」、「14巴港女」或「警界線」,但這些YouTube短片的過百萬點擊,並非我等草民可以仰望。 沒有一百萬點擊,十個八個Like應該不是太大問題吧?我不懂拍片,但會拍下面前的這碗拉麵、這件蛋糕,街頭的小貓,巷尾的日落。跟手就upload上自己的FB,講兩句不著邊際的話,或抄兩句歌詞,就拋進互聯海中。過兩分鐘,就起釣, 看下呃到多少個like回來? FB最近加上了「年度回顧」的功能,回顧自己在FB上的20個重大時刻。人人英雄,年度回顧不再限電視台、電台、報社。FB怎麼計算我的重大時刻呢?有Like就重大,沒有Like就渺小!殘酷是殘酷了一點,好像也很公道!我自己的2013年個人紀錄是788個Like, 年終即將埋單,不如玩鋪大!我就搵埋老友路姆西商量,佢話:「你靠自己就沒機會過千,但如果你肯帶埋我去北極過聖誕,實有一千人like!」結果如何?我都未知,大家有興趣上去我FB——JamesHongAkio看下!
香港,真的那麼老態龍鍾、舉步維艱、行路打倒褪了嗎? 的士宣布加價2元,司機憂心忡忡,生意又下跌。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發言,認為香港的士業界現在經營情況不過不失,乘客下跌是「假象」。對於智經研究中心提出,用手機app配對乘客和的士的建議,持否定態度。他認為現在50個司機們用手機WhatsApp群組,互相通知同一條「街」的行家乘客所在位置,已經足夠。他說,手機app剛剛面世,香港的士司機仲未識用,要有觀察。我想講,「黎生,等你觀察過後,考慮清楚,召集業界達到共識,展開工作之時,世界已經變了樣。」 我八十年代由內地來港時,內地省會大城市連第一架「的士」都未有,整個行業才30歲不到。但今天在內地,這類「打車應用程式app」已經成行成市,開到糜爛,進入兼併的階段,最大的「快的打車」,才和另一家「大黃蜂的」app合併,並已有阿里巴巴投資千萬美元。 十年河東轉河西。我的內地同學來到尖沙咀,見到香港的士大哥在街邊,用最原始的方法漫無目的到處兜客,找到了,還要打開車窗,像砵蘭街陀地一樣,逐個和乘客議價。她問我:「怎麼香港沒有打車app啊?這裡怎麼這麼復古,甚麼年代了?有車沒有客,有客沒車搭,找到了還要講價?」
內地的陳總用帶鄉音的普通話在微信 ,用語音voice和我談。同時,美國的Michael用英文在WhatsApp和我聊。還有,台灣的Janet在Facebook用messenger打字和我溝通。其實大家在三個平台,都是講同—樣事,下個月在香港見面,開—個會。 如果大家在同—個頻道,多麼省事!現在,一個古代,—個現代,一個中國平台,兩個美國平台。這些都是即時通訊app,還未計算電郵、電話這些傳統通訊方式。 這也是香港的優勢,遊走於這些互不相通的世界。美國的Michael不懂微字派(微信、微博和QQ),內地的陳總走不出長城火牆,上不了Facebook和twitter。只有香港人,遊走於中美所有的社交平台。在資訊時代,這就是香港的優勢。 另—方面,我埋怨,我要不停在三個app上,小丑似地跳來跳去,同一句話,要講三次!雖然可以copy and paste,也令我忙個不停。 因為平台互不相通,要search—樣東西,也絕不容易。例如忽然想起下午有人約過我tea,忘了他到底用微信,還是WhatsApp,要找也要—番功夫。最麻煩是用手機查電郵,無論iOS或Android都只顯示最近的十個八個電郵,我的郵箱每小時都不止十個電郵進來,很快找不到大海中的舊電郵了。 唯一不能接受的是,這個時代還有人打電話不通後,留—大串語音留言在信箱。我在南美用IDD打回香港上台,聽又聽不清楚,留言的電話號碼又抄不下來。令人沮喪!明明大把更好的方式,為甚麼不用短訊、WhatsApp或微信、Facebook messenger呢?
小周蹲在馬路上,將客戶的包裹一字排在地上,然後用Barcode槍逐件掃描。他是順豐的快遞員,來自四川達縣農村,他負責福田區金地名津屋苑。福田區有過百個收件員,但只有很遠的海濱花園一個中心。快遞員們的辦公室,就在一條條沙塵滾滾、人來人往的馬路上。沒有底薪,工資以件數計算,收一件貨他可以賺2元(人民幣,下同),每天平均收100件包裹,就有200元收入,但前幾天光棍節他一天有過千件包裹,一天就賺了2,000元!好運的時候,他一個月可以賺一萬多元,以一個中學畢業的外省年輕人來講,這是很高的薪水了。因為深圳大學生的起薪點,只有2,500元。 小周身上,很容易看到順豐的創辦人王衞的影子。聽說,這個由快遞員出身的新移民,今天仍然會落手落腳送件。但這個快遞員今天已經擁有12架貨運飛機,18萬員工,5,000個營運點,年營收近300億,不但是中港貨運龍頭大哥,2007年順豐正式進入台灣,在全台灣14個縣市建立貨運站,買了400台小貨車及電單車,目前佔了兩岸之間包裹往來的七成貨運量。王衞今年更豪花3億多元,買入九龍塘地皮自建豪宅!我沒有水晶球,不知道眼前這個蹲在地上辦公的小周,會不會是下一個王衞?
幾十歲男人最痛?莫過於家中窗外有無敵樓景,頭頂還有一個油亮得發光的無敵地中海景。更難以啟齒的痛,就是由硬變軟,有心無力,英雄遲暮,望洋興嘆。古人杜甫潮文《偉哥吟》講得好:「世上都說偉哥好,我把偉哥比做寶。一夜堅挺不得了,姑娘見了掉頭跑!」 現實中,姑娘沒有跑,最後我跑了。上周我忽然一夜之間辭了電玩界最硬的一份工,投身軟件業,令FB和媒介一地鏡片碎。我九十年代入行負責推銷的第一部硬件PS灰機,已經堅過石堅,平地一聲雷、成為史上首部銷量過億的遊戲主機,是紅白機的一倍,世嘉Saturn的十倍!我發售的第二部硬件呢?更加無堅不摧,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砍一雙,簡直如入無人之境,最高峰期在電視遊戲市場佔有率超過八成!PS2創造的神話,還有一夜之間普及了DVD制式,紅到連同捆的Matrix成為史上第一隻過百萬銷量的DVD!再破自己前身的歷史紀錄,賣到一億五千萬部!趁勢我在會展年年大搞「亞洲遊戲展」,人龍排到灣仔碼頭也習以為常。PS3呢?雖然三妹姿色差一點,但也算帶來了高清革命,我成立了「亞洲高清協會」,找來劉德華出藍光碟,我自已拍攝高清節目如《高清寶寶》,政府次年推出高清數碼廣播,更加如虎添翼。 俱往矣,數風流遊戲,今朝還看軟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