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理 -
2016-12-16

上周看了一個年輕女病人,眼紅將近半年,見過不少醫生,嘗試過多種眼藥水,但病情始終反覆,滴藥水好了幾天,過不了多久又再度翻發,一旦發作,兩眼的眼白上方布滿血絲,角膜上方會附著絲狀的黏性分泌物,並且疼痛難耐。經檢查後,我認為她患的是「上輪部角結膜炎」。這是一種慢性且局部的發炎疾病;發病位置為角膜輪部(limbus)上端,即上眼瞼覆蓋的角膜結膜交匯處,其特點為角膜上皮發炎,並令接觸到此處的上眼板結膜增厚及出現角質化病變。此病較常發於女性,兩眼會同時發生,但其中有一眼較嚴重,患者的不適常與臨床表徵不成比例,主要包括眼紅、嚴重的燒灼感、疼痛感以及異物感,也可能會有畏光或眼瞼痙攣的現象。 雖致病原因仍不明,但可能與免疫功能異常或上眼球結膜鬆弛,導致眼瞼反覆磨擦結膜,引起創傷有關。造成上眼球結膜鬆弛的因素,包括甲亢眼疾、上眼瞼緊縮、上眼瞼結膜結疤及眼球過度凸出等。在甲亢眼疾的患者中,約有3%的人會有「上輪部角結膜炎」,而長期配戴軟式隱形眼鏡的人,也偶爾會發生類似的症狀。 此疾病的治療一般需要合併多種藥物,包括滋潤人工淚液、硝酸銀製劑、肥大細胞穩定劑和環孢黴素等等;若是效果不彰時,可能還需要接受眼球壓力性包紮、熱燒灼術、甚至是外科手術去切除已變性的結膜。 作者為香港眼科醫院眼科專科醫生

2016-12-15

唇瘡即嘴唇生瘡,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而導致的小水泡。在水泡還沒有形成前,嘴唇會感到痕癢和痛楚,幾天後小水泡便會在嘴唇外圍,與皮膚相接的地方形成。有時,唇瘡亦會在鼻孔和臉頰生長。這些小水泡會慢慢地融合,而穿破後的水泡會變成潰瘍,並有液體滲出,最後慢慢結焦。當然,初發和復發的病情會有些不同。有些人過幾天便會改善,但有些卻要二至四星期才能完全康復。如果情況嚴重,病人會發燒、牙肉發炎、喉嚨痛和淋巴腫脹等。 唇瘡主要由HSV一型導致,當你一旦受到病毒感染,它便會隱藏在皮膚上的神經細胞內,每當受到刺激,它便會復發,例如其他病毒感染和發燒、疲倦、壓力、免疫系統或荷爾蒙失衡等。 此外,患有濕疹的人士和接受免疫系統治療的病人患病的機會較高。有時,皰疹病毒也會傳染到身體其他地方,例如手指會導致皰疹性指頭炎(whitlow),傳到眼睛會引起角膜炎(keratitis),如果傳到已經有濕疹的地方便有可能引發皰疹性濕疹(eczema herpeticum)。醫生一般可透過臨床便能診斷皰疹,而有需要時,醫生亦可檢取水泡內的樣本送往實驗室化驗確定。唇瘡一般會自己痊愈。抗病毒藥膏可減輕病徵和加速痊愈,但應盡早使用。如果病情嚴重,醫生會考慮口服抗病毒藥。為免疾病傳播,患者應避免與其他人皮膚接觸,不要共用碗筷和毛巾,並時常保持手部清潔。作者為風濕及內科專科醫生

2016-12-09
2016-12-08
2016-12-05

間質性肺病是指發生在肺部間質(即肺泡與微絲血管之間的組織)的病變,主要症狀是因發炎形成瘢痕從而導致呼吸困難。間質性肺病成因有很多,如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藥物引起,或吸入有害物質、輻射和某些肺部感染所誘發。最常見的徵狀是呼吸急促和乾咳;而其他相關徵狀如皮疹和關節疼痛則取決於原本發病的起因。 如懷疑患上間質性肺病,患者可進行檢查以確診及評估病情,包括血液檢查(如自體免疫標記)、胸部X光和高分辨率電腦掃描、心電圖(以評估心臟功能)和肺功能測試(以測量呼吸系統功能的好壞)。醫生會按上述檢查的結果再為患者進行其他檢查去評估病情進展,如進行支氣管鏡檢查和/或外科肺活檢 (Surgical lung biopsy)。 間質性肺病的治療取決於其發病成因。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補充氧氣、進行「肺康復計劃」,甚至注射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製劑。對於某些特發性間質性肺病,如「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上述治療的療效不大;而最近在市場上出現的兩種新藥物,包括可抑制瘢痕形成的Pirfenidone及標靶治療藥物Nintedanib則有助減慢病情進展。而在最壞的情況下,患者可能需要考慮進行肺移植去治療間質性肺病。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認識呼吸系統系列之三)作者為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譚子雋醫生

2016-11-29

腎虛是中醫名詞,腎虛並非都是腎臟出了毛病。腎虛分成廣義腎虛和狹義腎虛,目前社會上常說的「腎虛」,多為狹義的腎虛,如遺精、陽痿、早洩、不育、不孕等。廣義上的腎虛是指中醫證型,常見症狀有腰痛、腰痠、倦怠乏力、神疲健忘、耳鳴耳聾、頭暈眼花、夜尿頻多等。 腎病一般指的是慢性腎臟病,為西醫名詞,包括腎臟的結構或是功能出現病理改變,且時間超過3個月,如腎炎、腎衰等。 西醫沒有腎虛一說,西醫所說的腎病與中醫腎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腎虛者不一定有蛋白尿、血尿、腎功能下降等;但腎病患者臨床上可有腎虛表現;但不是所有的腎病都是腎虛,有的病人可表現為濕熱、濕濁等證候。 曾有一男患者犯腰痛好幾年,自認為腰痛是腎虛,就去藥店買補腎藥服用。幾年下來腰痛時好時壞。後來因頭暈、水腫入院檢查,結果發現腰痛其實是由腎結石引起的,且由於多年腎結石沒有得到及時恰當的治療,引發大量的腎積液,在此基礎上發生了慢性腎功能衰竭,併發高血壓等。 因此不能把因腰痛、夜尿多與腎虛混為一談,妄投補腎壯陽藥物。根據中醫理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如患者屬於虛實兼夾則,則採用扶正祛邪法治療。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作者為該院臨床部高級講師 – 徐大基博士

2016-11-28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