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償心願,這次德國足球之旅,除了看球賽,更前後走訪了14個足球場,只有雲達不萊梅、史浩克04及科隆3支德甲隊伍的主場沒有正式內進,但也有在球場外觀拍下不少照片;其次,在球場fan shop參觀,也成為另一主打項目,買球衣?普遍這裡價格跟香港高出兩百多港紙,不太化算,但其他商品,大多在香港搜購不到,所以,冒著行李超重危機,買了不少產品,例如球會比賽歷史DVD、每支隊伍的球會百科全書——記載光輝浮沉時刻等等,俱彌足珍貴! 當然,你也可感受到球會規模跟他們的商店有直接關連,好似剛落成不久的多蒙特fan shop,超大型兩層豪華設計,黃黑色主調,內裡更設有一個小型足球場及café,真是想得周到。不過,像老牌球會波琴(乙組)設於球場範圍內的商店,設計、面積皆平平無奇及細小,難與多蒙特比較了。 德國是科技大國,其甲組球會的足球場,也是豪華、先進感覺兼備,足以令其代表的城市自豪。首推的,當然是拜仁慕尼黑的安聯球場,說是一件偉大藝術工程,也不為過。但最觸動我的,竟是一場德丙賽事:多蒙特二隊vs緬恩斯二隊,場地是設在多蒙特西法倫球場旁的Stadion Rote Erde球場,這個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落成的古老場地,入口處仍保留那些石柱拱門,內裡當中三面看台都是石階企位,場地另一面有一個半圓拱門,而我所坐的位置也是一排一排的長長木椅,那一刻彷彿時光倒流,重回差不多100年前情景。見證這座歷史建築,之後再上網尋回那些球場黑白舊照,實在震撼非常,絕非先進現代化的球場設計可比擬!Stadion Rote Erde球場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才被西法倫球場取替,現今除了足球賽,也有舉行校際運動會。 回說那些買回來的DVD,重溫經典片段,那班名將,如今已成壯健的老人家,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暗嘆自己初欣賞他們場上雄姿,如賀巴殊、路明尼加、阿羅夫斯、舒麥加及馬加夫等等,一眨眼,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這次,總算圓了自己埋藏已久的慾望,縱使這次行程有一定程度上的艱辛,我也沒學懂幾句德文,但總算證實到,如今德國國家隊風格早趨技術流、細膩非常;他們的民族,卻仍保留其嚴謹、注重細節、可能刻板但不能容許出錯的特性,使你仍可回憶起他們以往的風格。 終於,自己的人生,有這個球來球往的回憶!
時間過得很快,今次執筆之時,這趟德國朝聖之旅已到尾聲,也順道於多蒙特市西法倫球場上空,欣賞八月十五月色之美……冇錯,再是這個球場,因為這裡正舉行歐國盃外圍賽德國對蘇格蘭,只是,今次令人震耳欲聾之聲浪,是由大群作客的蘇格蘭球迷製造,他們沒令球場變成地獄,相反,成為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嘉年華。 同行友人阿Lung曾跟我說,德國球迷在支持自己地區、球會的投入狂熱,是遠遠高於為國家隊吶喊助威,開始時我也不大相信(至少也剛奪世界盃歸來),但接連欣賞他們面對阿根廷及蘇格蘭的比賽,觀乎球迷的斯文程度,是事實了!可能,這個國家的人很有優越感,既然在你之上,當然可以有風度一點,又何用呼天搶地?(須承認這國家的人連精神層面上也如此著重細節,更是經濟強國,有優越感是應該的)這情況,其實與球會拜仁慕尼黑的球迷近似,原因也不難明瞭了。 在這次旅程所欣賞的11場賽事中,最令我感動的反而是一場丙組聯賽及一場地區聯賽。不要輕看,每場也近2,000名球迷進場,尤其是丙組多蒙特二隊對緬恩斯二隊,前者數百名球迷全場每一分鐘無不在搖旗高唱支持,哪管球隊落敗(揮舞大旗及打鼓製造拍子、還有拿著「大聲公」的那位leader,佩服他們的體能絕不遜色於球員),我當然也隨著他們的聲浪邊看球邊擺腦,也不忘告訴大家,縱是低級別,門票也可收取10歐元一位,如大家有機會前往當地看球,應要順道感受一下。 接觸球迷,除了球場之內,也在球場以外。友人阿Lung原來早有計劃「捕捉」球隊操練時間,想在訓練場外等候球員,咦!這豈非是「追星」?我有興趣噃!在烈日當空下,離開車站逕自步行30分鐘以上路程,抵達過不同場地,雖然辛苦點,但當你見到剛回歸德甲的香川真司、他的隊友根度簡及施雲賓達等非常友善地驅車停下來,逐一和球迷簽名合照;昔日名將比亞荷夫、薛基是如何有禮;前國腳鮑文更像老朋友般和你閒聊……噢,追星部分我不著墨太多了,香港友人笑我成了「集郵之男」,是的,我不否認! 不過,作為香港人前往當地,確實覺得這裡的消費指數高昂,球場內,一杯啤酒一隻熱狗,最經濟也要70港元(還未計那些特設酒杯,要多加20至30港元,但可以回收退錢),行進超市購買水果、日用品,物價也至少高三分之一,可是,此行也找到了可抵銷開支之法,下次再分享吧!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1980年,看TVB轉播歐國盃,西德在決賽憑賀巴殊銅頭一頂破網,以2比1力挫比利時奪標,這個場面,就是令我直接喜歡上他們,支持他們,未幾,往後一次又一次的令我感動,直到現在…… 決定前往德國只是數月前的事,那時他們尚未奪取世界盃,和同行友人決定得很「迅速」,加上他有去過當地的經驗,可兼作為嚮導,何樂而不為?先落實的,是此行以體驗生活為主,謝絕一切酒店,因此今趟會為了欣賞一場球賽而轉車走路,再乘其他交通工具再走路,有時真覺太疲累,但每晚回到居住之地,也會覺行程充實! 執筆此文時,我仍身處德國,才剛過四分之一旅程,與不少友人通訊,皆問我那邊買球衣會否更便宜……結果,是會令大家失望,整體而言,一般消費指數都比香港高(除了買樓),無論在慕尼黑(最消費高昂),以至在多蒙特、慕遜加柏、科隆等等都相差不遠!說回一件球衣,淨計最新款式,起碼貴兩百多港紙,當然,他們燙球員名字的選擇多很多,這是好處之一。 在這個足球國度,如非球賽日,走在街上的人其實甚少穿球衣,但一到比賽日子,街頭街尾簡直走著數萬大軍,塞滿地鐵車廂。在香港,港鐵月台上畫上行線,提示市民守秩序上車,但在德國,暫未見到有此需要,一般而言,他們在登上車卡時都不慌不忙。老實說,問題常見的重點是,是否先讓乘客下車?德國人等乘客下車同樣付出十足耐性,跟我們下車人數未達一半便洶湧而上,真正的大不同。車廂內嚴禁飲食?但在球賽日,不少球迷也手持瓶裝啤酒,和朋友高談濶論,這是擋也擋不了的。 根據友人經歷,拜仁慕尼黑雖然鼎鼎大名,但其主場安聯球場的氣氛,卻及不上其他球會,剛巧這次旅程(應說賽程編排)前後兩天,先到慕尼黑,然後緊接前往多蒙特(相距6小時車程,我們乘的是火車),那裡有球壇著名的歐洲第一地獄主場——Signal Iduna Park,或稱西法倫球場。這座為了當時西德主辦1974年世界盃而建造的球場,落成也已40年,在場內,可以用震耳欲聾去表達那刻感受,瘋狂而有秩序的打氣,對比稍嫌拘謹的慕尼黑球迷投入程度,是稍勝一籌!再說這場由多蒙特主場面對利華古遜的比賽,自己更有幸親眼見證到德國甲組聯賽歷史上最快入球紀錄——9秒,由利華古遜的比拿拉比所入,但對多蒙特球迷而言,就像未開始便已落後,滋味絕不好受!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有時,運氣確是影響大,而這個所謂「有時」,又分分鐘年期甚長,這9年間,阿仙奴數次與錦標擦身而過,只要有任何一次好運些,都足以扭轉局勢! 是的,人人也有言論自由,肆意躲於背後批評他人的行為已成不少人的生活泉源,所以在球場這個英雄地,他們所受的傷害也就最深。噢,請別誤會,這並非自戀自憐,當世人如何清高去鄙視那些只懂大灑金錢「才可」換來成功,卻又更唾棄銀彈拮据的,說到底,這是「憎人富貴厭人貧」,要放在同一基準上,是絕對不公平! 頑強,是他們總被譏諷作戰風格軟弱的真正背後底蘊。不是嗎?有數年在瀕臨跌出「前四名」這合格的定位,看到他們怎樣像賽馬般最後200米衝刺,多番把以為自己十拿九穩的對手擠出去、同步地將想緊隨其後的甩開,簡單嗎?當殘酷地看到一位紅調老對手可以由「一」,稍不留神便下瀉至「七」,若真如此,顏面何存?! 無奈!在這限米煮限飯的時間,他們曾距離歐洲巔峰只是20分鐘左右之遙;一年後,盛載無限理想的一班「少年」,決賽與金元推動先驅戰車相碰,竟也先取得甜頭,雖遭反撲落敗,但得到的風評更勝奪冠:「嘩!這班牛奶仔若再多夾兩、三年,其他隊伍怎能不害怕?」又過一年,在那長途聯賽中,他們也只是和局太多,致失去那個重要冠軍。「重要」,是他們手上只能打年輕人的牌,有氣勢點叫做「青春風暴」,能抗衡那正在統治的金元攻勢……若此役功成,那位倡導年輕牌的法國智者,便可達到一個新的夢想國度。可惜,這意義重大的機會並不屬於他們的! 就在往後一年,他們又再到達歐洲頂峰4強,殊不容易啊!因為不幸地這年輕孱弱的班底正開始被那班有錢人強拆分檔,還要在之後數年逐季上演一幕幕這樣的悲劇……事實上,有分析指出,這樣的人才若能一直累積,還有對手嗎?復又再兩年後,在國內的一個份量不算最重的獎盃決賽,在份量同樣不算最重的對手前,竟極其狼狽地把可解寂寥的獎盃拱手相讓,這就是命! 之後,由於球隊多次失諸交臂,陣中本重感情之人,也感情生變,很想說聲感謝後,便離開回到所謂的母巢去感恩。這位「鬥牛天才」不是不重情,他深知法國智者的恩,卻無法等待金錢不足這短期難以改變的主因。為了他,不合理等天才回心轉意,連智者也竟迷失,一開季的2比8的恥辱大敗,是誰的責任?球迷由失望至寧願快些失去,免再被困擾,對!正如上段所說,這種悲劇在之前,或之後,仍在上演! 悲哀!支持者的責罵,總用上「我們擁7,000萬儲備」來緩解,智者也有下台危險。一切都在計數,無論有多少plan A及plan B,均堅實地執行,有如忍辱負重,臥薪嘗膽。認真看,原來是項宏大功程。終於,手頭上可放鬆了,做了次漂亮收購,便把往日只有欠運地失落錦標,一反常態地幾次帶有運氣地「死過番生」,一舉摘下桂冠。數月之後,再拿下一面重要性不高但對他們的信心氣質大大提高的「盾牌」。重申,法國智者只是稍為出手而已,更可將以前一些沒耐性只管罵人吝嗇、守財奴之人報以每人十巴掌還擊,痛快得很! 習慣,可能已多年沒此習慣。但經過多年無冠、欠運,是時候要習慣一下其他。可是,今季有些場面是難以習慣,像那位鬥牛天才也回來了,只是心靈飽受折磨的他已成敵對!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世界盃雖已完結,但所謂的失落感及後遺症狀竟從未出現,又再可套用一句:人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可以淡淡然咁過啦!由於要為網上電台主持世盃節目,從數月前的計劃,至個多月前的招攬人馬開咪,再到不足一星期前的佈景佈置、道具搜羅(所說的全是世盃開始之前),猶如球會組軍一樣,結果,一路下來,中間又加插了不少想法,急於實行,可幸手足們夠投入,基本上,所有問題俱迎刃而解! 這段期間,最深刻便是怎樣能使新加入的主持,跟舊有一班融合起來,記得那兩天共見了二十多位球迷,在極有限鐘數內,以free form形式,無拘無束暢談波經。就是從僅有的談話語氣、自信(或強擠出來的自信)、足球知識、背景、年齡等,自己從剎那間已要判斷那些可「進一步合作」,再下一步,就是要了解大家可出席的時間,因為,自己既定了每天早晚皆要有節目,還要是live,更要亮相,在每晚已經睇「幾場波」的煎熬下,主持人手是一個極大消耗…… 好了,還有重要的一點,這是一次百分百純靠熱誠的演出,所有人,分文也「冇得收」,我更有位兄弟在世盃舉行前辭了工,他的理由:「做好節目。」另外,人手是增多了,怎配合呢?構思最初以一半舊人一半新人去控制每一集,更盡量以享受形式,盡情發揮,畢竟時間緊迫,要逐位去提示「主持技巧」,已是不可能了;幸好,每集氣氛皆如心目中水平內,更有不少超驚喜!新人的「上手」情況則各有不同,有某幾位初段較內向,但很快已懂得「搶著發表」,他們就如球員上場,爭取表現,主動程度甚至蓋過一些原有主持。漸漸,從大家的性格再分配配搭,就這樣,良好氣氛一直持續,真的幸運兼好彩! 我不否認,有兩至三位新加入的,在初步領略過後便退出了,但動搖不到整體。而這次,更為我們在迎接未來一季安排節目方面,大大加強了「板凳深度」,某些潛藏著的計劃亦得以實行,例如剛已出了街的曼聯及車路士球迷節目,便是在這樣情況下誕生,其他陸續有來;適逢新球季開展,各大球會早已招兵買馬,就如我之前所說,我們世盃後組軍也同樣積極! 其實,愈來愈多球迷支持一些網上足球節目,雖然主持的,也大都是球迷,非「專業」,但更貼近大眾,更有幫失落球迷發洩之感,語氣上(及某些助語詞)更去得盡;話雖如此,我們不少主持實也飽讀過好些世界足球著作,每天花不少時間於最新足球訊息上,更有的是本身已有書本作品…… 希望不論你是已有追捧開或從未接觸者,均能多多留意《熱血大球場》(於FB上也有群組)及其相關一系列節目。今次的世盃節目,最要感激是兩位幕後手足,冇錯,只有兩位,在早晚皆要出街下,即是說,他們是「硬撐」每一天!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是的,識睇,一定可睇出這屆世界盃,不乏高水平的比賽,至少相比之前兩屆是可觀得多。當然,現在的高水平定義肯定有所不同,特別在賽事到了後期的淘汰階段,每隊間那種細緻部署,那種抗衡性,已非那麼容易可看出來,所以會出現德國大勝巴西7比1,可是其水平甚至不及決賽1比0勝阿根廷之質素。所說的,就是擁有極度高技藝的球隊對碰,要爭取起腳機會仍是相當困難,而不為起腳次數而起腳,堅決創造絕對機會如德國,留意到他們本屆共射入18個入球,幾乎全都是禁區內的、少數的其他亦於禁區邊緣取得。 冠軍德國,今時今日他們的「偶像級」球星也增多了,但整體出色,仍是舊日耳曼戰車的傳統本事。德國教練路維於上屆世盃失利後,便著意從踢法根基上作出不少扭轉,仿西班牙的極端控球化,2012年的歐洲國家盃未竟全功,接下這兩年一直飽受壓力。在今屆世盃分組次仗和加納2比2後,批評之聲又再不絕於耳,還要碰上西班牙在另一組已早早執包袱……路維當然不介意球迷缺乏耐性,內涵才最重要,每當有球員調動,所顯示出來的,依然運轉無阻,儘管攻門次數不是最多,但仍可成為本屆入球最多之隊,計一計,晉身4強的各踢7場,但只有德國每場皆有入球! 其實,若我們再細心便可觀察到,德國這次將其根基扭轉取得殊榮,得來不易,尤其當你看到巴西如何改變其森巴風格,招致最羞家一幕;意大利仿效一下西班牙卻因人腳問題而半桶水也不到。除了路維,德甲的拜仁慕尼黑早在2013年便宣布哥迪奧拿將從2013至14球季開始擔任教練,那時自己便想到,在哥迪奧拿執掌後,那種極緻控球將在拜仁身上完完本本呈現出來,而當你知道,拜仁又是國家隊成員大戶之時……我認為邀請哥迪奧拿甚至是德國國家隊的全盤計劃,你要仿效,便要把人家的「一代宗師」也納入,這個行動,路維仍是推行者,但相信,哥帥也居功不小。 德國最聰明之處,就是不會照單全收,就本屆大賽所見,他們在左右兩邊的推進效率及切入埋門,相比西班牙來得更直接;所謂的「無鋒陣」,肩負攻堅責任的湯馬士梅拿其實是位最全面的攻擊球員;也沒有太刻意的前場「高位防守」——為了保持中場與防線不太多空位。不過,一個月內7場比賽,除了技術戰術,心理調校及環境設定也影響重大,數年前便在巴西選定地方興建訓練營,十多年前的新青訓模式啓動,都直接告訴大家,德國是何等的一個大國! 當然,要奪取世盃,也有相當的運氣存在,適逢巴西自我推倒,美斯、C朗又元氣未復,西班牙更固步自封,識睇,便知鬥少犯錯比製造機會來得同樣重要!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特稿]「到底,你真正嘅身份,又係邊一個?」人可以有雙重,甚至多重性格,那時那日拎出那一張臉示人,圓滑些少,順從人意些少的臉,總較易為人接受;相反,只顧一直擺出一副咀臉,漠視民意,明目張膽出賣自己人及犧牲自己人的利益,大眾豈會不星火四冒,繼而除掉那「星」而後快? 世界盃上看到多支國家隊皆練習了「吸星大法」,直將其他對手的優勝之處納為己用,連長久「空襲」對手的英超球隊史篤城,都可以角色對調參照地面踢法,這本不屬奇事,但無論師承何處都好,都無需對其尊師重道。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用回你舊有套路去擊敗你。是了,談甚麼要改進? 荷蘭全在法定時間解決對手,現已身在8強,賽前本不太予人十足信心,特別在防線年輕人甚多,前線三寶雲佩斯、洛賓及史奈達過往亦有不穩定的前科,誰知教練雲高爾人老精鬼老靈,調校陣式,三中堅+雙翼衛,平衡攻守之餘,更可為前鋒輸送彈藥!精華在於荷蘭為了防守,可放棄以前的瀟灑流麗進攻,讓出控球權給對手,專心踢精鍊反擊,想想想,怎麼像極了意大利全盛時期的防反藝術——堅守城池時球員有系統地一層一層去堵截,一取得控球就盡快分左右兩路快速壓上,或中路一記過頭波,去派給前線個人能力甚高之球員去發揮,如資深一輩球迷,都會記得82年意大利取得世界盃,於最後幾場賽事如何展現此種風格,加斯安尼、干地及羅斯(當屆神射手)像極目前荷蘭攻擊線! 不過,荷蘭若照辦跟足,是「不夠喉」的,因此,陣中又冒起了迪比這類天才球員,配合起陣中前輩,重拾進攻足球手段,同樣湊效。溫故知新,竟成就了可能是近10年最穩定的一支「荷蘭橙」,也明顯看到球員極度尊重雲高爾(特別是雲佩斯,係嘅,來季曼聯也是雲高爾擔大旗嘛),團結、紀律,用人不拘一格兼具型格……大家又有幾何見到洛賓如斯開懷?他可能是大賽至今的最佳球員,真要感嘆一聲,雲高爾,這應會是你最後一次帶領荷蘭參加世界盃,終可「台前幕後」修成正果,連續兩季進入決賽絕非奇事!不過,荷蘭也非沒有弱點,因為開賽前一些球員傷患,令某些位置上捉襟見肘,例如防守中場尼祖迪莊受傷,便沒足夠份量的球員頂替。 也淺談一下意大利,首仗中場以極度控球踢法擊敗英格蘭,一時外界呼聲甚高,更冠以「滲透了西班牙傳控模式」而令人煥然一新,可惜,隨後兩仗他們竟也學足本屆的西班牙——推進緩慢,突破不奏效,好些球員更各自為戰,結果小組出局!天大的諷刺是,在爆大冷敗給哥斯達黎加一役,對手的快速反擊,防線有組織的相互包抄,竟又是自己當日的「精髓」,到底是輸俾人地,定輸俾自己?以我觀點,教練柏蘭迪尼已「搲爆頭」,只嘆旗下有足夠份量之人不多,6個蓋又怎能冚7個樽……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2014巴西世界盃開始前,無論如何怎也失色了,皆因實在太多強隊的球星因傷退隊,哥倫比亞的法卡奧、法國的列貝利、英格蘭的禾確特、荷蘭的雲達華治等等……慘情是,以上大部分也差不多等同最後一次參加世界盃,就算4年後仍在陣中,也可能已非主力兼巔峰已過!有些球迷的論調是,世界盃,從來也是寄望能從中發掘新星,這才是主調!大體上是對的,但只要認真看清傷退名單,荷蘭的史杜特文、德國的馬高列奧斯,本來就是近兩年才打起的新星……還有還有,有些稍為過氣的「大牌」,如巴西的卡卡,雖有眾多球迷支持,但教練又唔係咁諗,都係「緣慳一面」!這樣情況下,一開始便失色,都唔係太過分的講法,問題是,能否為它再「上色」而已! 不是危言聳聽,現今歐洲五大聯賽高度聚焦,球星流向也高度集中於此,英超每季排名榜尾的獎金也可得到龐大金額,加上歐聯賽事,根本每周也有小型世界盃,都係各國球員交流嘛!舉個例,前季在意甲球會羅馬成名的巴西球員馬昆奴斯哥利亞,只一季引人注目,20歲未到,便以3,500萬歐元轉投巴黎聖日耳門;愛華頓的巴克里,真正上季才紮起,馬上又標價數千萬英鎊。這種早已很「普遍」的實況,復加上傳媒創作話題造勢、貪得無厭的球員經理人(或球員本身)力圖抬起個價,新星,即係話你在世界盃上看到的,已不新鮮。 執筆時,分組賽已超過半數球隊出場,就拿暫時最大的兩場冷門波來講,倒也有值得注目球員。哥斯達黎加以3比1挫上屆殿軍烏拉圭,戰果意外,哥隊的前鋒祖爾甘保果令人眼前一亮(當然他某程度上已屬廣為人知),夠賣力有技術有入球,還送出一記妙到毫巔的助攻傳送,這名本屬英超阿仙奴的球員能正式回巢嗎?另一場冷門,必定是荷蘭大炒西班牙5比1,爸爸是荷蘭名宿的左翼衛戴利白蘭特在邊線效率、傳送皆為球隊帶來穩定性,成為大勝的無名英雄(其實他又是出道好幾年了);在再另一場矚目大戰中,英格蘭對意大利,除戲碼超正,雙方也有值得關注之新人,英軍陣中的史達寧,在中前場用波能力、盤扭皆出色,連法國球星亨利也稱讚,我也覺得他是於技巧上真正與那班偉大球星接近的人;意軍方面,右後防達美安可能之前較少得到人注目,但他在右路上落的速度飛快,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這段期間,自己也在處理一個網上的世界盃節目(《熱血世界盃》www.myradio.hk),由於長達一整個月,兼每天朝早晚上都要有直播,所以較早時也大膽地招募了一班球迷加入成為主持生力軍,以更厚實陣容去做節目,難得大家都非常有熱誠,就像是,我們也有自己的世界盃23人大軍,哈哈!也請大家支持我們!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近日看到一個可口可樂宣傳片,睇到研製出新瓶新意思,是要將兩支汽水的樽蓋對準,緊貼,然後往各自方向扭轉,才可把樽蓋打開。此片拍攝的背景為校園,同學們各有各玩手機聽MP3的世界,疏離?大家買支汽水,互相幫忙,有得飲之餘,也可乘機增進彼此友誼。道理那麼簡單,事實卻非那麼簡單,雖誠意可嘉,但如對準那支是百事,而又可完成相同動作,那才真正打破「隔閡」!(實際上有此產品了嗎?)玩盡點,兩個品牌汽水「互撼」,那支先打開,另一支必然廢掉,同學定會把你記住! 並非天方夜譚,君可見一眾球星如C朗、美斯,球會上穿的是這個品牌,在國家隊又是另一品牌,簡直司空慣見!而世界盃隨九十年代起Nike的染指,與Adidas之戰況也愈發激烈!近日拜讀了《彭博》周刋其中一篇內文談及此爭霸戰,本屆決賽周32支國家隊,Nike、Adidas、Puma便分別各自贊助了10、9及8支,但論市場上的戰鬥力,最強的則非前兩者莫屬,它們也各包攬了C朗、朗尼、列貝利、雲佩斯(Nike)及美斯、恩尼斯達、奧斯爾、本田圭佑(Adidas)等球星。內文提到,原來單論全球運動服裝生產,Nike居於領先地位,但計算2013年在足球領域的收入,Nike是19億美元,Adidas沒透露,但有另一些體育營銷顧問說是24億美元,這當中,出乎意料地,美國竟成Adidas最大業績單一市場。至於思路方面,Adidas更多從運動員作為出發點,Nike則更強於全盤市場規劃、明星化。 好了,這個「品牌世界盃」,若你認為4年一度?那Puma贊助阿仙奴運動服,平均每季3,000萬英鎊,便不會破紀錄成英超新高了。冇錯,現今「地球村」的聯賽規模,數出幾近十支以上球隊都是明星隊,所能盛載的品牌效應,可謂對消費者無孔不入。也看看剛訪港的西甲球隊華倫西亞,明明出發前仍穿上舊有服裝,一上機便馬上換上新贊助商球衣(又是Adidas)並拍下短片公告天下,分秒必爭至此,有傳是Adidas對Nike的挑戰一直心感不安之效應。 又再提提Puma,世界盃贊助的8支國家隊中有4支非洲國家——科特迪瓦、阿爾及利亞、加納及喀麥隆(尼日利亞則屬Adidas),非洲球員體格標誌性,同樣的德國品牌本義就從運動員出發。非洲國家球衣可能來貨數量不太多,到他們在世界盃走得愈遠時,再搜購便沒那麼容易;尚有意大利這型男國度,在06年不被睇好下奪冠,今屆再成黑馬,商業上有股不可忽視潛力,若意大利遇上德國,那又即時上演一場全德國品牌打吡大戰!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在內地一些網站看到這樣的一句:「無冠,八歲,卒!」阿仙奴剛奪足總盃後,這句子在網上瘋傳,可媲美上個月的「車毀仁亡」——即車路士與拜仁同時於歐冠4強出局(坊間稱歐聯,但歐冠才更貼意)!奪冠軍,從來值得開心,對阿仙奴來說,雖未等同正式宣布重回最有力爭標行列,但整體格局,卻又堅實了這樣的基礎!終於,隔了9個球季,再於直播上讓世人看到高舉獎盃一刻! 話題,有時都屬開下玩笑,例如有指阿仙奴女子隊就在這段無冠歲月裡奪得27座獎盃、美國首位黑人總統當選兼連任、iPad及iPhone等統統未出世至現在的第N代……就連原在英乙(英格蘭第四級別聯賽)的史雲斯也升至英超兼在去季已奪一個獎盃,可就代表雲加時代的阿仙奴原地踏步?是的,若你用獎盃去衡量,但其實有更多的不是。 在這差不多9個球季年度,酋長球場之建立落成,不單令阿仙奴的發展宏圖可推到二、三十年之後,更令球會負上巨債,但有本事還就可以了。君不見車路士、利物浦、熱刺想起個新球場嗎?但都就各種原因而暫時無法實行,證實絕不容易。同樣涉及金錢,雲加領隊所抗衡的「金元足球」,由他否定錢多買不到成功,至亂掟錢會搞亂生態,至嗟怨有差距只是欠運所致等等,都徹底證實,就算他沒有輸,他也確實敵不過金元攻勢! 但市場上有供必有求,像本來陣中球星如雲佩斯、艾迪巴約,如非有「金元球會」出手豪爽,又怎能以高價賣出,大大分擔了球會負債期內之經濟?另一方面,曾自豪的青訓球探系統,隨著其他球會都大量投入經費,這數年間已停滯不前兼戰績倒退至嚇死你,年輕球員天堂?叫不出口了(具潛質之人倒不算少)。 經歷陣容上無數次更替,終於得到的這個足總盃冠軍,以往經常被批評沒有Plan B的雲加,在4強戰面對韋根及決賽面對侯城,卻露了一手。冇法,誰叫對方根本級數較低仍踢得那麼辛苦,可是那個Plan B的最有力執行者,卻來自二十出頭的法國前鋒耶耶辛洛高,他與正選前鋒基奧特同樣是技巧不高,卻總肯鑽營,面對二線隊用上二線前鋒,竟然管用,令對方防線大大受壓。雖然,不用細心觀察,都知道這和向來的華麗地面足球相去甚遠,但這也證明了,對球迷來說,能贏波的風格,就是最好的。 見到雲加在捧盃時,人也好像青春了不少,他如留下來繼續帶領球隊,相信絕大部分阿迷都樂於看到,畢竟,也接近「尾聲」了,自問對他批評,一直不少,但我的WhatsApp狀態,仍是那一句「與雲加商討如何佈陣中」!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不知你們有否此經驗——坐的士時, 司機會不斷和你大談波經(事發理由當然有好多), 我相信大部分的士司機均很友善及敬業樂業, 在一程車時間,與乘客閒聊一下,其實冇壞, 以下是我所遇過的經歷…… 經歷雖不少,但不外乎那幾類。首先,是那種假波論者,通常他們會對你說,自己其實已很少留意足球,但接下來,就會問你有冇睇呢一場或那一場波,此時我心想兼口講:「你又話少留意,但又跟得好貼噃!」司機會回應說:「唏,我一睇就知係假波!」。我問:「何以見得?」司機稱:「你睇下賽前賠率,一定有古怪,有乜理由x隊作客仲要讓球?有乜理由Y隊主場都讓得咁少?」我沒有賭波,還未來得及反應,司機緊接道:「我投注了多少多少……」哦,原來想炫耀一番!又有時候,司機沒有提及他有投注(或者有但總之沒有向你透露),但他們有留意一下足球,同樣大大聲發表:「假波嚟嘅!有乜理由朗尼(曼聯)咁近個龍門都射唔入吖?」跟著是另一場:「侯活(愛華頓)撲救得咁慢,肯定想輸俾曼城啦!」此情況下,我很想反駁,波,並唔係咁睇嘅,但係我知講多無謂,因為很多時司機們是連球員名稱也記不清…… 補充一點,通常司機們的假波論,都必定有一場觸痛他們心靈的賽事,無獨有偶,都會是那場「世紀假波」、慘過金融海嘯的98年世界盃決賽,法國3比0大勝巴西!這樣的論調,我聽過無數遍,也曾有人講到非常肯定的說巴西收了多少錢,更是由守門員泰法路的好友爆料。咁神通廣大?若法國是冇能力,又怎能往後連續數年皆居於世界第一? 有時候坐的士前往球場,司機又會問:「今日有波打咩?香港波都仲有人睇?」我說:「當然有喇!」司機跟著懷緬道:「以前胡國雄年代就有睇,不過怕且你地都唔識啦!」我答:「識!當年嘅四大指揮官——胡國雄、梁能仁、黃達材、鄧鴻昌,全部都睇過!」司機帶點驚訝說:「喂,你好後生咋噃!」我解釋:「我都睇咗波幾十年呀!」 有一次,我遇上一位自稱曾是香港隊及某球會的青年球員,與某些本地名將合作過,他自稱因脾氣性格不太合群,得不到老細及教練歡心,毅然轉行走去行船,但現在想多些時間陪伴家人,所以留港工作…… 司機球迷也反映了絕大部分球迷心態,就是輸打贏要。不過,開車搵食的要有足夠精神,自然少睇在深夜直播的賽事,稍欠理解是情理之內,最重要的,是安全至上!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踢波可以去到幾盡?就像六十年代尾、七十年代頭風靡全世界、由荷蘭國家隊演繹、發揮淋漓盡致的全能足球。在它之前,出現過古老的2-3-5,又或六十年代國際米蘭的十字連鎖防守,但我相信,冇一個稱號絕對及得上「全能」,而在之後,也相信沒有,都已「全能」,還可超越嗎? 想到全能足球,竟是我在欣賞Sam Hui許冠傑的演唱會時!同樣是在七十年代的那幾年間,這個人,後來的歌神,也爆發了!自己恰好趕得上這個年代,記得小學階段的夏天,都會往親戚家裡居住,在那種大型平民屋邨,打開門,一層幾十戶人家,幾乎都能聽到在播放著Sam Hui的歌聲,從未出現過一位如此深入民心的歌手!有人可以在歌壇呼風喚雨,但能打開之前從未有過的廣東歌壇,則肯定他是第一人! 回說74年的世界盃,奪標的雖是西德(德國),但決賽對手荷蘭,才是呼聲最高的一隊,由球王告魯夫所帶領下,十上十落,後衛成前鋒,攻擊手也可成截擊悍將,技術全面,互相補位,輔以充沛體能,及標誌性的越位陷阱布防,理念上根本冇得輸(之後本地班霸南華也曾仿效,但水平問題,理解不足,竟成笑話)。重要的是,它成了現代足球藍本,不同球隊、不同球星,各自重新演繹著「全能」的無上光環。像法國的柏天尼,他於84年的歐洲國家盃,以中場身份豪取9球「士哥」,奪神射手兼捧盃;也屬八十年代,英格蘭出產了一位全能中場,他名叫白賴仁笠臣,無論傳送、攔截、射門皆擁高水準兼跑動能力高,就是現今所謂的box to box禁區到禁區的球員(笠臣在82年世界盃分組首仗,開波27秒便攻破法國大門,令我印象深刻);再之後,西德(德國)90年取得國家史上第三次世界盃,隊中皇牌馬圖斯不知哪裡來的體能滿場飛、自由後衛歐真泰拿從後而上組織進攻、防中巴治禾伺機後上助攻,再加射術絕頂的左後衛布林美,又是另一次超讚示範!當然,「全能」在現今已是任何球迷也喊得出口的要求了。 自七十年代起,Sam Hui的歌唱事業一直處於高峰,至八十年代本地唱片業的銷售盛世,可謂居功至偉!廣東歌也發展至多元化,及後也影響著中國大陸的Beyond樂隊,某些歌曲也確有Sam Hui影子(個人認為)。就在那個七十年代,在地球的一面,有全能足球;在另一面,我們有Sam Hui,在同時牽動上升著,你問有何關連?沒錯,就是奠下了永不磨滅之形態。 (完show後往後台,與歌神合照,他竟跟我說:「嘩!你07年大球場個show都有嚟喎!」嘩嘩嘩!那時我只是眾多擁到台前等待握手的其中一位樂迷……)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硬」,可代表是「堅挺」,可以是「打甩牙帶血吞」。「硬」,也可以是深化在精神領域之上,可以是平日柔弱,但一遇事便肯擔帶,挺身而出,那管周遭可能有更高輩份更尊貴更大哥之人,依家我最有能力、意志最堅定、最「硬」,我就是揸fit人......當然,任何男人也怕被人指出他「唔硬」,那種自尊心損害打擊,可能靈丹妙藥也補不回!「硬」,女士也可 ......我近日很崇拜中國網球女神李娜,她嚴肅比賽有鬥志,拼搏到底。在那些俾面派對上就給你面色看,毫不賣人情,更那管成千上萬吃飽飯冇事做的人行使的網上欺凌,一於我行我素,比男子漢更男子漢! 足球,在英倫從來都只屬「低下層」玩意,只要看看在頂級聯賽,西北部球隊奪冠次數多達57次,那是勞動草根集中之地,踢波睇波的成了精神支柱,一股打拼精神,人人都是「硬漢子」,曾有一大段時期,英國人被評不懂踢球,波在空中橫飛,歐洲球壇地位遠不及拉丁系的意大利、西班牙...可是一提到身形健碩、彪悍作風,其他人都不可能有異議了。 近20年,無論英格蘭足球怎樣被外來球員教練大面積的佔據位置,輸入了先進技術流派(跟七、八十年代飲譽歐洲的利物浦、諾定咸森林等不同,那時採較多地面組織的只屬極少數異類,不似現時整個聯賽風格猶如習了易筋經般),但若隊中缺乏了硬淨精神領袖,你休想奪冠!上一代英超爭霸常客——費格遜的曼聯及雲加的阿仙奴,兩者當時如日中天,就算雲加出名儒雅,但仍頗具朝氣,所以,比賽上,韋拉這名法國高大球員,根本就是雲加在場上的命令執行者,對面的愛爾蘭狂人堅尼便等如費sir之風骨(事實上費sir年輕時曾在船廠工作,典型藍領階級)......每逢兩軍對碰,技術之外,便是硬朗帶粗暴攔截、爭執、紅牌被逐,是稍嫌髒、茅,但你不能否認這種大戰氣氛才惹人回味!(相信不少球迷也在youtube上看過一段韋拉和堅尼在更衣室通道上幾乎講手之事,嘿,未出場便已開戰!) 可在今季,費sir已離去,曼聯戰績也倒退,慘況是隨著球員狀態走下坡,每每面對稍快速對手,便中門大開,昔日另一曼聯名將史高斯那種我擺明就是要踢到你驚的作風竟無人承傳;雲加更神奇,他當年可以未到阿仙奴便落order命令球會收購韋拉,隔年又再買另一法國人比堤,俱是你死好過我亡之人……這「硬道理」,雲加冇理由不明,可現今凡球迷都知,目前的一隊,精神散渙,球風偏軟,更有要提防也提不了之大敗,羞家,也傷透球迷的心,再望望場邊的雲加——掩面失落,卻甚少企出來呼喝鼓勵,連最高領導人也如此,喂!你掟掟水樽,都讓球迷知你還有「火」吖! 忽發奇想,阿仙奴可聘請李娜做顧問、甚至加入教練團,我想,受這一位既是女子而精神之堅定都在他們之上的人鼓舞,應有不錯效果吧?「硬」不起來,想必心理因素大於生理,曼聯、阿仙奴,就是這類情況嗎?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做人,最緊要有得你去選擇」。 有得揀,才開心;冇得揀,自怨自艾、懷才不遇,自然不會開心! 至少,有得揀即是仲未絕望;但係揀錯或人家幫你揀,後果…… 近日在Facebook上看到朋友post出來的照片,先講第一幅——影著一個餐廳水牌其中兩行,標示著的食品內容是這樣的:「蜜汁叉燒紅腸飯BBQ Pork & Sausage w/ Rice或紅腸叉燒飯Sausage & BBQ Pork w/ Rice」,極其搞笑,友人comment:「喂!咁咪即係冇得揀?」 OK,另一幅照片拍到的,是在壽司餐廳門外擺放出來的board,大大隻字寫明:「用餐時間為30分鐘,人數到齊才能入座。」友人comment:「嘩,點夠時間食呀!」看似冇得揀,其實是斷章取義,因為你可以選擇食另一種或揀幫襯另一家食店。其情形也像經常有人抱怨公司內同事喜歡講事非、又冤又臭、上司氣燄凌人,實在難捱下去,只是冇得揀!不過又或者咁講,你老闆都可能唔想請你,只是礙於人手不足,又或者開到待遇如此刻薄,你都肯點頭時,反而係你迫到佢冇得揀。原來你的選擇,導致人家冇得選擇,或者人家選擇令你冇得選擇,係咪會人都癲? 當太多人拎著旅行喼通街走,有人高呼太阻街甚至淪陷,那為何售貨員不理三七廿一,一開口又向你說普通話?當見到同胞高談濶論時,罵人禮貌也不懂,又有否想到何時何地閣下也曾一過關後,在各大服務場所對服務員呼呼喝喝?地鐵繁忙時段向來擠擁,而不是香港多了人才迫爆!你硬要相信這些少數源頭引發的偏執觀念,因廣傳開去而怕跟不上俗世,所以「選擇」了跟隨,因你覺得「係咁㗎啦,有得揀咩?」梗係有啦,起碼,也請你先親自感受一下,選擇在某個下午,在廣東道流連徘徊,真的令你寸步難移?在這裡利申,並非偏袒任何一方,只是當我們願意選擇一窩蜂時,是否先要留意事件的本質? 上周收費電視來電,說延續合約兩年,月費再減,我也循例問清仍有哪些足球直播。安裝收費電視,純粹為了睇波,這個,做球迷的係冇得揀,他們給予你的各項頻道套餐計劃,也是巧立明目,有人選擇直接致電客戶服務專員,以威迫態度企圖不續約來令對方就範,也就是頂多減收每月數十塊錢差距,心底裡,其實都是冇得揀。但你問我,最緊要方便,兼且也發展到利用流動裝置也可觀看,在這個一買一賣的過程,我了解我需求本質,因為我不能冇波睇,那管英超每3年搬一次龍門,我也選擇「繼續」,況且,不少友好也在收費台効力,又多了一份支持的理由了。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3 0624700 3 0624770 5 34202 13942 4314 0624 以上一堆數字,並沒有甚麼玄機,有一定年資的樂迷,也會記得這是1986年阿Lam林子祥所推出專輯《最愛》內的其中一曲——《數字人生》的歌詞,填詞的,正是也有評述足球,創下「睇下呢腳波有冇前途先」及「洛賓的軌跡」等金句的潘源良先生,這首歌差不多是30年前的作品,好輕鬆有趣地道出人的一生全為在追求數字,這是無可奈何及無從逃避的,一邊聽一邊跟著阿Lam唱道: 填滿一生 全是數字 誰會真正知是何用意 煩惱一生 全為數字 圓滿的掌握問誰可以 大體上,唱明了做人如太苛求去追求數字的上升,終究一生,你可能會為自己所做的而吃驚(當然,我自命清高,與閣下的價值觀可能又有不同),但畢竟,那是一個被動中又帶主動的情況: 明明刨正23 為何彈出41 誰人能夠預知 4點34價位暴升變左1004 憑號碼來認識 你的IQ 你的身家 你的體魄 你的一切 人與數字有許多怪事 看看計數機裡幽禁幾多人質 可是世人卻不明白,捨棄了真實面貌,卻甘心以數字去闡明一切,像阿仙奴球員哥斯尼因犯手球累致球隊輸12碼敗陣而回,有評論為他開脫,說他有2次攔截、4次預判、11次解圍、92%傳球成功率及8次長傳有7次交到在隊友腳下……咁係咪代表他表現好呢?可以告訴大家,哥斯尼在那場敗仗中,本在合格之上,卻毫無「知覺」般犯了那記手球。已有記憶統計,他過往無論在法國國家隊或阿仙奴,也出現數次嚴重犯規要領紅牌出場。他是出色球員,但久不久「霎時短路」,即是,衰過也未肯去學精!再說回那場敗仗,對手是低一班的史篤城,你多解圍攔截,反映的,是爭取不到形勢;這些對碰之中,如引起被吹罰,大多都不會對球隊有利;能預判成功,也要看對方只是何等級數。這樣30624770般就斷定他表現好壞,簡直是僵硬體現、以偏概全、不負責任、少動腦筋! 在這個資訊爆炸年代,科技令一小撮人凸顯了智慧,卻同時令大部分人的思考力下降。奧斯爾在一場大勝中因1入球1助攻,便成為man of the match,他的隊友張伯倫不惜氣力跑上跑落,帶動球隊進攻速度,更博得12碼,卻不獲青睞。似乎,若要選最佳,又是看那些僵硬冰冷數據,毫不講理的……也有呈現的另一場面,就是蘇亞雷斯常在比賽中「浪射」,其中一次7射只3中框兼0入球,便評他不太出色,但細心觀察,哨牙蘇每次均憑個人能力衝擊對方防線起腳命射,更有高難度的窄角度,他這種直接施壓,令人疲於奔命,就算身為殺手冇入球,他為球隊(利物浦)奉獻的精神同樣不低,又是那毫無感情的數字,令他得不到應有讚揚! 射門10次,但佔了一半在小禁區內失機;10次攔截,卻原來導致犯規5次,那就是太魯莽了;3次關鍵傳球,可是其他時間跟不上節奏……數值高不一定是出色,何不好好形容一下球隊的布防深度、如何組織進攻配合?留意到某些網站擅喜把每場每位上陣球員簡評兩句再加個分數,吓?就此論定最佳最差?唔係咁冇良心嘛!悲哀是,不少球迷卻漸愛這流於表面的東西。 逃不了被數字支配,那又為何嫌不夠煩,再去找更多數字去擾亂自己思維?我們不知的事有太多,那些統計網站數據,可能只是方便投注博彩的人士,絕對不會是球員、球隊、球賽應有核心價值,不然,你也可做下場領隊,或明天炒掉那些球會的球探了! 0434 0434 0232 0232 0646 0646 0878 0878 0515 0515 0242 0242 0696 0696 0272 0272 3 0624700 3 0624770 所以,香港的樓價高至不是「人」可以負擔,索性冇得你諗,煩少一項數字,可能也是幫幫大家開脫吧! 袁文傑(Andrew Yuen) 男藝員/現為now TV節目主持人/《熱血大球場》、《兵工廠世界》監製策劃及主持人 (以上均為本地網上足球視頻擁最高點擊率的節目),從小熱愛音樂、足球運動及寫作,希望藉著這個媒體平台與大家分享。 5 34202 13943 134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