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圖)導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全球上映了,影評人林娉婷小姐謂男主角祖艾雲貌似初出道的陳冠希。世界找到兩個相像的人,也是難得的緣份。 《比》片以當今電影工業極致的技術拍攝——3D、4K和每秒120格播放速率,聽聞全球只有5家戲院能播放出最佳效果,台北和上海各有一家,香港很多觀眾朋友特別乘坐飛機去看,真是幸福的追求。 雖然我們只能從3D上領略李安革命性的突破,但已很興奮了!對於現有的電影技術,他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在科技、文化和藝術上每一次都有進步,作為先行者在試驗中求突破,才有這部電影誕生。他稍後會開拍一部關於拳王阿里的故事《Thrilla in Manila》,相信以更高技術呈現高速的拳擊,效果定必更嘆為觀止。 在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電影英雄:《全力扣殺》和《救火英雄》等電影的特效大師黃智亨。當初何超儀提出要拍《全》片時,我心想:誰會看羽毛球題材的電影?片中許多逼真畫面,都是出自他的巧奪天工技術,羽毛球速度快、體積又細小,但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球在慢慢地飛躍,伴著小塵埃,感覺像真又美,這些細節,輔助了一部電影的成功。至於《救》片,憑出神入化的影像,黃智亨、關卓豪及黃樹基更曾獲提名《第51屆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但名落孫山。可惜可惜! 李安以《比》片和《Thrilla in Manila》試身,我又聯想到翁子光導演的《踏血尋梅》,在贏得無數獎項及口碑之前,也是用《微交少女》作試驗。導演的用心良苦,然後一步步邁向理想和夢想,需要不斷努力和進取。 馬丁路德金為美國黑人力爭自由前,入讀最好的學校,增值自己,加上不斷嘗試爭取,結果讓很多優秀的領導者,突破固有看法,對黑人改觀了。因為他們相信,將來黑人同樣有很多高智慧和優秀人材,理應得到平等的地位和尊嚴。 李安在電影裡不斷追求進步,雖然現在世上只有極少數戲院能欣賞到完整的效果,但他已成為運用極致技術的第一人。為李安喝采!因李安而驕傲。李安的電影,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比》片令電影技術以至內涵都更上一層樓,毫無疑問是華人之光!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徐師傅走了(1929-2016)。天津人士,祖父徐春發、父親徐得順都是中國著名京劇花臉。從香港演藝人協會成立,就參加義工隊,一直投入服務社會工作。2013年及2015年香港電影總會及武師公會,都分別向他頒發成就獎及傑出貢獻獎。 他不是巨星,但他是優秀的武行老前輩,是我們尊敬的長輩。沒有他,不會有許多香港具代表性的電影佳作,亦沒有出神入化的武打片,一代人的青春是寂寞的。 徐師傅全名徐松鶴,一個道骨仙風的名字,就像其人。6歲習武,一身堅強體格,挺拔英武,就像松中白鶴一樣挺立、高潔。許多人未曾聽過他的名字,但多半看過他演出的電影,他有時是配角,有時是武指,或是為男女主角演出武打場面,亦是李麗華、樂蒂、林黛、鄭佩佩、凌波、陳寶珠、何莉莉、方盈、施思和貝蒂等的專用替身,稱得上是「替身王」。 身為專業武打演員,他的鐵拳鋼掌,與明星們的花拳繡腿結合一道,才有那些影史留名的經典電影。跟他合作最多的導演是張徹,包括《鐵手無情》,《飛刀手》,《金燕子》及《潘金蓮》。而合作無間的男演員則是劉家榮,作品有《陸阿采與黃飛鴻》、《魔鬼天使》、《飛俠神刀》、《玉面俠》、《大羅劍俠》、《插翅虎》、《三招了》、《神刀》和《金燕子》,李小龍每部電影他亦有參與。還有香港的珍寶:陳寶珠,徐師傅和她演過《總有一天捉到你》、《無敵女殺手》、《觀世音三服紅孩兒》、《活骷髏浴血五仙觀》、《五毒白骨鞭》……他的作品數目,要以海量計。 然而,演藝圈很現實,你若成名,封神塑金成為大明星下,每個人都記得你的名字,哪怕只是拍了幾場戲的客串性質,徐師傅在很多電影海報裡都沒有具名。這是常態,也是電影業裡很多無名功臣的共同寫照。 這樣說,並非抹殺了巨星們的功勞。最近,另一位一代傳奇巨星謝幕,她在銀幕上形象美麗摩登,影迷無數,然而她在用自己的電影,潛移默化地傳播著樸素的理念:忠孝仁義愛國愛家。1959年,她在《新民晚報》這樣寫著:我是從舊中國生長過來的。那時我還小,不怎麼懂事。可是在上海,在昔日的租界𥚃,我稚弱的心靈上早就布滿了屈辱羞愧的陰翳。帝國主義的耀武揚威,為所欲為;反動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賣國殃民!那時真是甚麼樣的國家?甚麼樣的年月啊!她和徐師父均是戰亂裡出生,成長在中華大地上的一代人,目睹了遭外國侵略時國力薄弱國人的苦難! 不管是巨星還是幕後功臣,都是電影裡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每部電影,每個演員明星,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為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前一代人終會逝去,就像今天的她和徐師傅。然而影迷在懷念他們時,會想起他們的美好和正能量,會由衷地說一句:他(她)是我值得喜歡的偶像,我沒有愛錯這個人。永別了!兩位大師。我也會像你們一樣,在電影界做個有尊嚴的中國人! 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今次要談及的主人翁是導演唐家輝,他是香港演員、導演和編劇,代表作有《夏日殺手》、《陰陽路》系列和《男人不可以窮》等,其編導的新作,網絡電影《少女龍婆》,我有份演出,我很喜歡該片的海報,感覺驚悚又香豔,在萬聖節氣氛的餘溫裡,這樣的題材,再適合不過了。 至於與我搭檔的女主角郭奕芯,去年我們已合作過《同班同學》,她是很有活力的年輕人,倍受香港新一代所喜愛。在《少》片中,她為了找尋男友的靈魂,答應我互換靈魂的陰陽契約,更可震懾鬼怪,過程中橫生枝節,呈現一半少女一半龍婆的通靈體質,繼而引發一系列驚叫連連的情節,這也是片名「少女龍婆」的由來。 片中的荒島,其實是大嶼山其中一個小島,島主Tony是導演的好朋友,他與太太買下整個小島,在島上種菜,全部陳設都以環保為主,收集了許多被廢棄的東西用來裝飾,原始又有創意。所有工作人員住在島上,島主更請來好友,為我們炮製一日三餐,全是新鮮蔬菜,清新又好吃,拍完之後,又送來一大箱青菜給我帶回家。 為拍攝其中一幕,導演讓道具組去找蛆蟲,哈哈哈!三更半夜,去哪裡找蛆蟲?他想蛆蟲從眼骨裡爬進爬出,結果連廁所糞便池也找不到……這令我憶起小時候在台灣生活,每家的廁所都是挖出來的,內裡全是白色的蛆蟲。這些情況,在現代人眼中是不可想像的!我問導演:「你見過這種蛆蟲嗎?」他答:「沒有,只在電影中見過,夠核突!」時代在不知不覺間突飛猛進,中國人從苦難、戰亂中生存到現在,新一代的某些年輕人,又何必取笑曾經在苦難中成長的中國人是「支那」呢?中國人一路走過來是不容易的。 還有一件讓我記憶猶新的事。當我拍攝時,導演讓其他內地演員觀看,除了餵蚊子,還是餵蚊子,這班年輕演員仍毫無怨言,很難得!其實這小島非常純美,看完《少女龍婆》後,不妨相約三五好友去島上休假,也可重溫該片的取景。 每年萬聖節,香港人總愛奇裝異服一番,畫上恐怖的妝容,三五成群自己嚇自己,小朋友們trick or treat,大人們集結蘭桂坊,或湧向海洋公園「哈囉喂」,度過一個不眠之夜。扮鬼也好,被鬼嚇也好,這追求的是刺激,也是一種快樂。但願《少女龍婆》也能給你帶來這樣的快樂。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多數朋友都知道我的性格一向敢言、敢認、敢承擔。最近,我拍了一個Braologie的網絡廣告,想不到會這麼受普羅大眾的歡迎,我無端端變成女權發聲的英雌。觀眾看了,好笑又開心,媒體又給我標籤為「有個性的人」,其實,那是編劇和導演的成功,我只是幕前的表演者。 物以類聚,我身邊當然有一班「有個性之人」,雲翔導演是其中之一,他常笑說「年輕二十年,我也可當主角」。其實現在的他仍是年輕人一名,放下導演筒,站在攝影機前,仍是魅力十足!尤其任何時候,他像一道陽光,臉上總帶著笑容。或許有些人擁護他的作品,因為有大膽的情與慾,但我感覺到的,是他對生命的探討與熱誠。 在和他合作《遊》時,於馬來西亞的海灘上拍外景,講述一群在台灣九份遇上交通意外的死者,他們的靈魂排隊上船去另一個國度,當時請來許多模特兒,男男女女全裸體,我一邊拍攝,一邊發抖,由於馬來西亞屬回教國家,若因此而被拘捕,會很麻煩。但同時亦證明,沒有一點勇敢或冒險精神,是拍不出雲翔電影的。戲裡戲外,雲翔也是個熱血的年輕人,勇與謀加上朋友們的傾力支持,他得以繼續自己的電影夢,那屬於他的烏托邦! 出生於貴州的雲翔,像內戰時許多避難者的經歷般,輾轉到港,以香港為踏腳石,又遠赴澳洲。才華、努力、奮鬥使他成為我眼中吃穿不愁的成功人士,他卻選擇了用電影表達對生命的探討。那個終極的命運,我們哪裡來?去何方? 去年此時,隨著他的電影,登台於台灣及日本,他受歡迎的程度,我亦為之幸福。 多數時間,他住在泰國,常去深山寺廟,跟和尚溝通、聽佛,他真擁有了閒雲野鶴的生活。剛拍完的一部新戲,也是在泰國取景,他告訴我,老和尚住持圓寂了,並決定把那地方賣給地產發展商,所以要趕快取景。記得1973年時,有朋友帶我來過,請這位和尚指點迷津,大讚他是活神仙。記得他說過,我是將軍領導命!我當時想,領導?我只是一個默默無藉無方向的弱女孩!想不到,2016年我會再來,拜他的銅像,真是緣來! 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雲翔導演的作品,每次都與生命有關,《同流合烏》充滿了想像、生死、情慾……又一部先鋒作品。他一向擅長此類題材的創作,尤其引用了三島由紀夫許多的話,使我又藉此片懷念這位日本文學大師。 上一部《遊》我有份參演,以若干零碎的故事,一位心理醫生的船上旅遊,拼湊出對生死、愛戀、靈魂的多重思考。而這一部《同流合烏》,人物簡單,一對大學戀人,因為一位特立獨行、詩人氣息洋溢的老師介入,身體與慾念、理智與情感,像詭秘的夢境,像柏拉圖似的瑰麗而稱奇。 雲翔的習慣,電影不宣傳,只為喜歡他作品的人而拍,他還深入同志們特別感同身受的「性與愛的臨界」、「化學效應」,影片中一切都相對合理化。雲翔的細膩表達,獨特的眼光,充滿了個人風格的一幀幀畫面,把對人性的探討,提升到新高度。我值得欣慰的是,香港是個包容的城市,院線也百花齊放地放映著各品種的電影,使各種不同喜好的人,能選擇各自喜愛的電影欣賞。 男主角賀飛京劇出身,功力紮實,對於真愛的尋追旅程,面對性的原始須求,愛情是否因此更加牢固?抑或變得輕易取代而不堪一擊?陳啟泰的戲份不多,但在一位學識深厚、身經不戰的主持人而言,有穩重、突出的演出,氣質非凡。首映當晚,他興高采烈到場,門口接待的公關小姐,卻正招呼其他賓客,忽略了他,及後,他一言不發地走了。很可惜,這是個小小誤會,他應該欣賞一下自己優秀的演出,有他的出現,相信當晚會生色不少。 三島由紀夫曾被某個世代亞洲同志視為精神領袖,雲翔以這位文學家的《金閣寺》、《薔薇刑》等作品元素,再到哲學家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巧妙融入,凸顯同志內心尋求一個「自我解放」的烏托邦。古往今來,那一片安寧的心靈家園,《同流合烏》一部釋放美與愛的電影。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秋風送爽,空氣裡夾雜了一絲涼意,亦帶來了令人悲哀的消息:與我拍戲合作最多的王萊姐,離開了她綻放美麗89載的人世間。 王萊姐是香港電影裡亮麗的一道風景。她早年在上海影壇出道,第一部電影《神龕記》未獲上映,也就是禁演。輾轉來到香港,繼續演藝事業,拍電影超過半世紀,塑造角色過百個,是真正的「千面女郎」。 在我心裡,一直將王萊姐視為偶像。那時代,大家都在搶時髦,逛先施、永安,買真絲襯衫衣裙,一件衣服的價值,隨時差不多等於買房子的首期。正當大家都沉醉於名牌裡,王萊姐勸告我不要亂花錢,錢賺來不易,萬一不紅的時候,會一毛錢收入也沒有,花無百日好,要懂得收集柴火,等著寒冬時取暖。當時,我聽不懂她的苦苦相勸,但覺得她是個很實在的人。 她又告訴我,當她17歲時,賀賓的話劇來到其故鄉吉林,無意間看了,突然對話劇有瘋狂的痴迷,於是偷偷地離家出走,跟著話劇團毅然離開了父母。可以感受到她那一團青春夢想的火焰。 又一次,她告訴我,「唉!李導演真是的,我都幾十歲了,還要我露……」但她一邊搖頭,一邊笑著,依然遵從李導演的意思去演。她從不計較角色、戲份,總是一部電影裡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在高手如雲的金馬獎評選裡屢屢入圍,一共摘下四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成績無人能敵。王萊姐最後一次奪得金馬獎,是憑李安的作品《推手》,她還笑說應該獲頒最佳女主角。一點一滴,就是喜歡王萊姐的實在為人。 對於王萊姐,我帶著遺憾。收到她離世的消息後,我訂了花圈,然而花店竟然沒有將花圈送出。惦念著送她最後一程,得知是中午12時出殯,我早上6時起床,10時45分到達殯儀館,工作人員卻稱她於9時多已被送走了!我失落地在冷雨中淌淚……她走了,我沒法跟她告別!這讓我想起王萊姐生前在舞台劇演西太后時,得知母親病逝,沒能見最後一面,而她仍堅持演出,事後她崩潰哭倒在後台。 我和王萊姐最後一次相見,是在看何冀平的《德齡與慈禧》,已經隱居多年的她,和當年在邵氏電影裡一樣充滿魅力。那獨有的明星光彩,也是身為一位高尚女性的魅力。 永別了王萊姐!天上繁星點點,那顆不爭光華卻熠熠生輝的星光,是你! 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這段時間,整個中國大陸都為這部電影而瘋狂,它就是由曾國祥執導的《七月與安生》。八十年代後一代人,是在這故事的陪伴下度過青春時光,作者是神秘的網絡作家安妮寶貝。她使我想起我那年代的瓊瑤,以及現代的李碧華。 還記得早年為了滿足粉絲心理,接拍了李碧華的《迷離夜》,每晚坐在鵝頸橋吹西北風,寒流刺骨,卻使我有機會獲得「金馬獎」提名,可說是雙料幸福成績單。在此多謝李碧華和陳果給我機會,也多謝他們應承我讓陳靜參與演出。對我而言,《離迷夜》是一部人生美妙的交響樂,終於有幸拍攝李碧華小說的電影,但她總是保持著神秘,躲在一角看我們的演出,然後給予陳果意見。 和李碧華一樣,安妮寶貝陰鬱頹靡,卻又在字裡行間滲透出對生活細節的追求,兩者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難識廬山真面目。如今,安妮寶貝已改名慶山,《七月與安生》是她十多年前風靡的網絡小說。 一開始買下小說版權的是王家衛,但過了版權有效期,也未開拍,輾輾轉轉,終於落在曾國祥手裡。安妮寶貝的文字,是意識流的寫法,許多表達難以用言語解釋。曾國祥團隊一班年輕人,用他們的理解、演繹,誕下這個超級寵兒,在金馬獎更獲得6項提名。 愛情、友情、親情構築起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有時它們彷彿根本混雜在一起。《七月與安生》模糊了愛情、友情、親情的邊界,曾國祥處理手法的高明也在於此。或許跟我一樣,觀眾會一度分不清誰是七月?誰是安生?我想,她們根本已經血肉一體了。相信大家都有同一個疑問:我是七月抑或安生?若你是七月,那誰是你的安生?如果你是安生,那誰是你的七月?你們可要走進戲院,才能看過清楚! 波多野裕介的音樂,陪伴著七月與安生,成功讓觀眾沉醉於曾國祥的電影語言裡。在此也祝賀兩位女主角周冬雨和馬思純,有分角逐「金馬影后」。 《七月與安生》活生生的世界,給我們另一種感受,說也說不清,只能說曾國祥真的犀利!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65年,《仙樂飄飄處處聞》誕生,立即風靡全球,橫掃當年奧斯卡5項大獎。那年,我正處於人家形容的荳蔻年華,在台灣生活的日子,沒希望、沒夢想、沒前程,行屍走肉般活著,卻因為一首“Do Re Mi”的旋律,警醒了我的青春豆芽夢。 早前,傳來在片中飾演大女兒「麗莎」的Charmian Carr逝世的消息,終年73歲。腦海裡隨即迴旋著她和男友淋著雨、傾訴著“I am 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 ”卻是一次不回的時光,那亦是我們僅有的一次青春。 Carr出生於演藝世家,父親是音樂家,母親是演員,和很多明星成名的故事一樣,朋友幫她報名參加選角,最後在無壓力下試鏡,脫穎而出。 20歲的Carr,接受唱歌跳舞訓練歷時半年後,演活了16歲半的麗莎,為我們徬徨的那一代年輕人,釋放了內心的情感,並盡得全球影迷的心。《仙》片之後,她拍攝了《夜來香》電視電影,後來下嫁牙醫丈夫,相夫教子之餘,又創辦了室內設計公司,米高積遜是她的顧客兼好友。她寫過兩本書《永遠的麗莎》和《寄給麗莎的信》,出席簽名會、演講,接受名嘴奧花雲費訪問,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 Carr的離去,不但激起我們對《仙》片的回憶,更是一種驚醒。因為她生前患上甚特殊稀有的腦退化併發症。 羅耀輝導演與惠英紅合作的《幸運是我》,細訴了濃濃的人情,年輕的陳家樂,又如何接受及關注惠英紅的阿茲海默症?人情,是癡呆老人最需要的,片中有一幕,惠英紅畫著家樂熟悉的面孔,但她覺若有所失,怎麼也想不起,想了好久,終於她笑了!呵!原來是家樂那紅紅的胎記。情感的相互依靠,這真是一家人該齊齊去上的一課,太重要了! 我們紀念離去的偉大明星之餘,願我們也珍惜在世的身邊人。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在夏末秋初的微涼中,看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繼《海街女孩日記》後的新作《比海還深》,整個人會如同電影的基調一樣,泛起淡淡的惆悵。 這位以家庭生活見長的日本導演,自白拍攝這部電影的靈感,是來自聽到鄧麗君八十年代歌曲《別離的預感》中的一句歌詞:「比海還深,比天還藍,要再怎麼樣的愛你,我想我也是做不到了」。 故事圍繞一個「失意人」展開,阿部寬飾演15年前獲得文學獎的男主角良多,一直懷才不遇,唯有不光彩地做私家偵探,查探些出軌案件謀生,前妻允許他每星期探望孩子一次,她又有了新的愛人,他卻仍舊念念不忘;沉迷賭馬,欠債,惦記著要去典當父親遺產裡的畫,卻早被同樣愛賭錢的父親拿去低價賣了,一無所獲。 沒甚麼波瀾起伏的劇情,有的卻是最平淡真實的人生。尤其是樹木希林飾演良多的母親,當滿腹心事的兒子難得回家,她問:「要不要一起吃蛋糕?」然後倒速溶咖啡,熱水沖泡,再從冰箱拿出硬得挖不動的乳酸雪糕來吃。她還自己沖酸梅湯,煮一手好菜,得知孫子一家要留宿,立刻忙不迭鋪起被褥高興極了。他們走的時候,又在陽台張望起來,那種家常味道,就如同一個親近的身邊人。從她與兒子,與孫子,與兒子前妻微妙的互動上,我們可以感受到,或多或少的,每個人某程度上都遺傳了上一代的性格,宿命一般,無力又生生不息。 就如同在那個風暴的夜晚,當良多年幼的兒子問:「你成為了想成為的大人了嗎?」多少人能給出篤定的答案呢?就像多少人的一生中,能找到那個愛得比海還要深的人呢?生活最多的,仍然是柴米油鹽罷了。 最難滄海意,遞與路邊花。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正上映的香港電影《幸運是我》,是一部幸福感超標的電影,亦是羅耀輝導演的心血之作。 我常勸喻年輕導演,拿著劇本找投資老闆時,最好是有商業價值的題材。在商言商,起碼老闆肯投資前提,是有信心能賺錢。可是,羅耀輝導演堅持要拍題材一看就知並不商業化的《幸運是我》。 《幸》片內容圍繞惠英紅飾演的芬姨,她患有阿茲海默症,即是老人易患的腦退化症。我們大多數家庭都有老人,難免有部分都出現容易遺忘事情的現象,相信觀眾會有切身的體會。羅導演的家人亦患有阿茲海默症,為了拍好電影,他花了3年時間,到療養院作很多資料收集工作,讓劇本有血有肉。 不過,儘管如此用心,我還是替他的拍攝計畫擔心。曾幾何時,看電影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但現在,大環境如此,生活指數飆高,很多人都不開心,進戲院的習慣已被漸漸抹去,也不再是快樂指數的一部分。 每次到歐美,路過戲院,發現不管是甚麼題材的電影,總有支持的影迷,令我更為港人對電影的冷漠而傷感。因此,當羅導演開拍時,我號召朋友參與,鼎力支持。總體來說,《幸》片是在一個快樂的氛圍裡拍攝的。劇組都是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熱熱鬧鬧,我在戲中飾演一位茶餐廳老闆娘,她刻薄又吝嗇。我很喜歡這個角色,雖然並非主角,卻有發揮機會。電影裡,男主角家樂喜歡女孩小月,但小月最後要返回廣州,有緣無分,擦肩而過,那份淡淡的憂傷,他們演繹得很好。周俊偉、劉雅瑟、黃輝翔等優秀的年輕演員,演活了小清新中的正能量。《幸》片更喚醒年輕人對家中長者的重視,這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而我個人,拍攝期間,母親從三藩市回港,在我拍攝茶餐廳一場戲時,她客串演客人。這是年輕時並不支持我拍戲的母親,第一次這樣身體力行地支持我的工作,讓拍了一輩子電影的我非常感動、珍惜。世事多奇妙,你永遠不知道它的答案。與家人的相處,對於親情的認知,我們在世為人一輩子都在不斷領悟。《幸》片仍在上映中,年長者邀上兒孫,年輕人帶著長輩,一齊去看吧——親情是我們終生修習的課題,電影裡,有他(她),有你,也有我。 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近日獲邀出席林建名博士80(虛歲)大壽,全城名流雲集,觥籌交錯間,齊齊為他慶賀、祝福,酒不醉人人自醉。參與其中,實乃一大幸事,也是城中盛事。因為,不管是林博士,抑或是他背後的家族、親人,都是不折不扣的香港傳奇。 關於林博士,年長一代大多知道他諸多豐功偉業,他除了是時裝大亨,還擔任港九潮州公會理事長、東方體育會會長和香港國術總會會長等社會公職,服務大眾。早在1975年,他已出任保良局總理,1981年還獲英女皇頒授榮譽獎章。2011年5月29日,「中華名人錄」舉辦的首屆「卓越華人」頒授典禮中,他更榮獲「卓越華人獎」。 林博士能有這樣的成就,與他的家族培育是分不開的。父親林百欣先生,在香港也是家喻戶曉。當年,家家追看的劇集《我來自潮州》,勵志積極,發人深省,男主人公便以林先生為原型。生於廣東的林先生,1937年到香港經營製衣業,1947年創辦麗新製衣有限公司,勤力兼有勇有謀,業務遍布全球。1987年,他收購鱷魚恤有限公司73.9%股權,同年亦購入亞洲電視10%股權,1988年增持三分一股份,變成家喻戶曉的「亞視老闆」、電視大亨。林先生在職期間,主導拍攝大量以中國傳統故事為題材的劇集,除了在香港熱播,內地也廣為傳播,成為幾代人的難忘回憶,並傳播中華文化,好一顆愛國之心。 世人仰望林氏家族的財富,也需要學習他們艱苦奮鬥的精神。世人傳頌林氏家族的傳奇故事,也不要忘了他們對社會、國家盡到的義務和責任。 林百欣先生已經故去,名垂千古。而今鶴髮童顏的林建名博士精神矍鑠,願他長壽、安康,繼續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將林氏家族的偉業,寫進香港人的心裡,寫進歷史。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在這裡我要講個秘密,秘密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故大家看完後,若看不明白的話就算吧! 郭子健首次執導的《野.良犬》,男主角是樂壇巨星陳奕迅和一個性格邊緣的小男孩,在內地、台灣及香港的選角中,他清新自然的演技,讓他在金像獎與香港導演年度大獎中脫穎而出。他那憂鬱又期待的眼神,也改變了我和郭子健的一生。 秘密的背景很簡單又老套。一個年輕的四川姑娘,大著肚,每天在羅湖橋頭等情郎,等到抱著兒子,依然在等,有很多好心的過客投錢幣在地上,好心的鄰居又介紹她及新生兒當小演員,這樣餬到一餐半餐。後來,媽媽結婚了,新爸爸開著長途車,買一些新鮮瓜菜回家,其樂也融融。但媽媽依然期待一個承諾:替孩子申請去香港唸小學,小孩反而告訴媽媽,我現在有很愛我的爸爸及家庭,我們不要再回想過去。 從那時到現在,看著他一步步走來,我跟他說英文很重要,媽媽就送他上補習班。我說學武術很重要,他又學得一身好武術。孩提的童年,他都在艱苦中奮鬥努力。 南韓公司在內地招考練習生,他從兩千多個身懷十八般武藝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日復日的艱苦訓練,從談吐禮儀重新學起,一如我們年輕時在邵氏一樣。所不同的,在邵氏可有家人陪同,而在南韓則猶如「斷六親」,就算母親前往當地,也只能見到該公司的代表。 南韓13人新人男團「Seventeen」,氣勢銳不可擋,本周日(本月4日)將來港舉行簽唱會,聽聞門票已搶購一空,希望大家永遠愛那位男孩,他代表了堅強,努力、奮鬥,積極面對人生! 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我的摯友羅耀輝導演的心血之作《幸運是我》,終於上映在即,身為有份參演這部電影的我,光榮之餘,也如電影的名稱一樣,感到幸運。 這是一部充滿情懷的溫馨小品。患腦退化症的芬姨與邊緣青年旭仔,原本素不相識,點滴的緣分,或許正如芬姨常掛在嘴邊的那句「做人嘅嘢就係你幫吓我我幫吓你」,兩人成為了相互依偎取暖的所在。芬姨幫助旭仔的生活重回正軌,重新感受親情的溫暖;旭仔則幫助芬姨戰勝病魔,以一顆年輕人的心,融化她的生活。 惠英紅和陳家樂可圈可點的演出,獲得澳門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及最佳男配角殊榮。惠英紅的細膩,深情詮釋了一個腦退化症患者的孤獨與徬徨,當她終於像旭仔般敞開心扉,回憶昔日的歌廳歲月,那種站在舞台中心的光彩,是我這一輩經歷過夜總會歌手歲月的人才會明白。而陳家樂頗有進步的演技,也把一個年輕人的蛻變之路,刻劃得溫馨而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配樂波多野裕介,他以不同的曲調,烘托了電影的感情。無論是年輕人相處時俏皮的背景音樂,抑或是芬姨回憶當年時充滿年代感的鋼琴與色士風時代曲,都是有聲有色,如同絲絨般熨貼順滑,牢牢抓住觀眾的心。 看完電影的幾日後,我身體略為抱恙,臥床休息時,不禁回想起故事中的情節,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過好每一個當下,幸運是我。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本月22日,香港大會堂將上演電視電影金曲夜,表演嘉賓有王憓、寶珮如、張南雁、白倩蘭及區偉麟等,威利則擔任特別嘉賓。 二胡王子王憓,是著名的演奏家,科班世家出身,香港人的寶藏之一。儘管早前遭逢電話騙案,他還是樂觀地投入音樂,堅持為藝術理想奮鬥,從不放棄。 至於張南雁,她在1984年參加歌唱比賽後加入華聲唱片,獲公司安排報讀無綫訓練班,巧遇劉德華為同班同學,畢業之際,卻遇上車禍,從此消失於娛樂界。後來,永恆公司邀請她唱《武則天》主題曲,她的溫和細膩聲線,令此曲街知巷聞。正當大紅大紫之際,她投奔愛海結婚生仔。兩年前,她患上癌症,過著抗癌的生活,痛苦醫治。我尊重她延續生命的堅強精神,勇敢的抗癌女戰士!勇敢的生命女戰士! 今次演唱會,主要的賣點是電視電影音樂,還有誰比張南雁更合適呢?可是,當主辦單位誠意邀請她時,她卻憂心已抗癌多年,藥物作用導致發胖,況且已上了年紀,因而欠缺信心。我鼓勵她,如此為她度身訂造的機會,是第一次,也許亦是最後一次,當然要為觀眾、舞台和自己唱下去。能夠與她同台演出,不僅是難得的緣分,所以我也加入,算是對她的鼓勵吧!更是我們相識於微時的姊妹情誼的一份留念。 可是,日前我去韶關參與慈善活動,突發心絞痛,倒地不起,一直叫救命,當地的急救設施皆不發達,我痛了十多個小時,一聲不吭地跟大隊回港,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心臟大動脈撕裂。 這次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病發一刻,所有人都享受在演出當中,只有一、兩個人關心我,還好,我得到上天憐憫,逃過一劫。至於本月22日我能否上台呢?暫時我也不知道,執筆之時,我仍在病房中,尚未度過危險期,感到無奈又唏噓,想不到我和張南雁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的演唱會,也可能因此而化為泡影。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的情誼,對音樂的追求,都會成為一份寄託。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里約奧運開幕禮上,港隊代表團進場,持旗手歐鎧淳瞬間成了世界亮點,讓全世界看到香港的年輕一代,青春活力,勇於挑戰。有外國傳媒甚至形容歐鎧淳為東方維納斯。而她亦已是第三次挑戰奧運了。 霍啟剛步出時,也成為傳媒焦點,他是奧運港隊的團長。以往,他經常在運動場上拍攝運動員的比賽姿態,以及獲獎一刻。而現在是霍太的郭晶晶,曾經亦是他在運動場上的靈感繆斯。 今年的跳水賽事在戶外舉行,本來運動員們都擔心,戶外的天氣會影響身體適應力,但吳敏霞再次順利奪冠。她已參加了4屆奧運會,是世界上最頂尖的跳水運動員。郭晶晶結婚時,她是伴娘,當時記者們拍下了她不少照片,兩位冠軍,在婚禮上風光一時。 吳敏霞與未婚夫的照片,甜蜜恩愛,羨煞旁人。不知那位記者,在她奪獎時,竟問她會否效法郭晶晶嫁入豪門……就有這種不夠水準的人,會在錯的地方問錯的問題,運動員奪獎背後,付出的努力,訓練辛勞,是超出極限的,根本跟戀愛無關。相戀是緣分,不知為何就有人認為,嫁入豪門就代表成功,真是幼稚又無聊的提問。這麼一位沒水準的記者,也能特派去採訪奧運,氣死我也。 我對孫楊期望很高,起初他的成績不突出,我好失望,心想是否應酬太多,活動太多,但最終還是奪得金牌。人氣急升的傅園慧,有哮喘病,她成功的背後比其他人更艱難,今次大放光彩,而且說話幽默,句句金句,有意思!樂觀進取的態度來展現奧林匹克精神。許淑淨在女子舉重53公斤級奪冠,為中華台北奪得今屆賽事首面金牌。 我感受到運動和藝術是相通的,由這些天賦加勤奮的佼佼者,一代一代傳承、提高,人類不斷挑戰自我,突破自我。 寫到這裡,想到電影《走音歌后》,我覺得每個人都在挑戰及壓力中面對自己的人生路,只要努力不懈,不放棄,一定會等到光明。 其實,我很心疼,我們的運動代表團,在這麼一個受寨卡病毒威脅的國家冒險參賽;游泳池的水由藍色變成綠色;運動場內光線不足;風帆運動員又因污濁的海水而患上皮膚病……愈想就愈可怕! 2016年的夏天,坐在家裡為他們吶喊、加油!繼續期待新的驚喜! 邵音音~七十年代出道,曾兩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