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智能城市(Smart City),不少人只會聯想到一系列高科技智能產品,其實當中還包括不少推動環保、以打造該地方成為可持續發展宜居城市的相關措施。 所以一個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工具網絡及適宜步行的環境更是不可或缺。在交通配套上,現時香港的鐵路已覆蓋四成二住宅區和七成半商業區,即位於鐵路站軸心五百米的步行範圍內。特區政府除了推出如《綠化總綱圖》等綠化帶措施,更計劃加建有蓋通道、天橋和隧道等,本應是推動香港成為「適步城市」的好時機。 然而,世界綠色組織早前發布的「港人步行習慣」調查顯示,四百多名18歲以上的受訪者當中,仍然有逾五成人因為天氣問題,包括太冷、太熱及下雨等,選擇乘搭短途交通工具,而放棄步行,另有近三成受訪者在以車代步時,最短途的車程不超過5分鐘,足證要市民「行多步」的誘因不足。 有見及此,世界綠色組織正計劃與高錕基金會及港鐵合作,透過社會創新發明比賽,推動學生設計智能城市及適步城市的步行配套,將步行和環保聯繫起來外,在11月5日「地球.敢『動』日」,本會更推薦,涵括文化、歷史、鬧市綠洲及特色小店等不同主題的各區遊踪,更誠邀全港市民於周六到中環遮打花園,參與現場的綠色嘉年華,用「腳」實踐環保又健康的生活。 最後,希望藉着最後一期專欄的機會,感謝馮副社長與戴編輯於過去近四年以來的支持,給予本人及世界綠色組織機會,在此向大家推廣環保訊息,共同為建設美麗香港而努力。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 http://thewgo.org/greenwalk
近日天氣轉涼,不少人因而多吃,甚至令脂肪積聚。其實秋高氣爽,亦是適合登高行山之時,一般人印象中,登高行山必需長途跋涉,坐車到遠郊才能成事。事實上,本港有不少毗鄰鬧市的清幽山坡,適合市民平日前往漫步。 日前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便和一班來自不同界別的社會領袖便應本會邀請,到位處深水埗區鬧市附近的嘉頓山(正名窩仔山)享受鬧市綠嶺遊的樂趣。 當日我們由巴域街出發,起初眾人望着全長五百多級依山而建的石級,難免有一點擔心。然而當我們開始拾級而上,發現全程設有扶手,並不算難行。山頂上飽覽的城市景色更叫人目不暇給。 感激當日天公造美,陽光普照下,還不時有陣陣涼風送爽,致整個行程,於眾嘉賓說說笑笑、拍攝美景和selfie之間輕鬆完成。眾嘉賓都是身居要職,坦言那樣偶爾走出辦公室,走到綠油油的山坡上遊走,確實令人心情放鬆不少。 當眾人在山上欣賞美景時,邱副局長不忘以手機拍下蔚藍的天空,同時查看我們的程式,看看自己的「減碳成績」。一向支持環保的他更表示,集合前已經熱身,由辦公室乘搭港鐵到深水埗站,再徒步到集合地點,加上平時有步行習慣,才能輕鬆完成「任務」。 除了身體力行,邱副局長更寄望未來能夠建設更多方便市民設施,如連接主要交通匯點及鐵路站的行人天橋等,為市民提供全天候,又不用人車爭路的選擇,為將香港打造成「適步城市」而努力。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 http://wgo.org.hk/reg/gw/zh/download.php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縮寫為NOAA)珊瑚礁觀察項目最近期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日本海水溫度較正常水平上升攝氏2度,沖繩附近海域及日本最大珊瑚礁石西礁瑚亦出現大型白化現象。專家警告,珊瑚礁白化事件可能成為全球新常態。事實上,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始於2014年,厄爾尼諾氣象令到太平洋水溫升高延續至2016年,每一個主要的珊瑚礁區都受到高溫嚴重影響,夏威夷一帶已經連續三年受到高溫影響。關島部分亦連續第四年受影響,日本沖繩列島的珊瑚礁更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有機會威脅漁業和旅遊業。 NOAA珊瑚礁觀察項目負責人盼望2017年的全球白化事件會結束,不過這種現象亦有可能會繼續,隨著季節變化分別在北半球和南半球會交替出現。日本沖繩列島的珊瑚礁有90%白化,大約10%已經死亡。水溫升高超過珊瑚的適應能力時,珊瑚就開始白化。調查人員指出,除了以死珊瑚上藻類為食的生物,魚類已經很少出現。 除白化之外,百分之二十五海洋生物依賴珊瑚作為居所並提供食物,珊瑚大量死亡將影響魚類的產量。另一個極端就是珊瑚展示出異常豐富的色彩「螢光色」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而沖繩的珊瑚就展示三個狀態──白化、螢光和死亡。泛著藍色螢光的珊瑚看起來很壯觀,不過卻是珊瑚在痛苦的表現。沖繩的珊瑚白化比五月份馬爾代夫更為普遍,呈現螢光的數量更多。由於持續出現全球變暖現象,在2020年左右,全球珊瑚白化現象將成為常態。是故,齊心協力應對全球暖化的挑戰刻不容緩。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上期跟大家談過走路對強身健體、減壓都有好處,原來走路對預防疾病亦甚具功效。有研究指出,每天走路30分鐘,可以減少20%罹患乳癌、30%得心臟病、50%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醫學專家發現,長期上下班走路和外出旅行的人士,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運動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都明顯低於喜歡乘車人士。 多走路還可以降低得青光眼的風險。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以幫助降低眼壓,預防青光眼。對已經得青光眼的人來說,則有減緩症狀的功效。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飲食過量、運動不足和壓力。步行運動可把葡萄糖大量消耗掉,降低血糖值。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步行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的預防效果。此外,《護理健康研究》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一周運動7小時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步行。 更有的趣是多走路,有助預防腦退化症:美國《自然》雜誌報導,60歲以上人士,一周有3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腦循環順暢,預防健忘與癡呆。科學家研究發現,走路促進我們的腦記憶迴路運作,使我們腦袋靈光。多走路可以幫助緩減腦退化症症狀,延後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年齡。 事實上,走路(步行)跟環保息息相關,若果市民每日行一萬步,取代開車,可減少約1.74公斤的碳排放及消耗約300卡路里。從今天起,就用你的雙腳接觸大地,有興趣享受更多步行樂趣的人士,可於11月5日參加由本會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環保步行活動「地球 ·敢『動』日」,http://wgo.org.hk/reg/gw/zh/,透過下載手機程式(Green WALK HK、圖),紀錄每天及每次的步數,更可將步數計算燃燒的卡路里,以及因選擇步行而不乘搭交通工具,減少的碳排放量。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大部分人都知道做運動有益身心,但當有人同你講,搵日一齊跑吓步啦,通常都會「耍手擰頭」。原因不外乎,好忙無時間,運動咁辛苦,都係下次啦! 正所謂萬事起頭難,若想做運動,最好由一些容易入手的開始。而最簡單的運動就喺走路,不用任何特別裝備,隨時隨地可以做。走路的好處,實在好多。走路有助提升能量:不用服用何種健康食品,快步行是其中一種最有效提高能量的自然方法。多走路令我們身體變得更強健,有助提高抵抗力。研究顯示,規律運動的人免疫力較好,不會那麼容易得感冒。快步行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及提升氧氣供應量,讓免疫細胞活躍起來,能有效率的快速殲滅細菌和病毒;同時令你更加醒神、充滿活力!各位不妨嘗試在午飯時間,到公司附近的公園、運動場來個快步行,說不定可以提升下午的工作效率。 走路令你的情緒得以改善,快樂起來。走路可以刺激大腦分泌β-腦內啡,能夠釋出令人產生愉快感覺的「快樂嗎啡」。研究顯示,多走路對於釋放壓力、消除緊張和疲勞均有效,讓人感到神清氣爽,不再焦躁,輕微的抑鬱狀態,更會不藥而愈。走路有助控制體重:信不信由你,走路所消耗的熱量竟比慢跑更多,走路所消耗的熱量大部分來自於脂肪,而跑步所消耗的熱量只有其中30-50%來自脂肪。如果以相同時間內所燃燒脂肪來看,跑步因為速率較快,也就是說實際上在同樣時間內動的較多,跑步所耗熱量較多。但如果我們以百分比來看的話,其實走路所耗的熱量比慢跑來得多。至於走路(行路)除了對自己健康好之外,跟環保與地球的健康有甚麼關係?下期話您知。
每日香港有近一萬噸,相等於約逾600輛雙層巴士重量的都市固體廢物,被送到堆填區去。在垃圾圍城的威脅下,我們應該不斷的擴建堆填區?還是興建一座又一座的焚化爐呢?作為市民的你我,至低限度,可以從「源頭減廢」做起…… 今年世界綠色組織再度推動「減廢.由我起動2」,訓練同學成為 6R環保先鋒,參與有趣的社區活動,讓市民大眾認識Reduce、Reuse及Recycle的理念,還跟大家分享如何Rescue、Redesign及Reform的點子,讓廢物重生,轉化成為精品。期間6R環保先鋒到訪不同團體,向小朋友、長者、家庭主婦,傳授廢物升級秘技,例如:將不能回收的飲品紙盒製成散銀包、用過的橫額製成玫瑰花飾物,希望刺激大家運用創意,減少廢物。 除了工作坊之外,早前本會在小西灣舉行了一場「以物易物」深受大眾歡迎!居民帶了未開封的鑊及煮食煲,甚至乎未剪牌的名牌衣服進行交換。6R環保先鋒更為一位剛剛榮升祖母的參加者,物色趕赴孫兒百日宴的衣裳,挑選既體面又大方的連身裙,甚至充當形象顧問為她配搭腰帶。最後,這位祖母喜孜孜地帶走「心頭好」,回家穿上重返會場,請環保先鋒替她拍照留念。 若你也有興趣參加有意義又有FUN的減廢活動,可於9月4日下午到尖沙咀文化中心C區;參加由本會及鷹君集團主辦的「惜物.易物嘉年華」。欣賞廢物藝術展及學習廢物升級技巧,屆時有音樂會有Band用廢物改造成的樂器進行表演,當然還有「以物易物」,現在就約定你!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
上期提到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奇妙互動,雀鳥為了應付人類製造的噪音,會提高自己詠唱的音頻。今期續談,雀鳥和蜜蜂的新奇事。 人類懂得因應公路車速上限,調校駕駛速度的高低,這一點毫不出奇。但原來與人類接觸日久,經過長時間觀察,雀鳥亦能掌握車程,即車速與距離之間的關係;加國大學研究員發現雀鳥曉得辨識車速限制,調校自己起飛時間和飛行速度,計算出應有的飛行距離,以防「鳥撞車」意外發生。公路的車速上限愈高,意味著汽車能更快抵達雀鳥所處位置;意識到這點,在車速愈高的公路上,鳥兒會愈早起飛,避開駛往自己方向的車輛。更有趣的是在不同時速(20、50、90及110km/h)的公路上進行同樣實驗,雀鳥就有相應不同的起飛時間,自動調節飛行速度,任何環境亦能應付自如。雀鳥彷彿懂得閱讀路標。 另一項有趣發現是,雀鳥開始運用人類製造出來的物料築建家園,一般來說,寄生蟲並存於鳥巢內,對雛鳥有害無益。鳥爸鳥媽為此絞盡腦汁,四處尋找防蟲建材。近期科學家發現雀鳥竟用煙蒂建巢並驅蟲。可惜針無兩頭利,幼鳥長期暴露在煙蒂下,令血液內的遺傳毒性增高;長遠來說弊多於利,鳥爸鳥媽真的要三思。 蜜蜂較雀鳥更前衛,利用人類製造的塑膠來建巢。蜜蜂皇國之中的工蜂負責築建孵育室又名巢室,巢室成六角形,由有機物質造成。蜜蜂是群居生物,其社會組織嚴密,蜂后產卵後,由工蜂負責照顧幼小生命。 但在加國安大略省,有兩種蜜蜂斗膽用膠袋築建巢室。要知道,巢室為尊貴蜂后而設,亦是蜜蜂幼蟲養育場,成長於塑膠成分巢室的蜜蜂可能暫時無恙;長遠來說有否其他副作用,則有待研究!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大自然的特殊現象往往為平凡的生活注入驚喜,近來天氣熱得要命,突然一個晚上,天空的「大燈」忽明忽滅,整晚雷電交加,在全港閃電幾近萬次,奇妙無比! 自古至今,人類與大自然就不斷互動。人類被奇妙的大自然震懾,反之;大自然亦因為人類的生活模式,作出相應改變。大自然需要面對人類世或人類紀(Anthropocene)為生態環境帶來的衝擊。人類大量使用塑膠,形成嶄新品種——膠石,粗略估計27萬噸的塑膠垃圾對海洋造成污染。在過去500年內,人類活動最少導致322種動物在地球上絕跡。總的來說,愈是住近人類的動物,居所就縮得愈細,像是得悉市區土地資源不足,惟有委屈一下。 愈接近城市,動物就要面對全天候噪音帶來的挑戰,不信,且觀察雀鳥的行為。鳥兒之所以歌唱,不外乎求偶、界定地盤閒鳥免進、替雛鳥定位以及發出危險警示。在荷蘭有所大學的學者,就全荷蘭的32種大型山雀進行研究,發現居於嘈吵位置的雀鳥,歌聲頻率亦較高,好讓市內同胞能聽見。其他鳥類,如︰北美歌雀又名歌帶鵐(Song Sparrows)、紅衣鳳頭鳥(Northern cardinal)和黑鳥(Blackbirds)紛紛和應,提高音頻。 部分鳥兒為了迴避噪音,調動歌唱時序,像知更鳥(Robins)為了讓各位可以欣賞輕歌妙語,選擇成為「早鳥」,破曉之前已登場。禽鳥類之外,其他動物亦變陣回應。青蛙和松鼠因應人類的噪音,不是增加就是減少歌唱、發聲的頻密度。在英國有學者對身形龐大的逆戟鯨(Orca Whales)感到好奇,於是乎到美國華盛頓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觀鯨者出現時,逆戟鯨會發出較長的鳴叫。其他有趣發現,下期再續。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塑膠垃圾量有多驚人,看看美國的情況就知道。美國人每年棄掉25億個發泡膠杯。然而,此數量只佔每年3,300萬噸塑膠垃圾的一小部分。試想在數以百萬噸計的塑膠垃圾之中,少於10%被回收;餘下的90%對環境構成的威脅可想而知,從水體污染到動物中毒比比皆是。塑膠垃圾對環境及生物帶來的傷害,真的不可小覷! 究竟怎樣可以解決塑膠垃圾難以分解的棘手問題呢?中國和美國學者共同研究,希望透過科研尋找出路;在他們努力下,發現在美國寵物店很容易買得到的麵包蟲,學名黃粉蟲(mealworm),竟然可以塑膠為糧食,而且愈食愈肥美。黃粉蟲原為雀鳥、魚兒及蒼鼠的食糧,研究人員嘗試用100條黃粉蟲的幼蟲來進行實驗,每天進食34至39毫克的發泡膠,約相等於一顆藥丸的重量。發現蟲蟲吃膠後進行生物降解,轉化成二氣化碳及可降解廢料,排出體外的排泄物,對泥土、植物都無害。這是一個很安全的生物降解方法。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小蟲兒,其腸道內有種微生物,能夠分解常見於塑膠的聚乙烯,研究人員希望能藉此找出分解塑膠的方法,或是製造既合乎經濟效益兼容易被生物降解的塑膠。目前,研究團隊正積極尋找海洋之中,有否類似黃粉蟲的生物,可以用來處理海洋的塑膠垃圾,拯救海鳥、魚類、海龜及其他海洋生物。雖然,黃粉蟲有如此奇妙的功能,但最重要的還是進行源頭減廢,減少使用膠袋、發泡膠產品至為上策!
在香港放假除了吃喝玩樂,與友人「吹水」;逛逛商場,看場電影,還有甚麼可以憧憬呢?偶爾也想跟家人,逃離石屎森林,甚至往外地走走,看看新鮮事物。畢竟,香港太小了,實在想不出可往那兒去。 但閱讀劉克襄的《四分之三的香港》,赫然發現一個隱藏版的香港,是大部分港人所忽略的,我從不知自己身處優山美地中。作者帶我們趕赴馬鞍山的一場花宴,眾所周知馬鞍山只是與大學站一水之隔,愈來愈來樓盤矗立在周邊的那一座,最多還會聯想到馬鐵、馬鞍山廣場等等。 可作者卻告訴我們,原來馬鞍山有800呎高,每一年的四、五月在山上開滿7 種杜鵑花,有2種更是香港獨有的。10年前,作者帶著7名學生趕赴這埸筵席。沒想到走在山中,雨下過不停,雖有雨衣裝備亦渾身濕透;差點兒想放棄之際,突然雲霧散去杜鵑乍現。自此每年四、五月,這幾個學生亦再度走訪馬鞍山,杜鵑花祭成為他們的一種儀式…… 我們常想跑到外地走訪人家的世界文化遺產,誰知道在香港也有一處保存了三、四百年的客家村,也曾想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個地方名叫荔枝窩,由於數條村組成,由於村民保守,才得以保存下來;當深圳、東莞的經濟發展都跑贏了生態,荔枝窩的風水林得以倖存,實在值得感恩!在作者的眼裡,香港的大浪灣水清沙幼,他不明白為甚麼國內同胞跟港人一窩蜂的跑到墾丁去,走在滿布貝殼碎片的海灘上,教腳板活受罪!而經過一灣又一灣,東灣、大灣、鹹田灣、大浪灣和西灣,後面的蚺蛇尖,足可媲美日本的富士山。下次,想逃離香港時,務請留步!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
要解決垃圾圍城的問題,最有效莫如實踐源頭減廢,減少廢物,從檢視個人製造的垃圾量及行為模式做起。在過去的一個學年,我們在10間本地中學進行「校園析廢師培訓計劃」。學生從最貼身的校園場景,了解垃圾的數量和就其成分進行分析,制訂適切的管理廢物方法。透過此項計劃,絕大部分學校都能成功減廢,而最高的減廢比率更達到38%,成績令人鼓舞。 首先學生把班房、教員室和小賣部的垃圾磅重,然後逐包垃圾翻開進行分類,了解當天棄掉多少個膠樽、發泡膠飯盒等;同時分析不同種類的垃圾佔整體垃圾的比重。過程中,有些男生寓垃圾分類於娛樂,模仿Kpop樂隊,順著節奏把膠樽投進分類桶去!對學生來說,最好奇的是教員室的垃圾成分,老師最愛掉棄甚麼;其次是那一個班別最不「環保」。令人驚奇的是部分同學竟然把未過期的食品、大量未用過的贈品,甚至乎簇新的名牌波鞋投進垃圾桶去。 垃圾分析發現,不可回收的垃圾,如用過的紙巾等,比重最高,平均達45%,其餘35%為廚餘;至於可回收的紙、膠和金屬共有20%之多。若然可以及早回收,就可以拯救寶貴的資源了。我們邀請同學分析數據,按學校的獨特情況,度身訂造適用的減廢措施。例如有學生立志以後帶水樽盛載飲用水,以減少購買樽裝水,減少棄置膠樽;有學生建議舉辦班際回收塑膠比賽來減廢、有學校要求小賣部把三文治的麵包皮分類處理……。在實行減廢措施後,個別學校的塑膠量減至30%左右。而我們相信珍惜資源的種子經已悄悄的栽種於同學的心坎內。詳情參閱http://wasteanalysts.thewgo.org/index.php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在香港這個物質豐富的社會,要製造廢物簡直是「零難度」;而至於廢物問題有多嚴重,遠的不說,平日觀察一下住所的垃圾房就可知道。每當有人搬屋,就會發現完好的、可用的家具、電器慘被棄置,最終的命運多是投到堆填區去。日常生活之中,阿仔未飲完支水,已經連水帶樽拎到垃圾桶;阿女去完旅行,一時衝動買多幾件衫,回港後發覺唔鍾意,完全沒穿即時棄掉。 據資料顯示,香港每天有九千多噸被棄置的都市固體廢物,在過去的30年間,都市固體廢物總量增加近 80%,同期人口增長為36%,而本地生產總值增加了兩倍。這一時期的人均每日都市固體廢物量亦由0.97公斤增加至1.27公斤,反映平均每位香港市民所棄置的廢物量較以往日子多30%。香港市民製造的廢物按年遞增,即使花費大量金錢、精力,也難以處理得好。 都市固體廢物廢物成分之中,紙張的比例佔22%而塑膠佔19%,比例都相當之高;反映出港人為求一時方便,罔顧棄置物料對環境造成的災害。此外,都市固體廢物的廚餘,原為生物降解廢物;若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被棄到堆填區分解會排放大量沼氣,加劇溫室效應。而近期油價急跌影響石油副產品塑膠價錢,令到回收膠樽再造變得困難;惟有運用創意始可減廢,像最近有研究將廚餘轉化成為纖維,用來做衣服,平均每10噸的廚餘,可以生產一噸物料。 為了落實減廢,今個暑假本會再度舉辦「減廢.由我起動」2,訓練「6R環保先鋒」,透過有趣的活動,例如:環保工作坊、以物易物、Junk Art Jamming、廢物升級工作坊及綠色嘉年華;實踐減少、重用、回收,親身拯救、改造及重新設計被遺棄物件。目前,「6R 環保先鋒」,尚餘小量名額,各位中學及大專院校同學報名參加,詳情瀏覽:http://wgo.org.hk/reg/lesswaste2016/index.html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剛過去的母親節,世界綠色組織就獅子山青年商會之「都市人使用抹手紙習慣」問卷調查作出分析和公布,大家才意識到本港抹手紙濫用成災,每日的棄置量竟可高達40架雙層巴士。到底用抑或不用抹手紙來弄乾雙手,成為城中熱話。 用抹手紙唔環保的理據:抹手紙用後已受到污染,加上其製造過程中已混入令它變得堅韌的物料,故抹手紙不易分解;再者其纖維太短,很難回收再造,那麼用乾手機會不會較佳呢? 但根據麻省理工進行的多項乾手方法研究,發現抹手紙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不僅是紙漿和抹手紙本身的生產過程,還包括抹手紙的包裝、抹手紙機,以及棄置抹手紙的垃圾箱和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負荷。研究報告比較廁所內的7項最常見的乾手方法,得出以下結論:抹手紙和暖風乾手機的碳排放量較最新科技的冷風乾手機高出70%。 有人因為考慮到衛生的問題選用抹手紙,有人為此選用乾手機,到底哪種方法較衛生,目前仍是甚具爭議性的議題。根據2000年美國Mayo Clinic的研究《用抹手紙真的衛生?》,報告指出,用抹手布、抹手紙、熱風乾手機及讓雙手自然風乾,其細菌量沒有顯著分別。最終的結論是,無論是使用抹手紙、乾手機、抹手布、自備手帕也好,最衛生的方法是徹底的洗淨雙手。若可以配合環保的做法,先在洗手盤shake、shake、shake雙手,弄走多餘水分,再用手帕擦乾,那麼地球先生就真的感謝你!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上期本欄介紹了頁岩氣的優點,今期續談其潛在及爭議性問題。自從頁岩氣面世以來,有關它的效益以至環保問題,帶來不少爭議。環境方面,開採頁岩氣所產生的噪音、廢氣、廢水,有機會造成環境污染。在美國科羅拉多州4個城市,就投票禁止繼續開採頁岩氣。原因是有調查指出開採頁岩氣田附近居民出現哮喘問題,至於早期開採過程使用的化合物,亦有機會誘發癌症及影響生殖系統。 開採頁岩氣時,主要為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法,兩者皆大量耗水;採用水力壓裂法時,需要1,100萬公升至1,900萬公升水和碳氫化合物外,還須加入抗蝕劑以保護鑽探機器、生物劑以防止微生物生長在機器內及潤滑劑減低磨擦造成的耗損。當使用水力壓裂法後,在廢水回收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化學物滲漏,導致氣田一帶土地及地下水源受污染。不過近年新技術,以氣取代水及化合物打入岩層。由於水力壓裂法使用高水壓破壞岩層,會造成數以百計公尺的裂縫,對岩層造成重大衝擊,有學者擔心此舉會影響地殼板塊移動規律,對地殼結構造成破壞引致地震。數年前,英國黑池市開發頁岩氣後隨即發生兩次輕微地震,可見開發頁岩氣存在一定風險! 頁岩氣開採技術具備較低成本、產量高、碳排放量較傳統化石燃料低等優點,吸引開採商及政府投資;但相反亦導致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比例下調,窒礙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長遠來說,任何能源都有耗盡的一刻,頁岩氣亦不例外;儘管全球頁岩氣蘊藏量相當豐富,但世界各地地理環境、國情不盡相同,美國的成功經驗未必可完全應用在其他國家;在能源領域上,惟有持續研究節能方案、提升能源效益及發展可再生能源,方能治本。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
日常生活、經濟作業,在在需要穩定的能源供應;故此尋找價廉、潔淨、安全及可持續的能源,成為國際關注議題。 過去十多年來,頁岩氣(Shale Gas)崛起成為能源界的明日之星,頁岩氣不單成為美國日益重要的天然氣資源,同時亦為全球的能源供應帶來希望。 到底頁岩氣(Shale gas)是甚麼?顧名思義,頁岩氣就蘊藏在頁岩層之中的非傳統天然氣,其成分以甲烷為主,與傳統天然氣相同。在香港,東平洲這個觀石勝地,「千層糕」似的地貌正正就是頁岩地形。而有別於傳統的天然氣,一鑽下去便會噴出來,頁岩氣深藏於岩層中,開採時頗不容易。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困難給克服了。目前,美國的頁岩氣產量為全球之冠,在2000年的時候,頁岩氣產量僅佔天然氣總量的1%;而到2010年,因為嶄新技術:水力壓裂、水準鑽井的發展,頁岩氣佔的比重攀升至超過20%。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預測,到2035年時,美國約46%的天然氣供給將來自頁岩氣。 頁岩氣的優點:它是相對潔淨的能源,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過去5年美國碳排放量已減少4.5億噸。此外,它的可採比例達到八成,較傳統天然氣比例高出三成,成本效益高;可減低現時各國對傳統能源,如:石油和煤的依賴。在最近期發表的國情咨文,奧巴馬曾承諾,在2020年前將美國的原油進口量減一半,他積極推動頁岩氣革命,以頁岩氣取代煤炭,成為僅次於石油的美國第二大能源。而頁岩氣產量增加,拉低了能源價格,振興美國製造業。不過,頁岩氣的發展亦不是百分百完美無缺的,下期再談它的潛在及具爭議性問題。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www.thewgo.or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