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瑪仕」(959)是一隻充滿傳奇的股票。 話說,它在1997年上市,名叫「佳信科技」,旋即陷進財務危機,2002年重組成功而復牌,其大股東是「裕豐國際」,沒多久,後者的老闆已被廉署調查,鋃鐺下獄了。至於「佳信科技」的控股權,則由代表債權人的一批可換股債券所持有。 這一批債券,有一個外號,叫作「奪命CB」,因為可以不停印發新股,自此之後,交易所才恍然發現了其漏洞,從此禁發,因此這一手奪命CB也是空前絕後的。 2004年,濠賭股初起,一伙莊家去了澳門,與賭壇強人街市偉談,把希臘神話注資,街市偉並非省油的燈,開價五千萬元,當時濠賭股只炒起了一隻「嘉華建材」(027,即「銀河娛樂」),而且還未宣布注資,大家都是博一博而已,一聽到街市偉提出的條件,所有人馬上去了沖涼揼骨。 只有某君,一口答應了。原因很簡單,某君完全莫財,空手入白刃,所以才最大膽,也只有他,才敢口輕輕答應澳門強人的條件。And the rest is history,在市場全面真空,只有兩隻濠賭股之下,股價從1仙升至4元,某君贏了十億元。 在2012年,街市偉和其紅顏知己兼生意拍檔陳美歡反目,兩人勢成水火,希臘神話娛樂場的生意也陷進了困境。隨著陳美歡於2013年因開3億元空頭支票而被司警拘捕,這場鬥爭也告一段落。 但是「奧瑪仕」的股權仍然糾纏不清,直至今年中,它宣布2供1,供股比率是75%,在供股之後,街市偉的股權只有17.03%。市場很多人認為,它已經賣了殼,我也寫過出來,但後來有公關來電,澄清說並無此事。 現時它有一宗訴訟官司,涉及14億元的票據,至於希臘神話娛樂場所處的酒店,則改名北京王府大酒店。 這股票除了市值低,只有3.5億元之外,還有一個極大的優點,就是股東人數眾多,只要一炒,就會有一呼百諾的效應……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一點,以為乾炒就是好,但濕炒也有濕炒的好,因為多人參與,更易渾水摸魚,只不過濕炒需要更高的炒功, 難度更高罷了。 該集團股價昨日收市報0.66元,跌2.9%,成交額逾128萬元。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人的年紀大了,認識的朋友就多,在政界有一些,財經界有一些,傳媒界有一些,娛樂圈也有一些,隨便翻開一份報紙,幾版都是熟朋友。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上市公司董事,我認識的也真的有不少,但論到密集程度,最高的還是「家夢控股」(8101)。「家夢控股」這公司,有3個董事我是認識的:香港影業協會主席洪祖星、小朋友黃兆祺,也即是本報的股評人渾水,以及第一代的財演,也是我的經紀之一鄧建初。 論到投資,渾水和鄧建初都是高手,渾水出道兩年多,從一無所有炒到過千萬元身家,我常常勸他,不應該做公司董事,專心炒股,回報更高,但他希望在年輕時學多點知識,而且,在上市公司工作,更加懂得其內部操作,也有利於炒股。 鄧建初是蕭定一介紹認識的,當時蕭定一說,阿初的股票好準,成功預測了股災。其實阿初是典型的宅男,日日在家中看資料,賭馬炒股皆精通,一切生活瑣事皆由太太負責,生活離不開太太。我和阿初認識了20年,但很少見面。 為甚麼我會特別說渾水和鄧建初呢? 皆因我發現,這間公司的炒股成績好勁,幾乎是十戰八勝,去年贏了800萬元,但其中有一亮點,就是它買入了「翠如BB股」,單單這單一股票,已為公司帶來了四千多萬元的帳面收益。我當然不知道這是渾水還是鄧建初的功勞,但「家夢控股」很可能因為這兩位高手的加入,變成了香港炒股最叻的公司之一,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說到「家夢控股」,當年它上市時,我曾經大手吸入,由於購入超過了5%,不得不披露,給我帶來了不少麻煩。後來這股票炒到飛天,最高我曾經贏了逾千萬元,後來贏幾百萬元離場。不過,時移勢易,那時股票升十倍,已經很誇張了,現在有「翠如BB股」坐鎮,升幾十倍閒閒哋,則當年的升十倍八倍,已經是很保守了。 這些日子,「家夢控股」母公司「皇朝傢俬」(1198)已大幅減持,相信它在實質上已經賣殼,去年它則以1供3的比例去供股,僅獲20.39%認購,相信已經完全供乾,2.6億元的市值,在這幾天,股價忽有異動,有見及此,在上周四我乘機買入,作為中短線投機,也當是支持一下朋友作為董事的上市公司。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話說梁君彥本來是英籍人士,在決定競選立法會主席後,毅然申請放棄英籍,從申請至成功獲批花短短幾天,他手持給傳媒拍照的文件也與其他類似個案人士版本不符,因而引來了人們的懷疑,認為這文件有可能是偽造的。立法會新界西議員朱凱廸甚至親赴英國調查此事,結果是英國政府「唔係好理我哋」,英國內政部亦不評論事件。我當然不認為梁君彥的文件是偽造,他應沒那麼大膽,再說,縱使是他偽造,只要英國政府不否認,偽造也是真造,兩者(至少在表面上)沒有太大分別。 我認為梁君彥護照事件根本不是反對派問題,因不管誰做主席,反正這位不會落在反對派屁股下,爭來也是多餘,反而這是建制派內部問題,因梁君彥霸這位,其他人坐不了,如梁君彥沒資格,則大家可公推一個更加愛國愛港的有能者去居之。 第一個關鍵重點是,梁君彥從2004年開始當立法會議員,即是已從政12年,但一直沒有放棄英國護照,直至決定選主席,才臨急臨忙去申請,這證明他很重視這護照。 第二個關鍵重點是,英國政府向來有對前殖民地人民網開一面,讓他們在新政府從政時暫時放棄護照,以符合參選條件,待得他們完成公職,便可重新申請,特快審批。當然,如要同英國政府這樣講數,他就要在領事面前表示自己心在英國,任內不做出違反英國利益事情。從以上兩個重點推理,梁君彥很重視英國護照,故他在任後重新申請英國護照機會不容抹煞。如他在任前任後都有英國護照,只是中間一段沒有英籍,這究竟算是甚麼? 第三個關鍵重點是,假設他手中所持文件是真,也是通過特快途徑去獲得優待。據我所知,這申請手續確可特快,但這個特快的批准,當然要同領事傾偈談判啦,至於他和領事傾偈談判,究竟講甚麼內容,其他人當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因此,朱凱廸去英國調查梁君彥,必然也是徒勞無功。我的看法是,英國政府愈是保護梁君彥,梁本人的嫌疑愈大,反而英國政府把一切抖出來,大罵梁君彥一頓,梁君彥愈是清白。我作為愛國愛港一分子,對於建制派力保梁君彥,感到很痛心,因為他們好像忘記了愛國愛港的本質,因此必須揪出來譴責,以正視聽。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報紙的編輯可作證,我和其他財經作者寫作時間有點不同,他們通常在收市後,才去寫明天刊登的稿,大約6時前交稿,而我通常在兩天前的晚上寫稿,在前一天的早上,如果股價沒有變動,就不改算了,如果股價有大變動,便略作修改,中午飯後,便不回家,更不會改稿了。 因這罕有的作息時間,有時也會犯上小錯,例如說,周一收市時,「漢華專業服務」(8193)大跌19%,我在當晚便寫了一篇看好的稿,並且發給編輯,誰知周二那天,它反而倒升了31%,迫得當天早上,我要向編輯抽稿改稿,有點狼狽。 查周一那天,另有一隻大跌股票,其4個號碼完全一樣,只是排列不同,就是「美捷匯控股」(1389),當日跌了15%。誰知在周二,也是同樣地急速反彈17%,這真是無獨有偶的奇跡了。 「美捷匯控股」是在2014年1月10日上市,2015年10月30日轉為主板,這應該算是轉板速度最快的股票之一了。 通常,轉板的股票炒得特別勁,比主板上市更要看高一籌,很多人不明白,這其中有一個技術上的原因:大家知道,創業板上市時,因可以全配售,故股價升得比較凌厲,但主板則要公開認購,由於有公眾散戶的參加,所以比較難以把股價打高。然而,一隻本來是創業板的股票,快速轉為主板,它的股東構成,依然是創業板的全配售戶口,這自然是易升難跌了。 「美捷匯控股」在今年的最高價位,是6月28日的4.19元,現時價位是當時一半。從這角度看,你可以說它抵買,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你也可以說它50億元市值,未免太貴。 不過,我也可以告訴大家另一個技術上問題,就是深港通應該在11月開通,莊家們為符合深港通的要求,所以幾十億元市值的股票,將會先炒,反而是幾億元市值的,雖然的確是非常抵買,但相信要遲一步,執輸行頭,明年才有機會了。最後補充兩點:第一,它在本月12日發出公告,收購NSX Limited13.42%已發行股本,這公司全資擁有及營運澳洲國家證券交易所(NSXA)。第二,本文寫於周二凌晨,並且即時發稿,編輯收到電郵的時間可以作證。據早前公告,美捷匯擬收購目標公司的13.42%已發行股本。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個動人的外號,叫作「美女股神」。在星期一那天,我碰到了她,無巧不成話,在當天「漢華專業服務」(8193)跌了19%,她趁低吸納了,乘機問我的意見。 我略看了看圖表,對她說:「單看圖表,和看它的成交量,格局像是震倉,你的決定表面上是對的。」果然,在昨天(星期二),其股價急速反彈,美女股神再一次告捷。 「漢華專業服務」在2011年5月31日上市,在去年,它賣殼給「財訊傳媒」(205),現時「財訊傳媒」是佔了28.82%的最大股東。 在上星期四,這間賣殼不久的上市公司,宣布以1.3億元英鎊,即12.7億港元,收購英超侯城足球會(Hull City Association Football Club)。 查實,中國人買英超,這並不是第一間,先後有王健林、馬雲及許家印等等,但更早的,是香港的楊家誠。大家可能誤會,以為當年楊家誠買英超伯明翰,以為是一個失敗,但其實,他買下了伯明翰之後,股價升了幾倍,單單我本人,已經賺了四百萬元,至於後來的股價下跌,已經是許久之後,環球股災發生了,非戰之罪也。 對於「漢華專業服務」的這次收購,有財經評論員說:「體育產業一向被視為燒錢行業,對於目前手持現金僅2,372.9萬元,銀行借貸156萬元的漢華而言,資金從何而來?」 我肯定,寫這篇文章的財經評論員,並不懂得財技。現時交易所嚴格規限現金公司,如果「漢華專業服務」手持大量現金,反而可能會被質疑,倒是先蛇吞象買下大型資產,有應付款項,甚至有欠債,才有理由向交易所申請集資。 以12.7億元的成交價計,現時交易所原則上最多只批准發行20%的股票,那正股的市值要升至63.5億元,才可成事。 現時這股票的市值是30億元左右,以殼價3.5億元計,要炒到63.5億元,豈非好誇張?對,我都覺得這種炒法是滿街強盜、目無法紀。 不過,看看中央結算紀錄,幾間持貨證券行,如貝格隆、鼎成及康宏等等,都是專門揸那些炒到過百億元市值的創業板,例如名震中外的「翠如BB股」,如此看來,幾十億元市值,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今天一共有4隻新股上市,4隻都是細價股,2隻是創業板,2隻是主板,其中的2隻主板,一隻獲得171.12倍的超額認購,另一隻則獲得68.44倍超額認購,但前者的暗盤比招股價跌了7.14%,後者則跌了1.43%,以今時的市況之強,以如此的超額認購倍數,居然落得如此下場,這「主板孖寶」在今日的股價表現,吾不欲觀之矣。 至於今日上市的兩隻創仔,一隻是「浩德控股」(8149),另一隻則是「沛然環保」(8320),由於是全配售,因此可以預期,多半是大升收市。由此可以見得,創業板的全配售制度,也未始沒有一定的優越性,至少,在初上市時,它的表現會比較好。 說到「浩德控股」,創辦人叫「葉天賜」,是做了多年企業融資的專家,做的是企業融資及物業投資生意,包括了經營現時港人大為紅火的日本物業投資,但人們關注的,還是葉天賜,正是立法會議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的姪兒。 查葉劉淑儀嫁夫葉文浩,不幸英年早逝。其老爺葉正平是正興建築的創辦人,葉家是有名的望族,葉文浩的妹妹葉文慶曾經當過港英時代的立法局委任議員。 葉天賜的父親葉文山是葉正平的長子,他也即是嫡孫。葉文山的太太陳潔麗則是陳維周的孫女兒,凡是香港人都知道,香港有很多間陳維周中學,這位陳維周,是民國時期「南天王」陳濟棠的五哥,也是一名軍閥,當過兩廣鹽運使和禁煙局長,1936年陳濟棠失勢,陳維周也來了香港,棄官從商,成為巨富。 請注意,「浩德控股」的控股股東,正是陳潔麗的女兒、葉的妹妹林葉天慧,她是「劍橋大學出產」的執業大律師,也是會計師。 至於公司的另一個股東,則是葉天賜的太太何淑懿,她是何壽南的三女兒。何壽南是香港的一級望族,家族當年經營真善美製衣廠,香港數一數二,其兒子何志堅娶了何鴻燊的女兒何超鳳,很多年前,我同何志堅打過牌,他風度很好,牌品也很好,是隻好腳。 所以說,「浩德控股」的背景,其實粒粒都是天皇巨星,不過,都是母系家族,傳媒只查到了葉劉淑儀,卻沒有深究下去,實在可惜,我唯有補上一筆,以作「富林外史」的又一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如果要我評論「鎮科集團」(859)這股票,我會說:「股價現價1.15元,但實際價值是3元。」講完! 1976年,吳鎮科成立了「鎮科珠寶」,小時候,常常看到它的廣告,可說是深入民心。近年比較低調,原因是,它主打另一個品牌:Just Gold和Just Diamond,在近幾年,內地自由行來香港大買珠寶金飾,它們發過豬頭,不在話下。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1991年,「華基電腦」成立,於科網狂熱時的2000年上市,只可惜其後科網爆破,公司陷入困境,終於在2005年,被財雄勢大的吳鎮科收購了。 話說吳鎮科除了經營珠寶金業之外,也炒地舖和商業樓宇,在香港、在澳門,擁有大量地產,本身已經是過百億元身家的富豪。他收購了「華基電腦」之後,並沒有注入珠寶金業,而是改名「鎮科集團」,注入商業地產,將它變成地產公司。 吳鎮科現年78歲,在2013年已退下公司主席的職位,只當董事,現時主席是他的兒子,正當50歲盛年的吳毅。 現時「鎮科集團」擁有的物業,主要是在銅鑼灣的核心地帶渣甸街,包括了兩幢銀座式大廈,渣甸中心和駱克駅,以及在渣甸街38號、41號、57號的地舖,可以說是渣甸街的大業主,再加上在貝沙灣南灣12號的洋房,在年報上的估值是30億元,欠債則是14億元。 但我認為,它的物業價值是完全被低估了,我估計大約是40億至45億元之間,再加上殼價6.5億元,這即是說,它資產淨值該是30億元至35億元左右。 然而,現時它的市值才只有12億元,因此,愚見認為,它的股價對比資產,是折讓了70%。 玩價值投資法的最大缺點,是不知股價何時反映其真正價值,浪費了等待成本,但優點則是,等待的風險很低,坐和望贏。真正的憧憬,當然是賣殼,畢竟,持有大量銅鑼灣優質商業大廈的地產殼並不多,大股東還揸到乾晒,風聞很多內地大鱷,一直垂涎著這隻股票,只要吳家父子願意出售,大把人排隊搶購……不過,真正的原因,實在不宜說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今天上市的「展程控股」(8240),以配售價的下限0.225元上市,配售3.2億股給124名香港機構、專業及其他投資者,集資淨額為5,540萬元,超額認購0.45倍。 它是提供採購、篩選及分揀蔬菜和水果予香港餐飲服務經營商,向700家客戶門店、供應1,300種雜貨,普通及特色食材,讓客戶節省準備食品的人力和時間,從而減少人手和減低成本。據招股書說,所得款項的49.6%用於購置新加工基地、設施及設備;20.4%用於擴大物流團隊;18.9%用於進一步增強人力;1.1%用於改善銷售渠道;10%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引起我注意的,並不是以上資料,而是它的兩個主要客戶:有7間餐廳的Dragon King,以及1957 Group。 我之所以留意這兩間餐飲集團呢,皆因我不但是它們的經常客戶,而且,根據市場消息,Dragon King正在申請,估計明年上市,當然是上創業板啦,而1957 Group也很有興趣,可能很快便會進行了。 Dragon King即是龍皇集團,也即是香港無人不識的熾哥的那間餐廳。我同熾哥吃過幾次飯,都是一大棚人的那種,相信他認不得我了。不過,在席中,他總是主講的那一位,永遠是滔淊不絕,發表他對烹飪的看法,可見得他對於當廚師是有狂熱的。 我對熾哥的餐廳的看法是:食物很好吃,但服務水平跟不上。不過,根據餐飲業人士的資訊,龍皇集團在內地的生意很紅火,皆因香港品牌在內地,還是名牌,優勢很強。 至於1957 Group,老闆叫「Steve Leung」,我不認識他,不過,聽說他是四季酒店稻菊的設計者,香港稍為懂得吃的人,誰沒吃過稻菊天婦羅呢?1957 Group旗下的權八和竹壽司都是有名的富豪飯堂,我當然也有去過。 其實,講到餐飲業,我真的是好熟,「大家樂」(341)不用說了,「大快活」(052)的羅開揚是我多年朋友,有過百間餐廳、雄踞諾士佛台和食街的King Parrot Group的老闆細B,更加是多年弟腳兼老友。 至於「展程控股」,我不知它的經營狀況,只能說兩點,第一,現時餐飲業正在復甦,第二,餐飲業要降低成本,部分食材找專業公司去採購,是大勢所趨!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從這兩個星期開始,細價股的市況明顯轉好,由「彤叔系」的幾隻股份帶領,股仔跟著禾雀亂飛。這是細價股牛市的第一階段:贏錢的機會很高,但是成交卻不高,也沒有驚喜的概念和好消息,只是因為股價太低,因此一炒便升,升了也跌不下來。 在這個階段,沒有概念股可買,唯有專注找尋找股價偏低的股票,趁低吸納、收藏,另一個方向,就是尋找在股災時上市、現時已跌穿招股價的細價股,這種股票因為「生不逢時」,當市況復甦後,往往是搶先跑出的那一批。 其中一隻就是「集一家居」(1495)。 這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中國從事銷售及分銷建築、家居裝修材料及傢俱,以及提供室內設計及工程服務,去年11月6日上市,定價是1.28元,發行9,000萬股,其中900萬股是公開發售。由於超額認購了16倍,因此啟動了回撥機制,一共有30%,即2,700萬股是公開發售。 不過,留心看看,申請頂頭鎚飛的一共有10個人,他們共可分配到1,062萬股,再加上申請400萬股的3個人,得到288萬股,即是說,這些大戶一共已獲得1,350萬股,是公開發售總數的一半。在當時,它可以說是乾晒。 上市當日,是股災後,再穩定下來的小陽春期,恒指開市是22,169點,接連4日,市況也沒有甚麼大波動,而這股票也只是炒了4日,最高炒至1.72元,第4日已經跌破了招股價。 然後,它進入了漫長的收貨期,最低是本年1月21日的0.74元,大部分是在0.9元徘徊,近日出現了3個突破。 第一個是市況突破,市況轉好,這是有目共睹的,不用多說。 第二個是財技突破,它在6月20日完成了配股,投資者林坤銘由2.57%增持到8.53%,第二大股東劉水也透過是次配股增持。由於此股明顯又是啤殼上市,賣殼只視乎時間,因此大手配股,也引來了賣殼的憧憬。 第三是股價突破,自從9月起,它的股價明顯造好,主要在1.1元以上行走,根據「先升股價,再升成交」的大原則,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正式「動手」炒作了。 5億元市值,這顯然是值博率非常高的股票。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想寫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很久了,現在才「的」起心肝寫出來。 首先講菲律賓政治的問題。 菲律賓在1390年才出現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但蘇祿蘇丹國只是統治了菲律賓的一部分,附近陸續成立了一些國家。西班牙人用了三百年的時間,吃掉了菲律賓,美國則在1898年美西戰爭後,把菲律賓搶回來作為殖民地,交由麥克阿瑟家族統治。1942年日本侵佔,1945年日本戰敗,1946年獨立。 如果要描述菲律賓的政治,第一是它從來沒有做過政治整合,地方政府權力太大,還有司法權,土豪惡霸是連中央政府也管不了,所以治安才會這樣差。第二是美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很多政客、軍頭都同美國政府有偈傾,有權力交換,所以美國也能左右菲律賓的政治。第三,上任總統阿基諾三世時,經濟增長很好,可惜錢都進了權貴的口袋,平民百姓沒得益,我問過我的菲傭,她也這樣說。 這就是杜特爾特上台的背景。他上任以來,用秘密警察的不法手段,屠殺了三千七百名毒販,說穿了,就是把中央政府的權力,直接去施諸地方豪強的身上。這好比新界土豪不聽話,香港政府派人偷偷入村,殺掉一百多名罪犯,這樣便有了收拾土豪的作用。 但是這樣的奪權,必然要有「大義」,他把矛頭集中於毒販,既可集中範圍,以免招來太大的反抗,也可以把自己站在道德高地,爭取民意,是十分聰明的做法。 至於他要踢走美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阿基諾世家世代慣了做美國人的隨從之外,誰願意長期做附庸國呢?但是要弄走這個實力盤根錯節的世界第一大國,並不容易,唯一的方法,唯有引狼驅虎,引中國進局了。 中國的缺點是,和菲律賓有領土爭執,但是爭議領土很遠,但美國干預卻是天天遇到的眼前事,還是先搞定美國更重要。再說,美國強而中國弱,當然是聯弱鬥強是更佳的策略。 至於美國對付這個強手,除了搞軍事政變之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而由於美國在菲律賓的政界軍方大有勢力,所以這是它拿手好戲。不過,近年美國集中力量搞民主去推翻政府,但杜特爾特太受歡迎,人民力量推翻不了他,但美國搞軍事政變的手法似乎生疏了,因此當日在土耳其才會功敗垂成,這恐怕也是難以成功的。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兩個星期前,本欄寫了一篇關於誰是下屆特首的分析,今日再續。 根據往績,3任行政長官都是以「黑馬後上」的方式,去當選的。董建華是固然是後上黑馬,臨近終點時才成為大熱門,在曾蔭權做名為政務司長,實為清潔大隊長時,誰會猜得到他竟會在幾日之後,突然當上特首?2012年,梁振英從陪跑變成真贏,則是人人記得的故事矣。 所以,對於下屆特首人選,我的答案是:「如果俾你估到,我仲係食神嚟嘅?」既然前提如此,那麼,現時在台上的,包括梁振英和曾俊華,都不會是真命天子。 在這裏,我先說說中央政府對下任特首的期許。我認為,第一點是他必須很強硬,有本事通過23條,縱然是香港發生動亂,要促成18條收回香港,也絕對不會手軟。所以我認為葉劉淑儀不會被選中,因為她雖然表面上夠強硬,但是在2003年推出23條已經失敗過一次,中央政府不會相信由她來再試一次。 第二點,是中央政府似乎決心在這一屆全換班子,從中聯辦到傳統左派,以至於整個特區政府,都會大換人、大換血,所以,現時在特區政府任職的要人,也不會當上特首。 第三點,他不能和香港的權貴關係太好,包括四大家族和新界土豪在內,都不可太有交情,以免他們互相勾結。至於民主派愈喜歡的人,例如曾俊華,中央應會愈反對,這是kiss of death。 其實,在possible candidates中,最有實力的是吳光正:身體健康,聰明能幹,地位崇高,近年還愈來愈親中添。不過,他的優點正是缺點:他的條件太好了。 當年董建華和吳光正之爭,是上海幫的A、B隊。中國領導人不少受過包玉剛的恩惠,但董建華反而是藉著中國政府的幫忙,才渡過沒頂之災,得以翻身。那為甚麼領導人不向包家報恩,反而要把受惠於自己的人,捧上大位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包家上位,則中央政府又怎能號令這位特首呢?但如果由董建華掌權,感恩圖報之下,要他和中央政府合作,那就是如魚得水了。 所以我認為,下任特首的江湖地位,應與曾蔭權、梁振英差不多,因而不可能由超級富豪擔任。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上海「卡姆丹克」(712)本來是一間半導體晶片公司,在2004年開始設計、開發、製造及營銷太陽能晶片等,於2009年10月30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價是每股2.1元。 在這十多年來,光伏發電一直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產業,所以,在先前的年份,光伏公司也是大放異彩,多間公司在香港上市,或借殼上市。 數一數,就有「保利協鑫」(3800)、「興業太陽能」(750)、「陽光能源」(757)等等,但最引入注目的,莫過於「協鑫新能源」(451)和「漢能薄膜發電」(566)了。 前者在2年前被「保利協鑫」收購了之後,注入光伏業務,股價翻了幾番,後者現時雖然長期停牌,但當日大升幾十倍,變成了過千億元市值的巨無霸,股民懂得炒股,也不無憑此發達的機會。 再者,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無錫尚德」的老闆施正榮博士,也曾經一度當過中國首富,但在3年前,這公司卻陷進財務危機,需要破產重組。 由此可以見得,光伏發電這門生意,仍然是大有可為,只是如今正處於產業重整、汰弱留強的階段,但從好的方面看,也正是如此,才有趁低吸納的機會。 在本年初,「卡姆丹克」分別向「國聯金控」及「河南萬眾」主席李萬斌各配售6.73億股及2.55億股,每股0.66元,「國聯金控」的股東分別是「錫洲國際」、「中國首控」(1269)及「新中信」。兩個月前,「卡姆丹克」又以7千萬元的代價,用換股的方式,每股作價0.45元,收購了一間下游太陽能業務公司JOY BOY。 在剛剛公布不久的業績,截至6月30日止半年,「卡姆丹克」的收益是4.91億元(人民幣,下同),減少了13.2%,但是毛利卻有3,106萬元,升了122%,至於其虧損,則減至640萬元,比對去年同期的虧損2.04億元,顯然是大大的改善了。這明顯是收縮、重整的策略初見了功效。 引進新股東,購進新業務,業績改善,這些均是利好消息,但最重要的還是,它跌破了殼價,距離招股價也下跌了八成,無論用甚麼方式去計算,也是抵買,在昨天,亦有稍微異動,當然也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前進控股」(1499)是一隻很奇妙的股票,它是在去年9月2日,股市最差的時間上市,在上市之後,股價猛升,最高升了3倍,隨著市況轉壞,它的股價又告回落,最低位曾見0.28元,但距離招股價,還有逾一成的升幅,算是非常亮麗了。 它從事地基工程及建築廢物處理,由於公開發售超額認購19倍,啟動了超額認購回撥機制,公開發售比例從一成上調到三成,換言之,它的街貨一共有1.716億股,並不是很乾的股票,在它急升時,也一直有大成交,能夠升到接近3倍,也算是一個不算小的奇蹟了,從而也可以知道,它的「幕後力量」究竟有多強勁。 在本年4月5日,謎底終於揭開了一半。它的控股股東出售了約6億舊股,作價是0.375元,跟著,在5月11日,公司又配售了1.68億新股,作價是0.5元,然後,在9月23日,又完成了配售1.75億新股,作價是0.52元…… 在經過以上一系列的配股操作之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已從上市時的75%,降至現時的44.7%,換言之,他(們)已經不可持有絕對控股權,再換言之,我們可以有99%的肯定,它在實質上已經賣了殼。 賣殼成功了,新主還未進場,這當然是引來了極大的幻想空間,究竟會不會賣了給一個大孖沙呢?當消息公布了出來之後,會不會刺激市場,令它的股價再次爆升呢? 正如我曾經說過,這些建築工程股,很容易變身成為地產股,由於地產是資本密集的行業,因此往往需要炒至極高的市值,才能夠注進資產。因此,地產股無論是殼價,抑或是憧憬,均比其他行業更高。 現時股市復甦,藍籌股穩定了下來,細價股蠢蠢欲動,相信其中兩類將會先拔頭籌,一類是殼價折讓高的,3億元以下的主板、2億元以下的創業板,因為價格太殘,所以會先稍作反彈,另一種則是15億元至70億元市億的中大型細價股,因為要有50億元市值以上,才可以有深港通概念。 現時市值50億元以上的,入深港通的機會當然更大,不過,純從賺錢的角度去看,買入15億元市值以上的概念股,期望它升幾倍,值博率卻是更高。 我之所以買入「前進控股」,正是這個原因。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這兩個星期,細價股開始當炒了,好幾隻股票均是單日無厘頭升幾成,完全沒有任何好消息,其實說穿了,只是市值低,股民又太過無聊,一旦見到有股票炒起來,而且價錢平、風險低,便飛撲進去,大炒一轉了。 這些股票,雖然沒有follow-up story,炒的時間不長,但是市場力量所及,也有可觀的升幅。炒這種股票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炒momentum,即是見到了有異動,馬上飛撲進場,缺點是買貴了少許,優點卻是省卻了等待的時間成本。 第二種則是buy and wait,挑市值低、風險少的細價股,慢慢收集,然後等運到,它哪一天炒起來,便是慶祝的時候了。這一種炒法,優點是可以買到最平的股票,缺點則是等待的時間長,必須有多餘的資金,才有資格去作出「漫長等待」的奢侈。 當我挑選出這些市價低廉的細價股,第一時間當然是想到我的「老相好」,「綠色能源」(979)了。 這股票本來是屬於寶詠琴的男朋友,叫蕭永豐,1999年落到了軍方的趙超榮和向華勝的手裏,那時華勝的腳受了傷,屢醫不好,因為翻版太過猖獗,也已不拍電影了,專炒股票。 他們先把這股票改名為「中國盛業」,後再改為「盈盛數碼」,起步時的批股價是0.2元,第一次的高位是在5元,那是1999年中,科網股剛起之時,第二次的高位是6元,2000年初,科網股已經接近尾聲了。 後來,華勝和趙超榮鬧不和而退場,趙在這股票上也沒有贏到甚麼錢,最終大約在2007年,賣給了新主。市場的傳說是,股壇名人梁鏡也持有其股票。 在2004年,我和梁鏡有過一面之緣,那時還不知他是誰。後來才知道,他炒「高寶綠色」(274)(現稱中富資源)和「聯康生物科技」(690)均是炒到飛天,我也因而對此系的股票有了幻想,在後者的身上,我還賺了不少錢。 「綠色能源」之所以買殼多年,至今未炒,相信是因為同系的股票已被盯上,而據說梁本人無暇兼顧,因此難有心情去炒股票。 不過,現時它只有2億元市值,實在太過便宜,以今日的氣氛,隨時撩一撩,大升幾成,也不過是3億元市值,無論炒momentum還是buy and wait,都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在這裏,我且列出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的可能參選人,並且作出簡單的分析。 第一個當然是梁振英,我本來以為,他肯定連任,可是,看這兩年中央政府對他的支持,不及當年的「挺董」遠甚,這些實質的證據令我懷疑到,究竟中央是不是真的有心挺他連任。 日前,一位心水很清的政治人物對我說:「你要想想,香港回歸以來,從來沒有一個行政長官是做足兩屆10年。」這位仁兄雖然心水清,但並不熟悉國情,所以補了一句:「不過,中國領導層倒是做足10年的。」然而,這說法並非事實,國家主席的確是做足十年,但是省級及市級的領導人,卻大多是只做一屆,以免在位太久,因而腐化,就算是政治局常委,不少也是只做5年。 如果依照以上的原則,很可能香港特首也是只做5年。再說,當初梁振英當選特首,我也聽到有線人說,他的任期只會是5年,當然我不信,但現在則半信半疑了。 第二個當然是曾俊華,那天說起他,我對他的評價是:「一個正直得多的曾蔭權。」然而,他和本地權貴的感情太好,這反而是他的障礙,相反,梁振英的優點正是他和本地權貴的關係太差,中央更加相信他不會勾結。近日他韜光養晦,在橫洲事件中,他明哲保身,我卻認為他反而會失分,反而如果他挺身保護梁振英,中央會更加信任他。 不過,看近日的政局,中央政府還是傾向於有人競爭,所以我也認為他會參選,只是我估計他不能當選而已。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中央的擺棋,常用的招數是讓後上的黑馬勝出,曾俊華起步太早,這也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第三個是曾鈺成,他當然是眾望所歸,但現時的政局吹風是土共失勢,而曾鈺成在二十多年前的「太空成」事件之後,已經失去了中央政府的絕對信任。將來他的門生李慧琼就可能當特首,但他就沒機會了,而且,經過了上屆選舉的不愉快事件,相信他也不會敢貿然出選,除非得到「上帝」的旨意。 第四個是林鄭月娥,她的低調,是正確策略。她的家人在外國,反而是小事,真正的問題在於,她這種女人通常很正直,也很硬頸,很可能是「李寶蘭翻版」,遇上大問題時,威逼不成,利誘也不成,根本無法控制,如果我是中央政府,也肯定不放心讓她當行政長官。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