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宣誓的政治風暴越燒越烈,過去幾天社會一再激辯,歸結為三權各司其職,但最關鍵的宣誓就任仍懸在半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必定如坐針氈,寢食難安,而他一直靜觀其變,努力在狹縫中找一條出路,更不可能有空後悔踏上這條不歸路,他能否通過考驗,如何處理港獨辱華宣誓這個燙手山芋? 他受到建制派「同路人」、黨友的「逼宮」,又為他獻計,提出不同「下台階」建議;非建制派喝斥他不得轉軚,必須力排眾議為游梁監誓;前兩任立會主席更公開教路。一時間七嘴八舌,眼花繚亂。現在考驗不只是梁君彥個人政治判斷,以及所引起的憲政和法律責任,更涉及立法會未來命運、對香港管治的衝擊、對中央對香港的研判。眼前的烈燄熱廚房,高溫高壓不是來自內部,更來自中央被港獨挑起的怒氣,還有社會各界以至海內外華人的熱血沸騰。 立法會今天的亂局未有先例可援,誰也不能為梁君彥出謀獻計,這條政治孤途,難逃一「決」,須勇氣迎難而上,絕不是多找幾位外聘大狀可以越俎代庖。政局波譎多變,梁君彥原以為以柔克剛,放下身段,與人為善,忍受三數個月立法會或有人和,議會運作或能暢通起來。結果開局大亂,事與願違,政治從來不為任何人主觀意志所能轉移。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梁頌恆及游蕙禎上周三宣誓辱華的醜陋鬧劇,經過一星期發酵,梁頌恆和游蕙禎都心知肚明,知道玩得太過火,連日來努力開脫,不論在公開場合、論壇、回應傳媒或網上貼文,變成更惹人氣憤的狡辯,甚麼「鴨脷洲口音」、「孫中山也說過支那」,全是一派胡言亂語,死雞撐飯蓋,卻仍然嬉皮笑臉,結果越描越黑,越見心虛,越發卑劣。 近日連一些「黃絲」網民都反感起來,呼籲青政二人索性勇於認錯,坦白從寬,不要夠膽做,卻無膽認,是譴責他們的龜縮行為。梁頌恆近日終於承認上周宣誓是為了「針對政權」,不是針對人民,不過二人卻完全不知虛躬自省,完全無悔意收回如此侮辱字眼,表明不會公開道歉。跟本民前相比,開宗明義要反中亂港,推倒「一國兩制」,青政二人確實是怯儒又不堪。事實上,羅冠聰、朱凱迪及劉小麗宣誓同樣公然挑戰「一國」底線及立法會宣誓的規定,令群眾怒火愈燒愈烈。 從簽署確認書,到立法會選舉,不敢公開打着「港獨」旗幟,欺騙選民蒙混過關,梁頌恆及游蕙禎的「小學雞」本色,到宣誓就任終於原形畢露,又要威又要戴頭盔,以為「加料」可以混過去,結果以「支那」以及粗口辱罵中國,展示Hong Kong is not China橫額,是玩火自焚,這齣鬧劇不尊重國家民族,無誠意擁護「一國兩制」,無尊重立法會莊嚴,辱華的卑劣言行抵觸國人的底線,羞辱國家民族,激起兩地及海內外同胞的公憤,至今仍不知悔改。古今中外,人心背向,順者能昌,逆者必亡,激怒人民的,必然承受苦果,誰都不能倖免。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新一屆立法會開局,26位新人入局,新人事新作風,44位舊人重返議會,各人的關注及定位亦有變易。如何迎戰新一屆議會,與新一屆議員打交道,先禮後兵,各政策局高官和部門首長陸續約晤各位議員及政黨,更是不少公私營機構以致各國駐港領事館的首要任務,四出收風,更招兵買馬,加強在明在暗的政治摸底,為往後幾年的政治角力鋪墊一番。 本屆26位新人的一言一行,被傳媒一再放大,這些政治八卦中,有人視立法會大樓如同遊樂場,如劉姥姥初入大觀園,有人把地區辦事處搬到議會,甚或舉家遷入。新人未幾世事,議政經驗淺,議會規則不嫻熟,立法會秘書處急急開班為眾人惡補,但各位新貴顯然並不熱衷,出席率不高,更遲到早退。一些議會「過來人」預期,這些新科議員要明白憲責職責,適應議會,恐怕至少要3個月,因此社會各界及傳媒應稍安無躁,不能期望新人能迅速進入角色。 社會對70位候任期望殷切,讓議會回復理性務實,重建議會公信力,先要互相尊重,體現民主議會的精神和風度,減少議會暴力、戾氣、粗鄙及混亂,其次要堵塞拉布流會歪風,議員不能以對立、鬥爭作藉口,偷懶失責,不做實事,拖垮撥款立法工作議政。上一屆議會最失敗的示範,是泛民發動「不合作運動」,助長拉布及流會,令議會陷入四面楚歌,推倒醫委會改革,更是無法令人信服。 新一屆議會開局前,政府、醫學界和病人組織同意成立三方平台,先在場外政治協商,各自表述,把各項理據一一辯白,紀錄在案,政治角力不一定要拉入議會內,橫洲事件的來龍去脈亦未必要引用特權法上演一場大龍鳳。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今屆立法會選戰激烈,想不到立法會主席之爭更是好戲連場,立法會主席的大熱門由經民聯主席梁君彥得到建制大多數推舉,過去一段時間他受到建制及反對派內外夾攻,各方明箭暗箭齊發,受到政治攻訐的理由卻是五花八門。建制陣營也要幾番周折,要先行坐下協商一番,統一戰線,整頓軍心,化解內部矛盾,總算是和氣收場,避過在投票選主席時上演一場大龍鳳。 梁君彥一貫主持內會作風受到爭議,但今時今日的立法會需要一個不偏不倚、持平及有執行力的主席,不能再軟弱怯懦,姑息養奸。今屆議會重新洗牌,一些贊同不合作運動及拉布、擲物的老將連任失敗,不過換來的本土自決派議員,卻早事先張揚要攻陷議會,拉布之外還有更辣招式。 立法會議會文化每況愈下,先是語言暴力,粗口爛舌辱罵官員,政黨互相攻訐,更惡化為擲物洩憤,由擲蕉、擲示威道具、擲紙屑、冥鏹到玻璃杯,更進一步阻礙議會正常運作,拉布歪風泛濫,由最初的萌芽、滋長的勢頭,一直越燒越旺,星星火頭由大會到燒到財委會,再燒到工務小組委員會,政改被扼殺後,泛民發動不合作運動,拖慢不少民生服務立法和撥款,芸芸拉布中,最令人髮指的,首推一人拉布,拖垮整個醫委會改革的草案,多次蓄意流會,立法會綱紀敗壞,已到了人神共憤。 立法會主席之爭,是頭條政治新聞,事關主席角色對議會效率及文化極為關鍵。看這場分餅仔的遊戲,相信市民關心的不是政治鬥爭,而是能夠做實事,令議會回復理性,令議會正常運作,更令議會重振綱紀,重建議會的尊嚴。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79日違法佔領兩周年,最令人慨嘆是法治始終因人而異,因違法佔領而被拘捕、檢控及經定罪的傘兵迄今不足200人,佔中三子當日承諾為佔中「買單」,結果與幕後黑手及金主一直藏頭露尾,逍遙法外,社會再三催促,律政司仍未提出檢控。這場香港史上最大型非法群眾集結,組織者不少是法律中人,他們煽動群眾,肆意破壞法治和社會秩序,這才是對香港法治的最大諷刺。 傘後組織號召9月28日於政總門外開街頭紀念派對,更呼籲港獨分子加入,這場「政治大龍鳳」無異於緣木求魚。佔領期間最積極「拆大台」的激進傘兵,極度厭惡佔中三子、雙學及泛民政黨,他們或化身政治素人,或打著港獨旗幟,從區議會選舉、新界東補選、六四晚會、七一遊行及立法會選舉,兩年來多次狙擊大台,連場惡鬥已勢成水火。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贏得30席,泛民傘兵又自吹自擂為「佔領運動的延續、公眾對佔領的肯定」,自我美化,沾沾自喜一番,其實是自欺欺人,佔領大失人心,潰不成軍,泛民與傘兵多次互砍,早有心病,造成今天的一地碎片化。 今屆立法會先天注定是一個破局,泛民及傘兵未入局,早已亂箭齊發,欲先發制人。朱凱廸及姚松炎拋出引用特權法調查橫洲事件,民主黨亦欲以特權法查廉署人事安排,民建聯及經民聯已揚言力阻,讓這兩響頭炮淪為濕水炮仗;醫學界陳沛然表明拉布拖垮醫學會改革草案再上枱,建制陣營亦嚴陣迎戰,力阻「黃絲」破壞議會綱紀。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橫洲發展計劃一再被煲熱,近日有報章以一份政府內部文件,指控特首曾親自督師主持有關高層討論,等同「勾結鄉黑」,以訛傳訛; 立法會尚未開局,28名非建制派議員便一口咬定屬實,聯署要求動用特權法調查特首,展開一場扣帽子的競賽。 可是政府欠缺傳媒吹風會,只有公開解畫的運房局長張炳良及發展局長陳茂波,卻未能說出事件的來龍去脈,為何分3期興建共17,000個公屋單位,為何縮減建屋規模4,000個單位,交代整個計劃如同擠牙膏般,斷斷續續,未能一氣呵成,政府固然應及早交代事件全貌,停止社會上不必要的政治攻訐。 從傳媒報道到議員的評論,今次橫洲事件,大家均省卻「涉嫌」兩字,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下,以訛傳訛。以往遇到類似情況,大家均會疑中留情,靜待更多引證確認質疑屬實。但香港以往的理性及求真態度都大大倒退。由第一天朱凱廸大喊受到威嚇,要求警方提供人身保護,指摘有鄉黑勢力滋擾,公開定性事件為「勾結官商鄉黑」,博得社會大眾關心及同情,也許大家過於投入,有些人竟未看清事實全貌,單憑一些片面之詞,便照單全收。 其實當局分期建屋,實為權宜之計,待米已成炊,地區反對勢力擋也擋不住,只是有人借題發揮,把慣常的「摸底」及遊說,爭取持份者支持,收窄分歧,醜化為「向鄉事跪低」和「勾結」,一切均是故弄玄虛。近日有人提出重新諮詢,事實上他們不關心建屋數量,只志在推倒重來,攻擊政府的建屋發展計劃。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新一屆立法會拉闊了政治光譜,對新人事新作風,社會上有不同民意調查,市民對新一屆議會寄望能多做實事,減少政治爭拗,亦有國際評級機構,前瞻新一屆議會政治版圖,預見令香港政局動盪不安,因而降低為負面評,是否過早蓋棺論定,有欠公允?立法會的新政治版圖,增加7名本土自決派議員,政治生態更由二元對立,確實出現更多偏激、對抗「一國」的聲音,勢必千方百計阻擾兩地融合,對推動社會民生經濟發展有害無益。 新一屆立法會如同一首樂章變奏,採用不同的樂器和節奏增添變化,卻不能偏離樂曲主題,須以符合《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為本。誠然政壇新人要標奇立異,打出政治新噱頭搶眼球,但仍須以理服人,才能保住公信力。 本土自決派是否真會是洪水猛獸,必定佔領議會,有更激進的行動,令政局更加動盪?隨着黃毓民敗選,熱血公民亦只得一人作局,連現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形容為最具殺傷力的都消失了,擲杯的暴戾行為會否隨之成為歷史。無庸置疑,本土自決派7名新議員是立法會的新焦點,光芒蓋過泛民,若動輒衝佔主席台,癱瘓議會運作,橫蠻無理,不但令自己孤軍作戰,更一夜間臭名遠播,淪為政治惡棍。全體議員快要宣誓就職,有人已揚言要「走法律罅」,加插「本土獨立」字眼鑽空子,但標奇立異也不能超越法律底線,仍須恪守《議事規則》,若高喊獨立口號,更連議席也不保。如何造化,全在一念之間。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今屆立法會選舉落幕,這場選戰26位新人入局,拉闊了議會的政治光譜,建制成功穩住基本盤,非建制陣營增多兩席,但泛民政黨卻被7名本土自決港獨派走三分之一,未來4年立法會只會更加紛亂對立。 今屆選戰,角逐連任議員中,結果7人落馬,於點票揭盅時,有人勝利落淚,笑聲不絕,但落馬議員臉上黯然神傷,這些曾經獨當一面、號令各方的,沒有昔日的風光,有人略帶哽咽,有人索性不現身。政治場上,沒有永遠不倒的將軍,也沒有不勝的小兵。 今屆選舉,讓市民最近距離目睹一場場的政治暴力,多年私怨者組成「復仇者聯盟」,聯手狙擊多年宿敵,完全無關公眾利益,只為多年江湖恩怨,今屆選戰,以翻開臭史拖垮宿敵的選情。這場選戰波詭雲譎,並不是政治理念的比試、政綱的較量、政治思辯的交鋒,而是人性的考驗。幾星期選舉,社會大眾體會到對香港政客的政治倫理、政治道德,目睹一場政治豪賭,有人押上名聲,友情,有人押上人格及風度。 棄選潮是今屆玩弄的選戰戰術,一輪民調虛揚幌子後,再發動雷動計劃,一切都是政治計算,爾虞我詐。有人不顧個人公信力,更消費公眾對他們的信任,選戰變成走過場,為了掩護他人,為了爭奪利益最大公約數,或是不可告人的目的,何須履行對公眾的選舉承諾?有人連日來網上直播,威迫臭罵他人棄選,更把一名早已退隱多年、不問世事的人被狂噬不捨,作為呼籲棄選的反面例子。政治骯髒污穢,令人不寒而慄,莫過於此。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周日是立法會投票日,反共勢力叫囂,於選舉論壇吵鬧,「港獨」公然入侵校園。國家精英運動員此際來港,各運動員恍如炎夏的一絲涼風,更是香港今時今日的「及時雨」,給年輕人多一分正能量,國家女排郎平教練更是孜孜不倦,分享她個人逆境拼搏、永不言敗,以及帶領女排奪金的心路歷程,而「洪荒之力」傅園慧更令人感受到享受運動及率真的一面,這些真情對話,傳承了不斷拼搏及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更充滿歡樂、笑聲和誠意。 國家奧運運動員短短訪港三天,已風靡全港,即使無緣一睹健兒們風采,亦能讓大家安下心神,回復理性務實,親身接收到這個正面的訊息:支持「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才是正道,國家與香港密不可分、血脈於水的感情,激發香港市民的國家民族認同感、歸屬感及自豪感,國家隊於國際競賽展示中國的綜合國力。 國家隊訪港行程沒有玩樂購物環節,只到各區示範精湛傑出的體育技術,透過零距離接觸,互相切磋,向年輕人作心靈交流,發揮血脈相連的效果,給社會帶來正面的氛圍,以不同體育項目獻技,認真投入,絕不欺場,國家精英運動員及教練全情投入,雖然各人一直沒有宣之於口,卻漂亮地打了一場民意戰,展示國家隊的正能量,以生命影響生命,以身教和言教,不讓負能量、反共及分離主義荼毒香港的青少年,洗滌香港下一代的心靈,真是功德無量。特區政府今次部署得宜,善用各區體育館安排多場真情對談,用心良苦,應記一功。
面對「獨派」來勢洶洶,進攻中學校園,破壞校園寧靜安全,「播獨」危機並非危言聳聽,全港35萬名中學生成為播獨受害者,令家長無不憂心如焚。特區政府決心打一場硬仗,堅決捍衛一國兩制及《基本法》,保護香港的下一代,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可是,本地教育界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可惜教協只會攻擊政府對策的不是,卻不敢攻擊「港獨」,無疑是助紂為虐,推波助瀾。亦有不少榜上無名的中學寧可置身事外,不欲捲入這場政治風波,招惹港獨分子,損害校譽。部分校長更視政府的呼籲為畏途,不願全面配合。有些中學則視校園「播獨」是一場遊戲,區區十名八名中學生網上胡扯,背誦港獨懶人包,教唆其他學生的兒戲玩意,在網上自立關注組,其實只得三數人,在全港五百多所中學是寥寥少數,17個關注組仍然公開校名的亦縮剩13間。 港獨入侵校園正不斷升級,令中學校園淪為「獨海」,把中學生練成港獨兵團,催生了17個校內本土關注組後,再躍躍欲試,密鑼緊鼓爭奪多所中學的學生會,奪取學校資源壯大港獨,更部署在多所中學掛起港獨旗、派發傳單、舉辦港獨論壇,鼓動更多學生加入,並發動學生聯署向外國駐港領事館遞交簽名。 教師校長站在浪尖風眼,確有落實執行的難處及疑慮。呼籲政府施以援手,交出具體指引及法律支援。政府、校長及教師應通力合作,及早對症下藥,防患未然,保護學生免受荼毒。三年前全港各界同仇敵愾,喝斥佔中三子到中學播毒,令他們知難而退。若今天任由播獨分子肆虐,開學一輪互動後,恐怕獨風吹又生,屆時熊熊烈火,學校忙於教學,要撲滅燎原星火,更疲於奔命,後悔莫及。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東區法院裁判官對三名前學聯及學民思潮成員的案件,就各人非法強行闖入及霸佔政府總部東翼前空地,激發79日佔領運動的違法行為,各人所承擔刑責,法官信納各被告代表律師的求情理由指各被告展示悔意,因而判決80-120小時社會服務令或緩刑。但是否認真深切反省?在裁判後各被告公開宣稱會日後繼續抗爭,證明判刑根本未能有阻嚇作用。今次裁決作出一個錯誤的示範,向社會大眾尤其年輕人不能以此為戒。 今次裁決發出的錯誤訊息,不僅是量刑過輕,法院考慮年輕人做事未必顧及後果,法官更會體諒年輕人初犯,因而從輕發落,更重要是法院會同情真心追求政治訴求的人,即使以身試法,只要證明沒有圖謀個人私利,或並非存心傷人,均可獲法外開恩,想不到看似是電影劇本的情節,在現實世界竟又出現。平心而論,對學運領袖違法行為同情體諒,是對執法而受傷人員的殘忍,更對奉公守法的大眾錯誤示範。 在此時此刻的香港,這些歪風謬論姑息養奸,撥亂反正,維護一國兩制及恪守《基本法》,正是社會亟需要有的勇氣,向全社會發出一個正確奉公守法的訊息,更是所有從事公職人員的應有之義。毋庸置疑,這宗裁決必定在社會激起公憤,掀起社會反思及輿情民情一番熱議。 「港獨」勢力入侵中學校園,荼毒香港青少年,短短一星期已經由2 間擴散至17間中學,相信在九月開學前可能陸續出現一人或三數名學生打着就讀中學的校名,組成支持港獨的「本土關注組」,如雨後春筍。但為人師表的教協副會長張銳輝卻贊同,認為無需扼殺學生關心社會的機會,幸好教育局發聲明加以反駁,嚴正提醒老師要以身作則,不容有人違反教師指引,香港校董學會也加入聲討,全港家長須關愛子女受人煽動,必讓入世未深青少年受到「港獨」唆擺、誤入歧途,貽害終身。
否決「港獨」參選,成為九月立法會選戰的焦點,上周末香港民族黨主席陳浩天於金鐘號召群眾集會,邀請其他四位同被否決提名的參選人上台發言,警方嚴陣以待,慎防有暴力衝擊。 這場自我吹噓為香港史上首場「港獨」集會,結果是一場被拒參選人的吐苦水大會,發言者情緒激憤,豪情壯語,所謂「港獨」主張全是虛與委蛇,根本不成氣候,沒有組織、動員和行動綱領,尤其陳浩天揚言「革命終有一日來到」、「目標是接管香港」云云,更是假大空的「三幅被」,寥寥三數千人出席晚會,倉卒粗疏,錯漏百出,最後「柴娃娃」收場。 「港獨」被遏止進入議會,以免養癰為患,不過「港獨」卻在另一端蔓延,正不斷滲透中學校園,煽動青少年為港獨助燃升溫,不惜摧毁他們一生前途,實在令人齒冷。 今年四月成立的「學生動源」,聲稱以中學生為主,現有約六十名成員,他們多次逃過學校的法眼,以派發單張及舉行論壇形式,在校內散播「港獨」謬論,短短三數個月悄悄進駐八間中學,目標是在全港十八區成立「本土關注組」,廣泛招募學生加入,並計劃發起聯署支持港獨,遞交到各國駐港領事館,並煽動中學生上街抗爭。 三年前佔中全港動員,佔中三子率先到全港中學巡迴「播毒」,又落區動員,最後在社會各界、教師及家長群起追打,佔中三子才匆匆知難而退。 今天「港獨」入侵中學校園,全社會必須迎頭痛擊這股惡勢力,特區政府、辦學團體、全港中學校長和教師、全港家長全力保護中學生免受政治歪理所荼毒。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選舉管理委員會迄今否決兩名主張港獨參選人的提名,重申不能信納任何不符合《基本法》條文的參選提名,事後有人驚訝、憤慨,博取公眾同情,表明要抗爭到底,提出司法覆核及選舉呈請,誓言要顛覆選舉制度、推翻今次選舉及製造憲政危機,這是老羞成怒、輸打贏要、專橫跋扈的做法,更有人在網絡恐嚇選舉主任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肆無忌憚非法攻擊執行的公僕,完全不尊重選舉制度和守法,這些欠缺基本文明守法的操守的人不獲參選,正好符合香港整體利益。 香港選舉制度是公平公正公開,任何人對選舉安排不滿,可循現有渠道申訴,才是合法合理,政府及全社會應強烈譴責這些政治暴民,警方應追究相關刑責。 主張港獨公然參選人被否決提名,早已心知肚明,既然擺明車馬對抗「一國」、否定國家主權及特區政府管治,便要食得鹹魚抵得渴,機關算盡利用選舉論壇作「播獨」平台,參選志在宣揚港獨主張,報名參選亦是一場豪賭,測試選管會的底線,押注賭一鋪,若選管會把關不力,便輕易「偷雞」入局。這場鬥智鬥力的博弈中,選管會進退得宜,嚴格執行選舉規定,不存在甚麼行政霸權、越權問題。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那些不承認國家主權、主張分裂的人即使當選,日後宣誓履行立法會議員職責,也是水中撈月,參選亦是徒勞無功,及早遏止港獨分子參選和進入議事堂,合憲合法,也符合主流民意和整體利益,是人心所向。今年2月選管會拒絕為一名主張自決自主的新界東補選候選人免費郵遞服務,本月中為立法會候選人免費郵遞服務亦應一視同仁,對不符合《基本法》宣傳品一律不應放行。選舉守法,不可兒戲。 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立法會選戰未正式啟動,「鼓吹港獨不能參選」爭議已鬧得沸沸揚揚,並將騎劫整場選舉,近日主流傳媒現正籌備的大小選舉論壇,以及向候選人發出的選舉問卷,都離不開這些政治議題:「港獨參選合法嗎?是否支持特首連任?2047年可以自主公投嗎?2047年後香港『一國兩制』還是『一國一制』?你會否贊同下屆政府為基本法23條立法?」等等。整場選戰幾個政治議題充斥,不少參選人都忘乎所以,被政治爭議牽着鼻子走。 選民的關注和利益成為次要,真正的選舉議題無人觸及,近日香港發生連場火警,香港社會人煙稠密,火警是香港最大隱患,必須提升社會管治,維持香港為可持續的宜居城市,如何改善社會亟待解決民生的老大難問題,如何推動經濟發展,都被擱在一旁,確實令人惋惜。 選舉論壇為了推高收視,激起火花,候選人當面對質,互鬥互罵,劍拔弩張,才有瞄頭,於是政治主張被無限放大,其實新界東補選論壇,各候選人被追問是否支持港獨,論壇淪為宣揚港獨的平台。選管會一直默不作聲,直至7月14日提出確認書要求,並進一步要求港獨參選人澄清擁護《基本法》及效忠一國兩制的立場,這是亡羊補牢,遲到好過無到。 一向揚言不支持港獨的泛民乘機抽水,但連建制派中人都擔心選管會此舉為港獨助選,擔心影響選情,都是自私及短視之見,完全缺乏大局觀念。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鼓吹港獨是公然違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港獨參選人不符合資格參選,是合憲合法合理,這大是大非的問題,絕對不容曲解、撼動,這確實給市民寶貴的政治一課,但代價是民生議題被湮沒在爭議聲中。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今屆立法會曲終人散,醫學界議員梁家騮一人拉布,騎劫了整個議會,推倒改革醫委會的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原先微調改革醫委會方案,被幾位醫生以陰謀論及保護主義誇張失實指摘、誤導公眾,而醫學會、醫生工會發動醫生,於立法會場外聲援。 近日不同聲音均倡議成立獨立投訴及紀律機制,取代醫委會現有機制。醫委會是唯一負責醫生註冊、處理醫生專業失德的投訴及紀律機制,卻一再證明長此下去,無法有效處理醫生失德及紀律問題,公眾不滿醫委會投訴工作緩慢,病人及家屬苦等多年,無法懲處專業失德的醫生,伸張公義,還他們一個公道。醫委會迄今積壓900多宗投訴,社會大眾對草案泡湯極度失望又憤怒。 醫生專業自主走偏鋒,激進路線抬頭,連醫生工會也發動政治運動,發動靜坐示威。今次的後遺症,不只是立法會爛尾收場,犧牲其他民生立法,更令嚴重打擊公眾對醫學會及醫生專業自主的信心、信任及尊重,醫學界議員、醫學會及醫生工會完全漠視社會聲音,其實草案事小,政治角力事大,不但為反梁振英而來,更為了九月及年底選委會的選舉工程造勢。 今次曝露了醫生保護主義心態擴大,醫生專業自主走到一個危險的臨界點,由以往與社會各界、政府等有商有量,理性務實的做事方式也跟隨着社會日趨政治化,變成一意孤行,把專業利益凌駕於公眾利益,更極端取向根本無視社會及公眾的期望。當初公眾同意讓醫生專業自主,授權給予醫委會自行規管專業註冊、投訴及紀律事宜,但關鍵在於專業自律,超越專業狹窄視野和界別利益,平衡專業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兼顧社會意見及推動整體發展,引入非醫學界聲音,務必以病人利益先行,要守住專業自主,醫學界應以德服人,重建公眾對醫生專業自主的信任和尊重。 作者為英文報章前政治編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