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筆者的朋友,也知道我是一個正宗「機迷」,以往試過會考前還到「機鋪」打他幾個小時「街頭霸王」才回家念書;長大了到現在還常玩著Angry Birds,幾乎所有版本也試過,有一天還僥倖在Game Center拿了世界冠軍(雖然維持不夠一天,也沒有通知港府),是名乎其實的Kidult。 近期一個類似Bejeweled的遊戲,名為Candy Crush Saga,迅速在社交媒體上流行開去,有人玩到廢寢忘餐、情神不振、不眠不休、神魂顛倒。筆者本著好奇的心態,一試上癮,不得了!這類遊戲,看似很簡單,卻機關重重,最重要是你的臉書朋友能看到你的進度,也可以向朋友送贈「生命」或「過關飛」,互相勉勵一番。但這些遊戲也暗藏魔鬼,有些朋友埋怨幾天也過不了某一關,於是有人會用一至兩美元買下小工具過關,除非你能把持得住,否則可能會不能自拔。平常一個遊戲只要一、兩塊美金,這遊戲過一關便可能要用幾次小工具,很不化算。 玩過Candy Crush Saga的朋友應該知到箇中真諦,未試過的朋友可能覺得這說法很誇張。但奉勸各位,以筆者玩遊戲的經驗,還是不試為妙,以免泥足深陷。下次看見這些免費遊戲時,各位便不用再問這些遊戲開發商,是如何生存了。 逢周二、三刊出
昨晚正是「香港互動市務商會」五周年會慶,回想五年前,筆者與一眾廣告業界及資訊科技界的精英,雄心壯志一起創辦此商會,為著將這兩個行業的力量,融合起來再於網上釋放(也希望加速Web 2.0效應),當時可謂有血有淚,可歌可泣。五年下來,香港互動市務商會大大小小一共籌辦了45次活動,平均每年達9次,以一個新成立的商會來說,算是個很不俗的成績。 當晚亦同時頒發了第一屆「傳媒轉型大獎」,藉以鼓勵主流傳媒多花一點資源,加以運用網上平台,無論在日常運作或進行推廣,發揮更高的創意潛能,以收更大效益。傳媒如何轉「型」?舉一實例,剛過去的周末,《法網狙擊》大結局,筆者看到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說「陳敏之何以穿得這麼性感和拍檔森美與悍匪駁火?」、「高海寧身為檢察官,又為何會住天台僭建?」等,有讚有彈,此起彼落;同時亦有其他傳媒的娛樂版,即時於網上報道劇情最新發展,更有網友看到這些報道,熱鬧地在網上分享及討論著,這種狀態足足維持了一整晚,是近年少見的。 其實這種好像太極般生生不息的現象,正是一個成功的Web 2.0生態系統。當不同媒體都在說著同一件事情,但又同時互相尊重時,便達至「互動市務」的最高境界!這是我們主辦傳媒轉型大獎的目的,也證明我們離開Web 3.0的世界,應該不太遠了。
上星期英國百年老字號HMV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後,正式踏入死亡邊緣,除非有白武士打救,否則已逃不出死神的呼召。想不到數天後,掙扎了多年的美國影視連鎖店集團Blockbuster在英國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觀乎這兩間公司業務相近(都是影音租賃零售),這一趟真的是同病相憐。早前在三藩市停留了兩天,到過美國最大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聽說最近也有很多門市結業,網上業績公布未如理想,股價亦屢創新低,前景並不樂觀。 歸根究底,網上正版下載日漸流行、翻版下載愈見猖獗、互聯網速度加快,讓在線觀看影片也變成無難度,就連電子書亦開始大行其道;音樂、影片及書本這些不用親身到店舖購買的「非實體產品」,於門市零售市場的生存空間愈來愈小;同時店舖租金高昂,除非這些老店一早有對策,不然他們的網上對手如Apple iTune Store、YouTube及Amazon便會將他們的零售業務趕入絕路。加上八十、九十後的網上消費模式改變,宅男宅女足不出戶,也是零售業大呼頭痛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很多人對這些百年老店即將結束大嘆可惜,但試問讀者對上一次光臨影音店或書局購物已是何時,消費了多少?老字號消失,你是否成了其中一位兇手? 逢周二、三刊出
上星期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出警告,指Java程式有嚴重保安漏洞,並建議刪除個人電腦內所有Java程式。消息一出,即使筆者當時身在美國,仍有傳媒越洋查詢,一旦Java出問題,香港很多關鍵網站如政府各大網站(包括報稅網站)、繳費靈、賽馬會(不是鼓勵賭博,但此網站用家一定要知)及一些網上銀行也要用Java登入,不能用怎麼辦? 若擔心遭黑客利用漏洞而入侵電腦偷取個人資料的話,筆者當然建議你卸除電腦內的Java程式,直至開發商Oracle有完善的解決方案為止。但一些必然要用的網站怎辦? 筆者嘗試用iPad去開啟這些網站(因Safari不支援Java,喬布斯生前也說過Java是一柄沉重的枷鎖),發現如繳費靈等會「聰明地」轉到手機版網站而不用啟動Java;但稅務局的報稅網站,卻說內建瀏覽器不支援該網站,非常無奈。也有些網站如賽馬會等有手機app,雖然功能不及網頁版全面,但也聊勝於無。(筆者按:Oracle已有最新版Java可供下載,但不知要否再等美國有關方面認證才可安全使用?) 逢周二、三刊出
非常榮幸獲《am730》編輯的賞識,以後會一周兩天在這裏寫專欄,介紹一些資訊和生活科技上的點滴,希望大家多多捧場,閱後也請給小弟一點意見。 剛參觀完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電子消費品展覽 (CES),已經連續去了七、八年,每次去之前的心情永遠是非常興奮,看了展前的報道時,心內已在極速盤算了一條遊覽CES的虛擬路徑,要如何用最快速度跑完整個展覽,而又不失細緻度;但當一個人連續在CES走了三天,每天要逛六至八個小時後,仍看似未見盡CES每一角落時,加上連綿不絕的會議及飯局,身心實是非常疲累,最後一天回到酒店後,連晚餐還未吃,便倒頭大睡八小時至凌晨才醒來,可想而知這個展覽會的「吸力」。 回程時在三藩市逗留了兩天,去了一些大型超市(他們也有科技產品出售)與及Apple Store參觀,感受一下美國科技心臟「矽谷」,他們這裏的科技人的日常生活對科技產品的需求是甚麼,又是別有一番滋味。資訊科技業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但每次看到新科技或產品又有突破時,便知道這個行業仍然是方興未艾。 逢周二、三刊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