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宣布不會競逐連任下一屆特首,很多人說「真係開心都嚟唔切呀!」「抵佢啦!佢都有今日!」無錯,對香港人及香港來說都是一件必須要發生的事情,今天我們終於恨到,終於等到,但不是我們成功爭取返來的。第一任特首董建華「腳痛」下台,勉強也可以跟自己說這是我們上街得來的成果。但今次呢?由梁振英未宣誓就任開始,已不斷聽到要他下台的聲音,這四年多,我們試過發起簽名運動、遊行、上街、投票甚至佔領街道等等,幾乎每天都聽到他要求下台的聲音,但當權者不單沒有將我們訴求放在眼內,相反更變本加厲,更放肆任意破壞香港政治體制。 我們不斷努力爭取,但從來沒有因為我們的付出而直接實現我們想要的結果,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權去參選特首,從來都沒有權去提名特首,從來都沒有權去選特首,從來都沒有權去彈劾特首。 你以為香港係你屋企,而家在位嘅呢位管家失職,所以你想辦法搵另一個管家幫你打理香港。但實情係香港係一所監獄,你以為你自己係主人,但實情你係監獄裡面的犯人,係因為自己放棄主人身份,自願變為階下囚,將屋企變成監獄,再將監獄拱手相讓。再者,而家有個獄卒話完咗合約就唔撈(至於實情係佢唔撈定係無得撈你永遠都唔知道,因為你只係一名犯人),就算幾多人想應徵獄卒呢個職位,亦唔輪到你呢個犯人去選另一位獄卒。就算俾你選,你都只係選緊一名獄卒,而唔係香港嘅管家。 而家個獄卒話唔續約你都咁開心,你估香港仲會唔會有一日能夠變番做你屋企,而你又能夠變番做屋企嘅主人?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人生無常,最近身邊又多了好幾個末期癌友,他們再一次提醒自己每天除了關注香港亂局之外,也記得要珍惜身邊的親朋戚友。 我們每日起身只要稍為看看一兩單新聞,一整天的話題及情緒就很容易被新聞圍繞著,無論在搭車上班、辦公時間、放工happy hour,跟一班朋友晚飯、甚至跟另一半WhatsApp,新聞都一直圍繞著你身邊,一直圍繞到晚上在睡前的一刻,然後明天又再繼續無限輪迴。若然再緊張多香港一點的,就會隨時作好上街準備,希望抓緊每一次能為香港改變的機會。 但原來除了返工樓價貴租,除了香港社會時事,其實還有很多東西是我們需要去關心,需要去愛。 當然,大部分人一切都以家庭為重,寧願以陪伴家人為名在家上網玩Facebook為實都不出去遊行。但亦有小部分人會在家庭與香港社會之間掙扎,也就是他們難以平衡的地方。 但到底怎樣平衡呢?我也不知道。家人健康不是必然,現今香港有民主更加不是必然,兩者沒有自己參與,都有可能一直差下去。參與社會時事,不是偉大,參與家庭聚會,也不是基於責任,只是都覺得自己是其中一分子,都想盡自己能力去參與,免得自己後悔。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一個一年一度的大型戶外音樂會剛在過去的星期五六日舉行,這音樂會常常邀請世界知名的音樂單位而享負盛名,這裡除了音樂會還有藝術團體及一些知名的品牌擺攤檔,基本上隨意也可消磨一整天,可說是香港其中一個萬人期待的大型戶外活動,而音樂必定是其活動的主菜,也是吸引人入場的主因。但可惜,今次因聲浪管制的問題,讓人大失所望。基本上,這三日的音樂會在現場所見都只有約85分貝左右,對於一般有115分貝聲浪的音樂會而言,是次音樂會的音浪明顯不足,台下的電話聲仲大過台上的結他聲,完全阻礙台上表演者與台下樂迷交流。 甚麼是85分貝?你以為85分貝好嘈雜好大聲?其實起飛後的飛機艙、吸塵機、電視機聲等等一般都已經有85分貝,而的士大哥在馬路上響號、洗碗姐姐的工作環境、在地鐵車廂(在上環往西營盤有時更超過90分貝)、平時搭車聽歌等等一般都必定超過85分貝。酒樓環境、大媽在廣場跳大媽舞又或者在家裡打麻雀的時候更常常破100分貝。 當然,我知道在個人健康而言,都會說一般都不宜在高於85分貝的環境下逗留超過8小時,否則有損害聽覺的可能發生,但音樂會已安排每一個台樂隊與樂隊之間都會有至少半小時的喘息時間,而且是次表演場地設於中環摩天輪的空地,眼前所見沒有一棟是住宅,而且中環商業區甚少在周末辦公,就算星期一至五也甚少見到他們會開窗,而且所有喇叭都是面向海,基本上很難對附近環境造成噪音問題。 唯一的限制就是政府的噪音管制指引,根據指引說露天場地在進行娛樂活動時不得超過現存的背景噪音10分貝,但平心而論,中環海濱活動空間仍是一塊空地,平時只有雀鳥跟海水發出聲浪,其聲浪也只有60分貝比起干諾道中的交通噪音更少10分貝,這條指引又適用嗎? 今次音樂會唔關政治事喇啩!?點解好地地一個音樂會都搞成咁?一個不能超過85分貝的音樂會都容忍唔到,這個活動空間還可以做甚麼?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每次到學校演講,不論係中學,大學甚至係學生會的高桌晚宴等等,我都會問負責人有沒有禁談的內容,例如粗口俗語或自殺等等,希望事前講定避免之後尷尬。而最近幾次的演講裡面,終於有第一間學校主動說希望我在演講裡面不會提到有關香港獨立這個敏感話題,因為老師及校方都未有具體處理的方法。 我:「如果我立場是反對香港獨立,及說香港獨立這行為跟犯罪一樣是不容許的,而且很有可能會惹上官非,呼籲台下同學仔切勿以身試法,咁講會唔會無咁尷尬?」 老師:「如果你真係咁講,咁我哋就唔會有咁多麻煩,你咁講大家都會安心啲,不過如非必要都盡量唔好涉及呢個話題就最安全喇。」 我:「你平時在學校的課堂裡面,會跟同學分享你自己的一些自身生活經驗嗎?」 老師:「會啊,有時侯分享自身經驗比書本更有用,亦因為咁所以先會想請陳生你嚟同我哋學生分享一下你自身嘅經驗,開闊佢哋對生命,生活以至死亡嘅眼界,希望透過你可以啟發同學更多嘅可能性。」 我:「咁即係話你已經對你自己所有嘅自身經驗都已經有具體解決方法?否則按你學校嘅處事手法,你係唔應該跟同學提及你嘅自身經驗喎。好老實同你講,我其實都未把我自己的人生看透,我面對過或將要面對嘅人事物都未必一定有具體方法處理。如果你真係請我嚟學校演講,我怕我來會破壞你學校嘅處事原則。仲有,只要我明確反對港獨,喺呢個大前提下就可以觸及港獨話題,那學校不就是已經有具體方法處理港獨嗎?」 最後當然我也很尊重學校的立場,也為免老師尷尬,我也很合作地沒有談香港獨立。不過,那次演講裡面我除了分享自己的生死觀之外,也少不免談獨立,畢竟沒有一個愛學生的教師會不想他們有天能夠獨立自主。 [email protected]
美國大選,除了美國本土之外,受到全世界關注是必然嘅事,因為美國是唯一被公認的超級大國,一舉一動當然會影響全球。而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關注美國大選亦無可厚非,只是想不到香港人對美國會忽然那麼熱心,他們咬牙切齒的程度絕不覺得他們是在隔岸觀火,相反,看到他們的反應,還以為香港人有份去美國投票或香港其實是美國的一部分。 Donald Trump當選,居然引到平時沒有為香港開腔的香港人都紛紛出聲表示失望,又說美國已死呀,美國人好慘呀,美國人應該拿起勇氣反抗呀,就算暴動亦情有可原呀等等,就連平時從來沒有公開對香港發展表態的社會賢達,藝人們也忍唔住評論一下美國將來的政治民生生態。除了他們可能有美國護照、有堆股票喺手、美國有層樓或者有大量日圓喺戶口之外,亦很有可能他們其實是有同理心,我相信他們有相當的同理心才能夠那麼真摯表達Donald Trump當選的痛。 既然他們是有同理心,那為何梁振英當選、八三一人大落閘、香港市民被褫奪參選資格、立法會議員被禁踏入議事廳、人大在開庭前釋法等等對香港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卻沒有出過一句聲?又連一些所謂的民生小事,例如前晚大圍有位女士為了一個紙皮箱而被幾名警察無理粗暴地壓在地上,繼而再被以「阻差辦公」罪名拘捕,他們亦沒有出過一粒聲。點解嘅?明明他們是有同理心,卻沒有用在香港人身上? 華人有句話叫「發財立品」,就是華人滿足了自身的生活要求後,才會去關注社會需要。而他們會立品的地方,無論點都唔會係香港。因為香港從來只是用來發財,在發財的地方跟他們說品是完全沒有任何意思。 [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車,我又唔會做嗰啲乜鬼立法會議員,淨係口噏噏就有錢收!我書又唔讀多本,唔夠料去做官。就算我同你講話我去參選特首你有票都唔會投俾我啦係咪!?大佬呀,我係個的士佬嚟㗎咋,邊理到咁多嘢吖,釋唔釋法都唔關我事啦,唔會影響到我搵食咪得囉。」這番來自的士大哥的說話,相信也代表不少香港人的心聲。 今早,中共就會將基本法104條釋法進行表決,是自主權被移交後第五次釋法。今次釋法比過往惡劣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今次中共可以DQ議員,下次同樣可以DQ官員甚至行政長官的當選資格,基本上有了今次釋法,就算香港最終有了雙普選,就算有公民提名,廢除功能組別都無用,因為今次中共可以用讀音為由來DQ議員,下次佢都可以話你嘅衣著唔夠莊重例如著鞋唔著襪,又或你宣誓時從你眼裡就知道你不誠實因為沒有眼泛淚光等等來褫奪其議員資格,因為你是否愛國愛黨愛香港,中共心知肚明,心裡有數。 縱然如此,絕大部分香港人仍對釋法不感興趣,明明有127.9萬人投票讓非建制派拿下今屆六成的直選立法會議席,但這百多萬人仍沒有聽他們呼籲昨天出來遊行反釋法,看看昨天反釋法的遊行人數就知道。他們寧願安在家中煲下劇、約下三五知己去試下新開的甜品店、趁秋風起好天氣去行山吸一吓新鮮空氣,星期日講明係公眾假期,難得放假,當然要盡情抖下。若然你再嘗試跟他們討論釋法這問題,他們會不耐煩地話「佢哋唔搞咁多嘢咪無事囉。佢哋衰還衰,唔好要我哋埋單吖嘛!」那你就會明白「釋」字頭上係有一把刀,但這把刀劈落嚟之前,係香港人首先選擇放棄咗自救才讓人有機可乘。 [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最近跟一些中學生談論「如何跟老師鬥氣」這話題,估唔到現在在學校談論「港獨」比講粗口更容易激到老師扎扎跳:「其實喺學校裡面,同學與同學之間其實無乜人對『港獨』呢啲話題有興趣,講吓打機仲好啦。不過咁,我哋有時都會故意喺老師面前大聲講『香港獨立』呢啲話題去激吓佢哋,因為老師每次聽到我哋講都會好大反應,而且『港獨』呢兩個字又唔係粗口,無犯校規之餘又可以玩吓佢哋但又唔會俾佢哋記過,除咗鬧我哋兩句之外根本奈我哋唔何。」 他們還說雖然很想羞辱老師,但有時亦會被老師問到口啞啞,例如老師會問「甚麼是獨立?」「你說香港要獨立,咁你覺得邊個做總統最佳人選?唔通係你呀?」「你自己都未學懂獨立,書都未讀好憑咩講香港獨立?唔該讀好啲書先再講啦,最碼你中英文合格吖!」等等,所以他們有時為了跟老師鬥嘴,空閒時會做資料搜集,例如自己會先假定香港獨立是可行的,然後把一些有利香港獨立的資料記低,例如東江水貴馬拉水263倍,收緊移民政策等等,好讓自己可以挑戰老師權威。當然,另一廂老師原來也默默地做功課慎防他們的挑戰。 他們更坦言,之前本來純粹以為老師覺我港獨比粗口更難聽,亦知道學校表明禁談港獨,所以故意在老師面前有意無意間表示會組織獨立學會,目的唔係想搞港獨,只為令老師尷尬。但在這個「鬥氣」的過程中,他們開始慢慢了解香港現今狀況,還覺得香港要自己獨立係其中一條可行的出路。最重要的是他們覺得在學校談港獨比講粗口更容易觸動老師神經。 中共及香港政府常強制學校禁談港獨,學校及教職員都跟從了,但有用嗎?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立法會宣誓爭議越演越烈,非建制人士指責梁振英入稟法院覆核青政兩位議員的資格及申請禁制令阻止青政再次宣誓及就司法是嚴重破壞三權分立這行之有效的制度。另一邊廂有建制派走出來為梁振英護航話香港從來沒有三權分立而是行政主導。 一本基本法,各自表述。本來我們應該好好地去翻查基本法的原意及起草基本法的目的,才有基礎再作跟進。可惜,這本對香港多麼重要的基本法卻沒有人有興趣去深究及去查清事實真相,有港區政協話「中央直接向行政長官下達指令咪得囉,咁就最快捷啦。」又有建制派議員期望中共出一份正式文件話青政在宣誓時的行為已經是在分裂國家,等下個月開庭令法庭有根有據推翻立法會主席容許議員再次宣誓這決定。總之,他們就像虔誠基督徒,而阿爺就像上帝,一切都只求阿爺意思做事。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更呼籲青政應該停止所有衝擊「一國」的行為,否則中共態度只會越來越強硬,到時候損失的只有「兩制」下的香港人。對於曾鈺成這番言論亦得到了一些非建制人士認同,有的批評指他們這幼稚行為只會令梁振英增加籌碼連任,叮囑他們快快道歉無謂死撐,他們被褫奪議席事小,要全香港人埋單事大。總之,心知肚明啦,你衣著暴露必然會給人非禮或強姦,這只是因果關係而已,除非你肯定別人不會強姦你,否則麻煩你醒目一點,著得保守一點。 可能我蠢,我要到今天才體會得到當年彭定康說的「自主權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裡。」是甚麼意思。[email protected]
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這兩位議員在立會宣誓就任時因披肩上印有「HONGKONG IS NOT CHINA」字樣及英文發音問題引起猛烈抨擊,有人說他們當宣誓是玩泥沙不尊重莊嚴的議會文化,有的又說他們的行為像小學雞,有本事就做點實事出來,不要在口技上弄花招,貶低議員的尊貴身份。 一邊說他們的思想行為幼稚,不配做立法會議員,但另一邊大家卻圍著這所謂小學雞的行為氹氹轉,你一言我一句,成為全城茶餘飯後的話題,就連中共喉舌的報章、中聯辦、特區政府都紛紛加入戰團,說這小學雞的行為傷害了全球華人感情。 那些批評他們的人啊,如果這真的只是一個小學雞的行為,又怎會觸動你們的神經及令你們大動肝火呢?是因為你們的思想都好「小學雞」才容易被觸怒?還有,如何能夠傷害到全球華人感情呢?因為你們以為華人感情本身就係好脆弱?如果這真的是你們口中的小學雞行為,那你們是否也應該好好地反省自己為何這麼容易被觸動到?你們又跟小學雞有何分別? 另外,你們又說他們應該好好地做實事,不要浪費無謂時間去建立歪理。好呀,那就跟進下梁君彥當選立法會主席的程序公義問題吖,究竟份文件真定假嘅呢?吖,又或者討論下私營康復院舍院長涉嫌非法與智障院友性交案吖,有晒物證都告唔入,原因係因為受害人智力限制無法出庭作供,呢單嘢你哋點睇?再唔係討論下有報道話美孚新邨有16間銀行分行,平均三千人就分享到一間分行,但天水圍北得一間分行仲要服務12萬居民,呢件事你哋又有咩睇法? 點解一個不合心意嘅英文發音就可以鬧到滿城風雨,但其他所謂的「實事」卻得不到全城關注?到底係你哋小學雞定係佢兩個小學雞呀?
香港人要喺香港有個安樂窩難過登天,用十年時間儲到四五十萬元但仍追不上樓價付不起首期的仍然大有人在。友人最近亦說:「我決定放棄買樓,諗住用呢幾十萬幫阿爸阿媽裝修間公屋,然後會同太太搬返去一齊住,將而家每個月自己係出面租屋住嘅錢儲番起佢。以前5,000蚊大概都租到個兩房一廳,都叫做完完整整一個單位,而家肯俾8,000蚊都只能夠租到二百呎嘅獨立大套房,套房水電仲比獨立單位貴兩三成。明明而家收入比十年前多咗一倍,但點解生活比起十年前卻艱苦咗一倍?」還有他也發現爸爸媽媽的隔籬鄰舍的公屋也在大裝修。 父母嗰一代嘅打工仔,由跟父母上樓住公屋,到自己結婚再申請第二間公屋,只要搵到一份穩定工作就以可以去買居屋甚至私樓。我哋呢一代嘅打工仔,用十年時間肯死慳死抵帶飯返工,儲到錢都未必追到樓價。三十幾歲人左跳槽右秘撈才月入三萬,一萬蚊租屋八千俾家用,自己剩返萬二蚊儲錢食飯搭車。辛苦十年到頭來都要靠父母間公屋過活,用幾十萬豪裝公屋來掩蓋自己罪疚感,起碼親朋戚友問起都無咁難受,證明自己呢十年沒有白過。 公屋係咩?在房屋署的網頁說「公屋是為無法負擔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住房屋。」但現在卻成為所有無法負擔租住私樓的人的避難所。除了公屋,居屋及私樓的本位都好似完全被打翻。政府常說社會要向上流動,現在本來有機會向上流動的人都只可以住公屋,仲點向上流動?定係又係佢哋未夠努力呢?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 [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前幾日有一則新聞報道有一位中學生因幫補家計去賣翻版手機殼,最後被海關放蛇拘捕。在庭上,辯方求情時表示這位18歲女學生原來不單品學兼優,更曾在兩屆香港中學生模擬法庭比賽奪得最佳律師獎,而且犯案原因是因為家境清貧,才去犯案以支付補習費。裁判官聽取案情後亦認為被告年輕,擔心案底會對她造成重打大擊,問控方會否以其他方式處理,但律政司以被告犯案時已滿16歲為理由拒絕。 這則新聞又可以考驗大家,究竟應該講法律?定係都可以講人情呢?講情理的可以說她出身單親家庭,爸爸因工傷才依靠綜援為生,在學校又是總領袖生,且品學兼優,被告亦因為補習費才去犯案,法例不外乎人情,在情在理也應網開一面。 另一面一切以法律為唯一準則的,又可以說香港地有大量途徑去搵錢,例如她成績好可以幫人補習,又或者去快餐店做侍應,就算她當一樓一的性工作者等等,而且以上所有方法在現今法例下也沒有犯法,還有無論你有甚麼悲慘背景,也不應該以此為由而去犯案。 除這兩項之外,還有別的處理方法嗎?我覺得是有的。若然當天那位準備放蛇的海關,當然你不知道犯案者背景,但你也可以從放蛇的過程中略知一二,例如在IG上「購買」的時候問問係咪行貨,如果嫌疑犯也承認在賣翻版,那犯案的動機就很明顯。但我們也可以給予他多一次機會,如果在交收時留意到嫌疑犯不是慣犯或有特殊背景才鋌而走險(我想海關能從執法經驗中嘗試辨別),可無意間跟他說賣翻版是刑事罪行,小心被拘捕等等。若他仍然一意孤行,那就唯有將他繩之於法,到時開審辯方也不能為他說甚麼,法官也不用考慮法律以外的人情。畢竟法律也是因人而生,人情或人道理由也不得不能考慮,但要到法庭等法官才處理就有點不近人情了。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上星期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接受電台訪問表示,委員會分析過自殺同學留下的遺書,很多同學在遺書裡都表示對不起爸爸媽媽,及緬懷過去跟父母一起快樂生活的時間。葉主席又提到現時有自殺傾向的同學中較少會打電話求助,多數會用whatsApp或facebook來表達自己想法。另外,他又說在過往調查中發現全港每七個就有一個人需要面對精神健康問題,希望同學們不要怕自己被標籤而放棄尋求家人老師及朋友幫助。 香港有學生自殺,我們常常都聽到政府的解決方法是叫家長多些聆聽,叫學校多加注意,叫社福機構做多些預防及善後工作等等,香港政府從來都不會覺得學生自殺,或多或少都正在反映社會出現問題。 有哪個家長想長時間工作而放棄照顧子女? 家長明知份工的工時超長也不願離職,為了甚麼?就是希望為了照顧子女的衣食住行呀。當然你可以說東家唔打打西家囉,但現在有哪一家會規定員工必須準備下班?下班回到家收到公司whatsApp又可以「已讀不回」嗎? 有哪個老師不想花多些時間去建立良好師生關係? 老師人手長期短缺,行政工作繁多,小班教學推行多年至今仍未全面實施。老師想跟進學生學習問題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用私人時間囉,即係又OT囉。如果老師自己子女也有問題咁點算?那就勞煩子女的學校老師在課餘時間代為照顧一下囉。 有哪間社福機構能騰空多些資源來做額外為自殺學生做預防及善後工作? 現在不同社福機構卻面對著同一個問題,就是「整筆撥款」問題。在這津助制度下,機構不想辦法另闢資源,根本沒辦法面對及處理額外工作。簡單來說,社福機構又需要自己搵錢去補貼自己的服務。怎樣才能夠保證善款用得其所及獲得善長仁翁支持及信任?計劃書裡面要有願景、目標群眾、策劃、執行及事後詳細報告等細節就少不免喇。一份計劃書要寫幾耐?所需時間可能跟寫施政報告一樣。 如果你係有自殺念頭的學生,你還敢找他們傾訴嗎?還有,你還敢說學生自殺不是社會問題嗎?
選舉完了,但有關選舉的事還未落幕。選舉日裡面投票站所發生的古怪事上星期已提過,只是想不到投票結束後,當晚點票站所生的事比投票過程更荒誕:例如將軍澳啟思票站大閘上鎖,公眾不能入內監察點票;九龍公園運動場票站凌晨兩點已點完票,到早上仍未肯公布結果及票站主任要求警方阻擋市民跟他接觸;運頭塘邨李興貴中學票站,選票比投票人數多近300票,監票代理人要求重新點算票根及重新點票等,但票站主任仍強行宣讀結果,監票代理人要求停止,最終被警方使用武力帶走,公眾席的市民亦在混亂中受傷;將軍澳尚德邨尚德社會區會堂票站,地區及超區選票都分別多出300票,監票代理人及市民要求停止點票,票站主任不單無視監點代理人反對,強行使用權力繼續點票,更囂張地表示「事後可以提出選舉呈請或投訴我」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票站亦被監票代理人投訴選票與投票人數不符,有的點票方法不一,例如用「數銀紙」方式點票,根本沒有看清楚整張選票到底是否能作有效選票。沙田沙角邨佛教覺光票站更有點票職員跟公眾及監票代理人表示點票職員絕對有自由跟從他們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點票。 我自己當晚也在沙田廣源邨的黃耀南小學當監票代理人,代表候選人監票。依我所見,整場監票過程中,在首輪點票中,真的有很多程度值得商榷,例如開票箱、分票和點票的方式等等,都問題盡出。票站裡大概只有票站主任最清晰自己的崗位,大部分的點票職員態度懶散及傲慢,例如一邊點票一邊跟在旁的同事開玩笑及開電話上facebook等,毫不專業。我監的票站也一樣選票跟投票人數有出入,當要求重新點票的時侯,有點票職員甚為不滿且目露凶光,更表明拒絕加入重點程序,跟票站主任說:「你要點,你自己點。」願意配合重點的職員亦晦氣圍著整張點票枱,除了點票職員,沒有一位監票代理人能夠清晰監察整個重點過程。 重點完,選票跟投票人數仍然不相符,我問主任有何對策,主任說那沒辦法,最多只可以給我39040250這個電話號碼讓我自己繼續跟進。這個電話我打了4天,仍然沒有人接聽,政府亦公布了選舉結果。作為公眾,作為監票代理人,作為香港人可以點做?忘記佢?等下屆選舉再算? 天生與皮膚癌同生共死,生前已寫好遺書,辦好葬禮,深信擁抱死亡才能活在當下。[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喺香港,想簡簡單單地投票都好難。我們要擔心自己有否「被投票」;我們要擔心甚麼時間去投票才不會被不法分子利用去配票;我們要擔心張選票的來歷;我們要擔心張選票是否完全無缺;我們要擔心蓋印係唔係紅色;我們要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地投到手中的兩票。 喺香港,想有一場公公正正嘅選舉,更難。有特定政治立場的候選人橫額被撕爛;有候選人被無理褫奪參選資格;有助選團隊打電話俾長者說自己候選人已取替那位棄選的候選人參選,但實情是那位候選人並沒有棄選;有選民投訴選票被預先蓋印還蓋上民建聯某候選人的那一欄目;民建聯辦事處被指為長者的手掌上寫上自己友的候選人號碼;有候選人出席晚宴送現金作抽獎用途,但律師話仍然未有充分證據所以不構成賄選;有人用一張聲稱是身份證影印本而順利完成投票;有政黨一車車旅遊巴載長者去投票等等。 有政黨成日大叫話香港唔可以亂,香港要行正路,敢問以上在昨天發生所有事是正路嗎?為甚麼選民要擔心自己會否「被投票」?為何我們要呼籲市民投完票再要去親自監票?到底邊個搞亂香港?到底邊個令我們對政府對制度失去信任? [email protected]/周一刊登
今個星期日,記住一定要投票。仲有,晚上10點半投票站閂閘後隨即點票並設公眾席,讓市民大眾進內看點票實況。如果你願意為自己幸福行多一步,吃完晚飯,幫幫手到自己的票站監察點票情況,盡一盡公民責任。 選舉將至,無論你在的士上、餐廳裡或跟親朋戚友聚會,都離不開討論立法會選舉這話題。了解之下,縱使大家會投票給同一候選人,但原來人人投票的準則都不大相同。有人會跟政黨,有人睇候選人政綱,有人較著重他們在論壇的表現,有人會以過往政績來決定,更有人著重外表。的確,當選港姐都要美貌與智慧並重,要求代議士外表養眼,在先敬羅衣後敬人的價值觀裡也正常不過的事。 但每每遇到這一些投票準則也不禁會跟他們討論一下,到底我們為甚麼要選代議士,他們真能透過美貌為為廣大市民謀福祉嗎?又有人說投票給他們是因為其政黨歷史悠久,政綱像金屬一般堅定,但他們又會否因為太悠久而生銹呢?還有,這十多年,議會情況每況愈下,有哪一個議員應該在議會其間睡覺?為甚麼他們會在議會裡睡覺?是因為習慣形成他們的安全圈,喪失原有動力。 當雲海可憑普通市民身份去選舉事務處開會,憑一己之力爭取到取消郵政信箱可登記選民、選舉熱線及主管級電話叔錄音系統,又叫選舉事務處公開所有白票數目等等,雲海憑一己之力可以弄成這樣,那些在議會屹立過的政黨不是應該更有效地改變社會嗎?成績卻有目共睹。 今次,何不把一些全無議會經驗的人送入議會?讓這個陌生環境令他們保持醒覺,嘗試令香港重回正軌?周一刊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