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政府公布明年居屋第二市場限額開放予白表家庭後,居屋旋即成為市場焦點,市場時有出現居屋成交價新高紀錄。現時樓價處於高水平,原有一手居屋業主售出單位,便需放棄任何配置資助性房屋的資格,所以放盤業主大部分只限於準備好資金進入私樓市場的家庭,此之所以一些業主只願以偏高價格水平售出單位,承接單位的買家亦須留意,將來轉讓單位時之補地價問題。 由於在居屋第二市場買賣時,無需補地價,換句話說,買家理應同樣享有該單位的樓價折扣率,這樣,有關單位的合理價格應以市值減除補價折扣率計算。 以馬鞍山一個約600呎未補地價居屋單位作例子,近月以210萬元成交,以此單位現時市值約300萬元,再減除其43%補價折扣率計算,合理成交價應約171萬元;但事實是業主未必願意以這價錢出售單位,故最終或以高於此價格水平獲買家承接。上述例子的單位,現時補價金額約129萬元,連同上述居屋第二市場成交價210萬元,合共為339萬元,這便較市值300萬元高出39萬元。換句話說,若買家將來只能以市值出售單位,便須多預留資金支付補價。 作者為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