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6年,環球股市受「熔斷」及低油價等因素影響急瀉。恒指去年收報21,914點,昨收報19,888點,年初至今累跌2,026點或9.2%,相當驚人。傳媒及投資者紛查詢「資金泊邊好?」。 市場分析兩極,有的認為現金為王,股市步熊市。有的認為股市見底,應逢低增持。筆者無水晶球,難預知股市短期走勢,只知恒指估值吸引,以此客觀指標而言,港股未來3至5年投資價值相當高。當然長線具投資價值不代表短線反彈。恒指於08年9月5日跌穿20,000點,其後恒指一年期回報3.5%,兩年期7.1%,3年期回報為負1.6%。相信仍記得恒指於08年10月27日創金融海嘯低位,即如於9月5日入市,雖跌至10月27日,但持貨一年後仍有正回報。基金投資又如何?FSMI香港指數同期1年期回報10.3%,2年期27.9%,3年期22.1%,明顯跑贏恒指。如自認長線投資者,現水平買入並持中港股票基金,不失為理想投資策略。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當然,相信今日財經版標題全屬昨天A股熔斷。內地A股於昨天實施熔斷機制,所謂熔斷機制,即滬深300指數於交易時段內升跌逾5%,A股將全面暫停交易15分鐘。如於下午2時45分後再錄逾5%的升跌幅或滬深300指數總升跌幅逾7%,A股即暫停交易至收市。相關機制還有很多細節,對市場或投資者而言,實難單憑字面掌握。 內地投資者於實施熔斷機制首日即進行「用家測試」,務求以實戰經驗了解機制運作,可謂用心良苦。當然,空穴來風,未必無因,A股突然急瀉,可能反映市場的信心疲弱,一有風吹草動,投資者即時沽貨離場,相信A股的波動性會繼續維持一個極高的水平。筆者感覺現時A股有點象某日本漫畫,當市場希望與環球「同步」之時,內地股市則即時出現「暴走」的情況。 人民幣貶值預期形成,加上A股市底疲弱,不排除於1月份會有更多市況「暴走」的情況,投資者宜做好風險管理。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聯儲局終結束零息環境,踏入2016年,環球投資大環境如何?筆者認為美國續適度增長,而續受量寬刺激的歐洲及日本料對環球經濟增長作更大貢獻。內地重組繼續,經濟增長無可避免放緩,雖低雙位數增長率不再,卻較具可持續性,有助企業長遠發展。利率方面,料僅美國作加息,歐日續量化寬鬆。此分野或令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於明年保持強勢。環球市場於今年盈利增長勢頭普遍偏弱,尤其是偏重能源業及物料業的巴西及俄羅斯。商品價格明年再大挫機會不高,應不會再對明年整體盈利增長造成太大拖累,相反,商品價格輕微反彈或對盈利增長有意料之外的貢獻。正增長、低通脹及寬鬆貨幣政策環境應續利好企業盈利,進而利好股市。 亞洲股市受盈利調整周期迴轉,應可成推動估值由低水平回歸至均值的關鍵因素,料北亞扮演舉足輕重角色,帶動亞洲基準指數重返07年高位。下周分享明年投資部署。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中港兩地證監終在上周公布批准3隻本港基金於內地註冊銷售及4隻內地基金在港註冊銷售。4隻「南下」的基金全為靈活的混合型基金。 內地基金的建倉模式與一般在港銷售的,有頗大分別。內地所謂混合型基金,多數以投資股票為主,但極具投資彈性,如債券或現金部分可佔逾組合一半,有的更可高達逾八成。即代表基金經理可因應市況而作較極端調整,於牛市時偏重股票,熊市時偏重債券部分。此靈活性亦是一把「兩刃刀」,如基金經理過分受市場氣氛或情緒主導,隨時導致市低時滿倉債券,錯過股市大幅反彈時的機會。筆者所見,內地基金經理真的「非常靈活」地用此靈活性,有的基金3個月前後的股債持股比重可完全相反。筆者認為部分「南下」的基金確有其引人入勝之處,但需了解其背後風險,不應視其混合型特性與一般平衡基金相若。相關基金始終主要投資內地股債市場,其風險應被視為較高一類。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有一網上專營美股交易平台決定終止香港業務新聞,對筆者而言,其衝擊及重要性不下於近日歐美中三大央行動作。近年內地網上平台發展迅速,不少經常往來中港工作的朋友或用內地網上金融或手機即時交易等服務。相信大部分港人主觀認為相關網上平台於香港發展相當迅速。加上收費往往較傳統證券行或銀行更具競爭力,但為何仍有具規模的網上股票交易平台撤出香港? 作為網上平台,較低交易費及有效網上系統一定為主要賣點。但突終止業務,相信原因顯而易見,就是業務收支不平衡!作為網上交易平台管理層,筆者理解其決定。筆者所見,港人於投資時對價格極不敏感,以基金投資為例,藉銀行認購基金的認購費往往較網上平台高約1%至2%,如以100萬元投資計,於網上平台認購相同基金,可節省1萬至2萬元成本。但相關平台上客速度未如預期般理想。可能香港人就是喜歡同錢作對吧。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臨近年尾,不少「大行」相繼公布其2016投資展望。當然,美國聯儲局仍未議息,相信於議息前仍有大量大行或基金經理作出「極具前瞻性」預測,預期美國本月將加息!對於筆者而言,真是「多謝晒」。言歸正傳,各大少金融機構對明年投資環境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歐洲續受惠QE,有的則認為估值偏高。有的認為中港股市估值超吸引,有的認為明年中港股市不再牛。 上述大行分析員或經濟師只能作最合理分析,準確與否於明年底才有分曉。筆者明白人人希望一注獨贏賺到盡,但要一注擊中表現最佳市場談何容易。筆者信奉以核心及輔助組合長線基金投資,即以區域性基金為主,輔助組合為投資範圍較窄基金如單一市場或行業基金等,佔比約10%至20%。該部分由較高風險基金組成,投資或有較大波動。用核心及輔助組合雖不會錄爆炸性回報,但不需擔心一個錯誤投資決定而全軍覆沒。一注定分散,識揀未?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口技大師」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多次表明當局很可能於年底前續擴大QE規模。歐元區10月通脹持平,物價水平仍疲弱,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於本周會議後宣布採取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其中可能手段包括擴大QE規模、延長QE年期及進一步減息等。雖然放水乃建基於經濟欠佳的宏觀環境,無可否認的是,加碼QE對區內的風險資產帶來正面作用。 但需注意儘管央行加碼QE或對股市有利,歐元兌美元亦可能續貶值。對於希望搭上QE順風車而又希望去除歐元貶值風險的投資者,可考慮美元(或港元)對沖類別的歐股基金。貨幣對沖基金的基本原理是用貨幣遠期合約及期貨來對沖匯兌風險,避免因貨幣貶值而造成股贏匯輸的情況。因此,投資於以投資者自身計價貨幣(港元或美元)對沖的基金,能夠受惠股市(歐洲)上漲的同時,亦去除當地本幣(歐元)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聯儲局上周議息紀錄顯示,12月加息應無大懸念,但相信此為一次性加息,非加息周期開始。加息終來臨,相信投資者有一疑問,就是「加息買咩?」。當然加息對美債有負面影響,孳息曲線上升令債券價格短期內受壓是可預期的。加息周期有甚麼值得投資?筆者反而想問,央行為何加息?又或者央行甚麼時候會減息?相信答案顯而易見,利率走勢往往與經濟周期息息相關。 因此,美國加息代表經濟已步出谷底,作為全球最大消費者,筆者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對全球經濟有正面衝擊,相信近年經濟表現欠佳的新興市場(尤其亞洲地區)能夠於明年開始受惠,從而預期相關市場企業盈利有望2017年全面復甦。 加息買咩?作為長線投資者,當然考慮近月受經濟數據欠佳,企業盈利不斷被下調的亞洲(日本除外)市場。投資要有好回報,選擇吸納估值吸引的市場,而非看似很好但估值偏高(如美國及歐洲股市)。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表示12月有可能加息,同時該局會後聲明刪除9月會議時警告全球風險可能衝擊美國經濟措辭,市場似乎對美國加息這故事樂此不疲。近日商品價格再受挫,亞洲及新興市場股市走弱,美匯指數走強等跡象重現。不過投資者要問的是,加息預期是否值得過分抄作? 市場對美國下月加息預期確為股市帶來波動性,然而加息自去年初已被廣泛預期,加息是早晚的事,加幅料僅0.25厘,除非超預期。雖然環球股市現呈波動性,但筆者看好年尾股市表現。注意歐洲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因日歐通脹低迷,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暗示或年底前推新刺激措施;日本經濟技術上陷衰退,兩國「放水」壓力頗大。若真的推更多寬鬆政策,投資氣氛或與去年底一樣好轉。屆時投資者要減低相關外匯風險,應考慮投資美元對沖的基金類別。當然過去表現不代表將來,那麼過去市場預期美國加息的表現又有多少能作準?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人民幣存款向來深受港人歡迎,除息率較港元存款高外,以往亦有不少投資者看好人民幣的長線升值空間。但人民幣於年中出現一次性貶值後,貶值預期慢慢形成,同時內地減息亦導致存款利率明顯下調,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可謂進退失據。近月,香港開始有人民幣的貨幣市場基金登場,相信可以為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提供出路。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投資於短期、流動性高的優質計息證券,以賺取高於儲蓄利率的回報為目標。由於貨幣市場基金僅限於投資短期內到期的投資工具(到期日一般不足1年),一直被廣泛視為低風險的投資產品。常見的貨幣市場工具包括央行票據、銀行同業存款、商業票據及存款證。香港的人民幣MMF能夠作出每日交易及贖回,相比銀行定存,其靈活性為一大優勢。人民幣MMF的淨收益則較定期為低,現時約2.3%至2.5%,但相比普通存款的0.4%至0.55%,吸引力仍相當大。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對於香港投資者而言,債券投資可謂相對較為陌生。近年各大大小小在港上市內地房地產發展商紛紛於香港離岸市場發行高收益債券,相關債券發行息率有的達12%,成不少投資者作為收息之選。但此離岸高收益市場隨著內地在岸債市發展而開始出現變化。以往內房在港發債因內地資金緊張,借貸息率偏高,選擇在港以「較低」息借貸。自今年起,中央明顯開放在岸債券市場,並為內房發展商提供一個低廉的集資渠道。 舉例說,恒大地產(3333)於6月份發行50億元5年期的人民幣債券,最終利率敲定為5.38厘。相反,其2013年在港發行的5年期美元債券息率則為8.75厘!事實上,人民幣債一般較美元債高2%至 3%,就此角度而言,其在岸發債的成本最少較在港發行低5%以上。在內地能夠以此低息發債,試問還會有誰在港發高息債?筆者認為相關內房高息債在港將成盡響,還是有買趁手等被贖回而賺一筆吧!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市場本對上周歐洲央行議息會議無甚麼期望,誰知行長德拉吉出乎意料指年底前檢討現時買債計劃,通脹及經濟增長仍面臨下行風險,市場即時解讀為暗示央行或加大其量寬計劃。德拉吉再次不負筆者冠其「回技大師」之名,於未有任何具體措施下已令歐元兌美元即時插水,亦令一眾風險資產應聲上揚。歐洲買債計劃要待明年9月才到期,此時暗示有加碼或延長需要實在令市場感到意外。但筆者認為此乃其「出口術」招數之一,用意為續穩定市場信心,減慢歐元因美國延後加息預期而升值的步伐。中國人民銀行亦於上周末突雙降,希望增加對經濟的支持。 相比歐洲,人行減息確未被市場預期,但今年最少減息一次的預期早在第三季GDP公布後形成,故雙降對市場支持有限。筆者認為上述行動反映市場流動性續充足,兩央行相當關注經濟及市場走勢,有任何風吹草動,可隨時出招,減低經濟失救風險。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自本月起,一眾大大小小上市內房公司紛紛公布首三季銷售數據,大致整個內房板塊銷售額及鎖售面積均受市場歡迎。目標2016年達至1,500億元人民幣合約銷售金額的恒大地產(3333)亦於首三季達標85%,按年計其合約銷售金額、銷售面積及銷售均價分別升36.3%、16.9%及16.5%。 中國人民銀行擴大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及對非限購城市首套房最低首付比由30%降至25%等政策,令市場普遍認為內房流動性壓力將續降。賣樓理想增快資金回籠速度,加上對人行續減息降準救經濟預期,內房離岸債價全面上升。花樣年(1777)、恒大及禹洲(1628)等內房債券價格於短短一個月間升4%至7%。筆者見近日相關債券雖大幅回升,但如恒大2018年及2020年到期債券仍提供8%及10%到期回益率。債券或被視為較悶投資產品。但債券帶來穩定債息,亦可受數據及政策等因素而達致資本增值,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環球股市經過黑色第三季後,市況於本月明顯回穩。追蹤FSM平台所有股份基金平均表現的FSMI全股票基金指數於第三季跌14%,FSMI亞洲(日本除外)及中國股票基金指數分別跌15.6%及22.6%。但截至本月7日,上述3個FSMI指數分別反彈5.3%、5.8%及6.9%。因中國數據回穩,市場對中國硬著陸憂慮減少,加上五中全會將開幕,市場預期中央有更多措施支持經濟增長。第二,以亞洲為首的新興市場調整過急,部分本幣被過分低估,在市場預期美國加息將延後下,新興市場再受資金追捧,股匯齊升。第三,環球股市於調整後變得吸引,如中港股市估值回落至多年低位,雖預期盈利增長或放緩,其受壓估值對經濟及盈利前景顯得過分悲觀,在氣氛回穩下,股市自然慢慢回升。恒指昨收報22,730點,其2015年預測市盈率10.9倍。 筆者認為本季恒指不難回歸至12倍市盈率,即約25,000點,市低時不入市,待何時?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環球股市今年大上大落,年初至今計,截至上周五,僅南韓、日本、歐洲及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能錄正回報。上述以當地貨幣計,如以港元計,則只有日本及納指錄正回報。港股跌8.9%,相信不少投資者均「認命」,認為今年投資失利仍受大勢所致。但今年仍有不少能為投資者帶來正回報的基金。當中,南韓、歐洲、日本及俄羅斯市場均有股票基金今年錄雙位數字回報。此外,個別市場如印度亦有基金錄正回報。雖然市場常稱美國加息對債市不利,但不少債券基金於今年表現非常穩定,如人民幣債券基金、港元債券基金、亞洲債券基金及美元債券基金等。 老實說,中港股市只不過是環球市場之一,如投資者只埋頭投資港股,往往會錯失其他市場的投資機會。就以今年為例,假如投資持有一個環球分散的投資組合,相信其表現一定較投資個別股票穩定。經過第三季的大調整,大家應了解分散風險才是上策吧。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