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沛納海推出PAM00382銅殼潛水錶時,曾經帶動過一陣熱潮,在一錶難求的情況下曾經把價錢炒高至超過定價的兩倍!後來因產量增加熱潮才慢慢減退。銅這種金屬與航海淵源深厚,實在是潛水錶的上佳材質。用銅製造的錶殼最初光澤明亮,但隨着時間過去,銅元素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逐漸氧化變色。改變程度因人和因環境而異,也就是說,每一只腕錶都會變成獨一無二!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有些人會對銅產生皮膚過敏,所以所有以銅造錶殼的腕錶,它們的底蓋都是精鋼或是鈦金屬的,因為這兩種金屬一般不會引起皮膚過敏。 今年ORIS豪利時推出了以旗下熱門潛水錶系列作為藍本的銅殼錶款,腕錶定價在二萬港元左右,性價比頗高。ORIS去年推出的1965年潛水錶復刻版很受市場歡迎,雖然是運動錶款,但造型典雅,適合日常配戴。今年推出以此款錶作為原型的限量2,000枚青銅錶殼腕錶,紀念曾於2000年搬上銀幕的美國海軍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潛水兵──Carl Brashear的勵志人生。錶殼直徑42毫米,有計時作用的單向旋轉錶圈也是青銅製造的,分鐘刻度凸起,代表海洋的深藍色拱形錶面,鑲嵌鍍玫瑰金的立體刻度,指針和刻度都塗上了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雙面防反光塗層的拱形藍寶石水晶玻璃鏡面,精鋼底蓋刻有深潛頭盔圖案。搭載ORIS733自動上鏈機械機芯,6時位置顯示日期。腕錶防水達100米,配深棕色鑲白線皮帶和青銅針扣。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對到過瑞士買錶的朋友來說,寶齊萊(Carl F Bucherer)這個名字肯定不會陌生,因為寶齊萊是瑞士最大的鐘錶珠寶零售集團,也是最大的勞力士代理之一。但寶齊萊同時是一個能自主研發生產機芯和腕錶的高級鐘錶品牌,你可能未曾知道。數年前寶齊萊推出了品牌第一枚自主研發的機芯CFB A1000,其高科技的外觀和不阻擋欣賞機芯細節的外圈雙向擺陀,成為了寶齊萊獨步錶壇的標誌。今年,寶齊萊以CFB A1000作為基礎,發展出全新的CFB A2000,保留了外圈雙向擺陀,但機芯的修飾風格則傾向展示瑞士傳統特色,機芯夾板與擺輪夾板以日內瓦條紋裝飾。CFB A2000是一枚基礎機芯,除了自身的基本功能外,將來更可以延伸加裝不同功能模組。CFB A2050機芯是CFB A2000系列第一款功能機芯,備有中置時針及分針、6時位小秒針以及3時位日期顯示等功能。 CFB A2050機芯的擒縱系統裝配能自行調節游絲零件,讓游絲的長度保持不變,性能非常準確。機芯擺頻每小時 28,800次(4Hz),由4支擺輪臂上的細小微調組件調節,保持機芯精確度與穩定性。CFB A2050擁有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動力儲存長達55小時,搭載於馬利龍系列的Peripheral腕錶之內。Peripheral 腕錶的40.6毫米18K玫瑰金或精鋼錶殼線條簡潔柔和,拋光及啞面打磨的質感對比非常悅目;錶盤設計細緻,包括造工精美的楔形時標以及尖劍形琢面指針等,均是馬利龍系列的專屬風格。雙面抗折射藍寶石水晶鏡面,藍寶石水晶錶背,防水深度30米。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每年到巴塞爾鐘錶珠寶展我都抱着尋寶的心,希望遇到一些自己真正喜歡的腕錶,坦白說,並不是每年都能找到。今年在Ulysse Nardin雅典的展館,遇到了一款我認為是包含了創意、技術、工藝和體現品牌基因的近乎完美作品──雅典Grand Deck Marine Tourbillon! 雅典並不是超級大牌,但它很有個性,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物料、技術和設計。雅典在十九世紀是造精密航海時計起家的,與船和海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Grand Deck Marine Tourbillon就是把錶盤設計成一艘帆船的甲板模樣。錶盤就是甲板上的木條微型版,在放大鏡下每條木紋理清晰。技術和創意的核心在時間展示的設計上。小時的顯示在12時位置下面的兩個小窗,它們的背後是兩個一大一小同軸心瞬間轉動的轉盤。秒針的顯示由6時位置的一分鐘陀飛輪提供。腕錶的最大亮點是分鐘的顯示,由一根外形模仿帆船下桁的藍色滑竿負責。下桁是指在帆船上控制主、副帆傾斜度的橫置圓桿。每小時滑竿由左至右滑動,通過3時至9時位置之間的半透明藍尖晶石弧形薄片上的刻度顯示分鐘讀數。每60分鐘滑竿就會逆跳回零分的位置,整個逆跳過程需時3至4秒,其間滑竿的移動非常順暢。 滑竿歸零的動作由兩條直徑僅有0.0357毫米的高科技納米纖維線所掌控。這種高科技納米線是由Polyethylene Dyneema®纖維製成,一般應用在帆船裝備,其硬度比鋼高出數倍。兩條納米線的一端綁在滑竿上,而另一端則通過分別設在2、4時和8、10時位置的四個滑輪,連繫到機芯的轉動系統,負責每小時一次的滑竿歸零動作。 這個轉動系統和時、分的顯示由獨立發條盒供應動力,絕對不會影響腕錶的48小時動力儲備。這枚充滿創意的機芯擁有469個零件,裝在一個直徑44毫米的18K白金錶殼裏,能防水至100米的深度,限量生產18枚。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今年的BaselWorld巴塞爾鐘錶珠寶展的全場焦點之一,肯定是Rolex(勞力士)的全新904L精鋼Daytona腕錶配品牌專利的黑色陶質Cerachrom外圈。錶迷都知道,鋼款的勞力士Daytona是永遠缺貨的,假如你能在錶行買到一隻全新的鋼款Daytona,那就代表你是錶行的VVIP,非常有面子! Daytona對上一次大改款是2001年更換了自家生產的4130型計時機芯,在過去的15年裏,鋼款Daytona基本維持同一個樣子。加配陶質外圈或加大錶殼尺寸的傳言每年都有,直到今年終於落實了轉換黑色陶質Cerachrom外圈。 Daytona的外圈刻有測速計(Tachymeter)是腕錶的一大特徵,可測量高達400英里或公里的平均車速,是Daytona腕錶與賽車世界緊密連繫的重要DNA。以高科技製造的新款Cerachrom陶質外圈,有着不少優點。不僅抗腐蝕,防刮損,即使受紫外線照射也不會褪色。這個外圈除了極為耐用,以PVD(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沉積法)鍍膜技術於數字與刻度鍍上一層鉑金薄膜,令外圈上的測速計更見清晰。 Cerachrom外圈一體成形,有助讓藍寶石水晶錶面固定於錶殼上,並確保腕錶的100米防水性能。形狀獨特的中層錶殼以整塊實心904L精鋼鑄造而成,比一般腕錶所用鋼材堅硬很多。上鏈錶冠具備勞力士專利的三扣鎖三重防水系統,和計時按鈕一樣,牢固旋緊於錶殼上,並且受到錶殼護肩的保護。 新款Daytona所搭載的4130型自動上鏈機械計時機芯,於2001年首次推出,經過十多年的市場考驗,證明是一款非常穩定可靠的計時機芯。堅固的計時機芯配備導柱輪及垂直計時離合器裝置,可使計時器快速啟動,確保計時精準。 游絲擺輪組件是腕錶的心臟部件,配備了勞力士專利的藍色Parachrom游絲,由勞力士鑄造的獨特合金製成,此游絲不受磁場干擾,即使溫度變化,仍然十分穩定,抗震能力更比傳統游絲高出十倍。機芯的動力儲備達72小時。腕錶定價瑞士法郎11,800,估計今年下半年到貨。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2014年Omega(歐米茄)和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所(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METAS) 聯手公布了一項全新的腕錶測試標準。 針對現今生活中磁場無處不在,例如平板電腦、電話,甚至女士手袋的開關磁石等都是磁場。缺乏創新防磁功能的機械腕錶在這種種磁場環境之中,其準確度會受到長遠影響。為此,新測驗標準定下了八項嚴格測試,除了評核腕錶在日常佩戴時的性能,還設有防磁測試,確保腕表在15,000高斯的強大磁場下仍可運作正常。 任何製錶品牌均可安排旗下腕錶接受METAS核准的測試,通過認證後便可使用Master Chronometer的稱號。腕錶按照METAS標準測量之前,機芯必須先通過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中的所有測試。每枚Globemaster腕錶均附有證書卡,顧客可根據其識別編號在網上查看該枚腕錶的每項測試結果。 2015年歐米茄推出的Globemaster腕錶是第一款通過METAS測試擁有Master Chronometer稱號的腕錶。今年歐米茄接着推出同樣擁有Master Chronometer稱號的Globemaster年曆腕錶。腕錶的最大特色是具年曆功能的全新機芯,擁有午夜後瞬間轉換日期和月份的設計,月份字樣分布於藍色小時刻度之間,以藍漆指針指示月份。Globemaster腕錶外形設計意念來自早期Constellation星座系列,錶背透明水晶玻璃顯示的擺陀徽章刻有圓頂天文台標記,代表歐米茄在精確的天文台錶測試過程中,獲得多項精確大獎的光輝歷史。天文台上空的8顆星代表歐米茄8項重要精確紀錄,也象徵METAS認證的八項標準。41毫米錶殼以精鋼鑄造,光面凹槽錶圈(fluted bezel)則採用防磨損的硬金屬(tungsten carbide碳化鎢)製造。 灰色「餡餅盆形」(pie-pan dial)錶面上的藍色三角拱形光面時分針和小時刻度均經過夜光塗層處理。其他藍色細節包括光面中置秒針、歐米茄品牌標誌、星座系列的星形符號及錶面上的字樣,配上藍色皮革錶帶連不銹鋼摺疊扣,色調一氣呵成。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假如你欣賞德國產品對細節的追求,在鐘錶世界裏A. Lange & Sohne(朗格)可能會令你一見傾心。朗格是唯一一個高端鐘錶品牌,會把每一隻生產的腕錶以人手組裝兩次。第一次組裝完成後,把數以百計的零件拆散、清潔,然後再重新組裝,這個動作令所有金屬接合點免除了被金屬微粒卡住的風險,大大提升了金屬齒輪運行的順暢度和準確性。 朗格系列中又以Lange 1最為標誌性。這裏介紹的GRAND LANGE 1 MOON PHASE“Lumen”錶殼直徑41毫米,比Lange1大,但朗格並非只把錶殼造大,而是重新開發一款較大機芯與大錶殼匹配,這樣的安排也只有追求完美細節的朗格會做。GRAND LANGE 1 MOON PHASE“Lumen”的亮點就在Lumen夜光。半透明藍寶石水晶錶盤,呈現出朗格大日曆顯示的巧妙結構,錶盤的特製塗層可阻擋光譜中紫外光以外的大部分光線,只容許紫外光穿過讓大日曆裝置的夜光物料「吸收能源」,使之在漆黑中散發光芒。 9時位偏心時分圈中央設有大型月相盤,以玻璃製作,表面會先經專利塗層過程處理,接着製錶師會以激光切割出月亮和1164顆星星圖案。月相盤背面的夜光物料,在黑暗環境中令這些圖案閃閃生輝。月相顯示正確設定後,隔122.6年才需校正一天。鉑金950錶殼,搭載72小時動力儲存手動上鏈機芯,限量200枚,稅前定價69,600歐元。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去年的SIHH卡地亞才推出了Cle de Cartier系列,想不到今年的SIHH又推出另一個全新系列Drive de Cartier。上周和卡地亞中國區市場總監Virginie午飯,才了解到Cle de Cartier的定位是一半女性一半男性,而Drive de Cartier則完全為男土創造,充滿自由奔放的陽剛味。 首批Drive de Cartier腕錶有三款功能,分別是基本的小三針帶日曆腕錶,大日曆加有晝/夜顯示的第二時區腕錶,和擁有日內瓦印記的飛行陀飛輪腕錶。錶殼材質有精鋼和18K粉紅金兩種選擇,飛行陀飛輪腕錶只有18K粉紅金款。 卡地亞一向以出色設計和細緻手工在高端珠寶和鐘錶領域聞名於世,看卡地亞的作品就是要看它的細節。既然Drive de Cartier是以男土消費者為中心,而名字中的Drive又有駕馭和駕駛的含義,那卡地亞怎樣把這個意念體現在Drive de Cartier的腕錶上呢?首先Drive de Cartier的錶殼看起來很圓潤,但其實它是枕形的,很有外方內圓的味道。銀白色錶盤款式有汽車水箱格柵的機刻紋理,與Drive的含義相呼應。時標是卡地亞標誌性的羅馬數字,配合劍形指針和內或外圈的分鐘刻度,時間清晰易讀。還有卡地亞的經典鑲藍寶石錶冠,它的底座呈縲絲形狀,凸顯了設計的陽剛氣息。錶面的藍寶石水晶玻璃是穹形的,從則面看和枕形錶殼配合得天衣無縫。錶底也是藍寶石水晶玻璃,讓配戴者可以欣賞卡地亞自家製作機芯的運作。 日內瓦波紋的錶橋和自動擺陀修飾,拋光打磨的螺絲,游絲擺輪上的卡地亞C字標記,都讓人看得賞心悅目。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IWC(萬國錶)每年都會在旗下六大系列裏挑選一個作為新產品研發推出的重點,每年更替,每個系列都有同等機會成為焦點明星。今年在日內瓦錶展登場的是廣受歡迎的飛行員腕錶系列。從1936年開始每代的飛行員系列,都為愛好者帶來功能、設計以至材質運用上的驚喜。今年IWC在細節上下了很大的心思,包括入門款全新MARK XVIII的錶殼尺寸從41mm微調到更合比例和配戴舒適的40mm。 還推出了致敬經典MARK XI的36mm自動錶款,讓女土和手腕較細的男士有更合適的選擇。在錶盤設計上,MARK系列放棄了三天日曆窗顯示,改為更清晰的單日日曆窗顯示。從2006年起消失的9時位置9字又重新回到錶盤上,讓整體視覺效果更連貫和簡潔。IWC還為大部分錶款提供具古樸外觀和柔軟橙色皮內襯的Santoni鱷魚皮或小牛皮錶帶。 技術突破方面,IWC今年推出了全新的世界時區計時腕錶。這款錶的最大特色是選擇時區和顯示時間方法都是前無古人的,IWC並為此技術申請了專利。不論是飛行員、常常出差的行政人員和喜歡旅遊的人,都會常常碰到需要轉換時區的情況。IWC的世界時區計時腕錶,配戴者只需以拇指與食指按下刻有24個時區代表城市的錶圈,然後向左或向右旋轉,將所需時區旋轉至「12點鐘」刻度處即可。錶盤上的時分秒針、24小時日夜指針和日期顯示,便是該時區的準確時間。這個動作可來回操作,不會影響腕錶的準確度。由於錶盤上永遠只顯示單一時區的時間,配戴者不會混淆。另一個非常聰明的設計亮點,就是以“S”標誌在錶圈上點出有些實行夏季時間的城市,只要在夏季時把錶圈轉到“S” 標誌上就能讀出該城市的夏季時間。這款腕錶搭載了IWC自家生產的計時機芯,按下2點位置的按鈕開始或停止計時,計時過程中按下4點位位置的按鈕有歸零並重新計時的飛返功能。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一款腕錶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它的設計個性與目標受眾能否產生共鳴。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有幾家瑞士高級腕錶品牌分別推出各自在當時是反傳統的鋼製、大錶殼高級運動型腕錶。在當年雖然引起了一定的話題性,卻並未成為即時的成功。但這些錶款都因為設計充滿獨特個性,在往後的幾十年分別成為創造它們的品牌的標誌性系列,不但廣受歡迎,當年的原創錶款更加是收藏家的寵兒。當中包括了愛彼的Royal Oak、百達翡麗的Nautilus和江詩丹頓的Overseas前身222系列。 去年聽說江詩丹頓要重新演繹Overseas系列,心裏充滿了期盼。江詩丹頓旗下大部分是傳統的圓形錶款,只有酒桶形的Malte和擁有六面立體錶圈的Overseas形象最鮮明突出。Overseas的設計理念源自對活躍生活態度和遨遊天下的嚮往,因此腕錶充滿運動細胞,防水、防磁、自動上鏈、符合人體工學的舒適設計都是Overseas不可或缺的DNA。全新的Overseas系列同時推出了5款腕錶,包括搭載全新自家機芯的計時錶、三針自動日曆錶和小秒針鑲鑽錶。另外,還有兩款分別搭載自家萬年曆和兩針自動的超薄機芯錶款。所有型號都擁有代表打磨工藝、準確和耐用最高水準的日內瓦印記。標誌性的特徵包括了旋入式六面立體錶圈和藍寶石水晶錶底蓋,為腕錶提供達150米的防水性能(超薄款防水50米)。軟鐵錶殼內圈則可有效保護腕錶免受磁場侵擾,確保了其精準度和耐用性。江詩丹頓特別為全新的Overseas系列推出了3款替換便捷的不銹鋼或貴金屬錶鏈、真皮錶帶及橡膠錶帶,能夠讓顧客在不需使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進行安全拆裝替換,同時不影響錶鏈或錶帶的堅固和耐用性。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Panerai(沛納海)是近年最受錶迷歡迎的品牌之一,究其原因可歸納為三點。其一,沛納海帶領大口徑腕錶潮流,把晝夜讀時皆一目了然的錶盤優點融入了標誌性的錶殼設計。其二,不論是早年款式選用的供應機芯或是2005年之後續步更替的自家生產機芯都有着功能、工藝、可靠三面兼備的特性。其三,沛納海定位清晰,其與意大利海軍淵源的歷史和品牌與海洋的緊密連繫貫徹始終,讓擁躉容易產生共鳴。以上種種皆為沛納海在近二十年間成就了錶壇奇蹟的因由。沛納海的設計簡約,令擁躉着迷的往往是細節的變化,指針、錶面的顏色,護橋的位置,錶殼材質的選擇和打磨方法,都可令到腕錶呈現完全不同的個性,成為各人的追捧對象。 在沛納海於1997年被歷鋒集團收歸旗下之前的數年間,收藏家稱為pre-Vendome時期。這段日子裏沛納海生產了小量供應市場的腕錶,今天都成為了收家的寵兒。尤以美國影星史泰龍於1996年委託沛納海特製的腕錶系列最為人所津津樂道。今年沛納海推出了限量500套的Luminor8日動力儲存對錶,設計靈感就是來自當年為史泰龍特製的兩款原創腕錶──Luminor Black Seal腕錶及Luminor Daylight腕錶。全新的限量對錶包括一枚首次推出左撇子版本的Luminor Black Seal腕錶,以精鋼鑄造,表面包覆DLC仿鑽結晶碳鍍膜(Diamond-Like Carbon)。對錶的另一枚是配搭白色錶盤及藍色時標的Luminor Daylight腕錶,護橋裝置設於右側,跟錶殼一樣採用AISI 316L拋光精鋼鑄造,選用藍色鱷魚皮錶帶。 兩款腕錶皆為44mm錶殼,搭載自家P5000手上鏈8日動力機芯,以古董 Luminor腕錶專用的梨木錶盒包裝,內附一尊架於柚木底座上的慢速魚雷模型,並贈有一本收錄意大利海軍特種部隊所使用的軍事器材資料的珍貴書冊。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剛圓滿落幕的一年一度瑞士日內瓦錶展,參展的品牌由原來的十五個增加至二十四個。新加入的都是一些新進的小眾品牌,他們雖然一般都是年輕品牌,但創意和工藝比起傳統品牌一點不輸,往後數周都會挑有趣的向讀者介紹。打頭陣的仍然選了傳統大牌Jaeger LeCoultre(積家)於1931年首度推出,至今已經歷85年的Reverso系列。Reverso可說是市場上眾多不同設計的腕錶中,其中一個最經典、最標誌性的設計。原設計意念是用可翻轉的錶殼來保護錶面以至機芯可以經歷如馬球般的劇烈運動而不受損害。今天的Reverso已變成個性化的錶殼雕刻或雙錶面設計的華麗舞台。 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飛輪是積家版本的立體陀飛輪,自第一代推出以來已經歷了四代,一直都是收藏家的寵兒和拍賣場上的超高價拍品。如今到了第四代,其中一個特色是把原來球型陀飛輪的球型框架去掉,讓兩軸陀飛輪在一個完全開放的視覺空間自由轉動,除了更為美觀外,另一個好處就是讓錶殼的體積大幅降低了百分之三十,讓整隻腕錶變得更為纖巧。Reverso Tribute Gyrotourbillon腕錶搭載由積家自行研製的179型手動上鏈機械機芯。雙軸飛行陀飛輪的兩個框架設計簡約,外部和內部框架分別以1分鐘和12.6秒旋轉一周。機械機芯的游絲由積家工坊以手工製作。製作半球型游絲的難度極高,講求極致精準的技術,此精細而獨特的游絲與Gyrolab擺輪同樣是大師級工藝的象徵,後者呈積家錶廠標誌性的擒縱叉形,其非圓形的結構巧妙地減少與空氣之間的摩擦,為腕錶的精準度帶來重大的突破。 腕錶正面錶盤的上方配備白色的粒紋裝飾形顯示盤,搭配太子妃式藍鋼指針,11時位置設晝/夜顯示。下方的刻度顯示環則與球型陀飛輪同步運行,配合位於其左面的藍色小箭嘴,以獨特的方式顯示秒鐘。 腕錶的背面設第二時區時間顯示,錶盤以完全鏤空的方式展現積家錶廠的雕刻藝術。2時位置設24小時制晝/夜顯示,陀飛輪則設小秒針顯示。此款鉑金腕錶全球限量發行75枚。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大約14個月前,香港人Raymond決定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潛水錶品牌,以自己兒子的名字ANDERSMANN命名。Raymond自小已經對潛水錶情有獨鍾,源於一隻父親送給他的潛水錶。長大後,Raymond慢慢搜羅各大品牌的潛水錶,愛彼、勞力士、沛納海(Panerai)等等,尤其鍾情於沛納海的簡約設計。但他心目中的完美潛水錶始終未有出現,Raymond於是決定設計一款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潛水錶。 這款錶必須要美觀與功能兼備,能真正讓潛水員在深海作業時配戴,同時要能滿足運動形人士的日常生活方式。要找一家能把這個設計概念從紙上轉化成實物的錶廠,過程絕不簡單。Raymond曾經考慮找一家中國的供應商,但他所接觸的中國錶廠都不能滿足他要求的防水深度,於是Raymond轉而往傳統鐘錶製造王國瑞士尋找生產商。 終於在Bienne找到了一家一直為傳統大品牌製作腕錶的錶廠合作。 2015年12月,ANDERSMANN OCEANMASTER I和II同時面世! OCEANMASTER I和II的分別在於I的12角形錶圈和II的釘紋圓形錶圈和錶冠。兩個型號同樣是由316L精鋼製作直徑47毫米的錶殼,防水達1,000米,錶背配上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讓著名的瑞士製ETA2892 A2機芯運作展現眼前。ANDERSMANN非常注重細節,OCEANMASTER腕錶擁有三文治式雙層錶面,夜光物料從縷空的數字時標露出,提供優越水底讀時清晰度。錶面的藍寶石水晶玻璃不但有防眩光塗層,而且是拱形設計。 OCEANMASTER I型有三種打磨效果可供選擇,包括噴沙、拋光或DLC黑色處理。而OCEANMASTER II型可選擇陶瓷或DLC黑色處理的錶圈。所有ANDERSMANN型號定價約港幣10,000至11,000元,詳細資料可在品牌的網站找到(www.andersmann.com)。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時間的概念源自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一周為之一天,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是為一年。古時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規律與日出日落息息相關。後來人們開始把一天的時間分成等值的段落,是現代24小時一天的起始。據古籍記載,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羅馬人和巴比倫人已經懂得利用日光照射的倒影來顯示時間,是日晷的始祖。日晷的做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用一個可讓陽光照射出倒影的裝置,例如一支鐵桿或一塊薄片,安裝在一個平面上,然後根據日出和日落的陽光,通過照射鐵桿在平面上造成的倒影之間,刻上時間的刻度便可。而位於地球上不同緯度的地區,在不同的月份,日照所造成的倒影會不同,因此比較準確的日晷需要就此進行調校。另外,因為地球的自轉軸心並非垂直,公轉的軌跡亦並非圓形,造成太陽時(solar time)和標準時(clock time)並非一致,一年中最大差別的一天可達十五分鐘。當日晷顯示為正午,而我們的腕錶所顯示的時間與正午的差距,就是這個原因所造成。 德國的NOMOS以製作簡約設計的機械時計聞名於世。最新推出了一款日晷指環,就是把日晷微型化,讓它變成一個既可以掛在頸間,又能繞於指上的指環。 細看這個日晷指環,它的設計非常聰明,內圈分左右兩邊刻上了由早上5時到晚上7時的時間刻度(這是因為日晷必須在日出和日落之間才能顯示時間),外圈分三個部分,中間可轉動的一圈有一個小孔,左右兩邊分別刻上代表一到12月的英文字母。這枚日晷指環專為大中華區城市的的緯度而設計。只要你身處大中華區任何一個城市,把外圈中間的小孔調校至當月的刻度,再把指環小孔面向陽光,一束陽光會穿過小孔照在指環內側,顯示時間。 這枚日晷指環非常適合不想爭分奪秒的浪漫一族,有不銹鋼或鍍香檳金兩種材質可供選擇,搭配一根精緻優雅的羊皮掛繩。定價分別為港幣1,500元和2,500元。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概念車在每年各大車展都是車迷的焦點,但概念錶真的比較少見。究竟伯爵為甚麼把這枚新作歸納為概念錶呢?伯爵給很多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是金光閃閃的珠寶首飾和珠寶腕錶,筆者最初認識伯爵也是從這個角度開始,直到深入研究伯爵的品牌歷史,才發現伯爵原來是個不折不扣的鐘錶自主生產商,甚至在品牌的早年是為別的品牌供應機芯的! 伯爵有「超薄皇者」的美譽,因為它善長製作各種(包括高複雜功能)的超薄機械機芯。僅厚2毫米的9P手動上鏈和2.3毫米的12P自動上鏈機芯都是技驚四座和創造紀錄的作品。但很少人知道伯爵也是極少數能自家生產石英機芯的廠家。 為了慶祝自主研製的超薄石英機芯7P誕生40周年,伯爵特別把機械和石英兩種技術結合起來,創造了已申請超過十項專利的全新電子調節自動上鏈機芯,並命名為700P。700P利用擁有高達32,768赫茲(Hz)震頻的石英,來控制一個自主研發的推進器(generator),這個每秒轉動5.33次的推進器代替了傳統機械機芯的擒縱和游絲系統,用作掌控機械齒輪的轉動,有效對抗磁場及地心引力,達至極高的走時精確度。 除了嶄新的概念技術,Emperador Coussin XL 700P還充滿現代設計的美感。46.5毫米直徑的18K白金枕形錶殼,包裹着倒置結構的機芯,錶面就是原機芯的底部。9時位置鐫刻有伯爵家族徽章的偏心式自動擺陀,和2時位置的電子推進器形成一個「8」字圖案。4時位置的時、分針於錐形的時標上轉動。深黑色機芯配襯黑色ADLC塗層金質錶圈,充分彰顯Black Tie系列的貴族風采,限量發行118枚。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自從去年APPLE WATCH出現之後,無論它的實際受歡迎程度如何,但它肯定已激發起很多傳統製錶品牌的競爭心。 今年我們已先後看過萬寶龍的智能錶帶和泰格豪雅的CONNECTED腕錶,相信其他品牌的智能腕錶作品將會接着出現。好像專業飛行員腕錶品牌BREITLING(百年靈),今年較早時在巴塞爾鐘錶珠寶展已預示一款可與智能手機連繫的專業飛行員腕錶,終於在聖誕前向全球市場正式發布。 EXOSPACE B55是一款將傳統腕錶與智能手機相結合,以實現全面提升功能和操作體驗的作品。B55的設計特色就是維持腕錶在操作上的主導性,不會成為智能手機的附屬品。智能手機擁有較大的螢幕顯示,讓用戶可以輕鬆地透過手機完成腕錶所有的操作功能,包括時間調校、時區轉換、鬧鐘設置、顯示和操作數據、夜間模式等等。透過計時腕錶將各種數據,包括飛行時間、分段計時時間、單圈計時等,上傳至智能手機,使得數據的閱讀、儲存和傳輸更加輕鬆簡單。 B55還可接收由手機收到的郵件、簡訊、Whatsapp訊息、電話「包括來電者的姓名和號碼」以及即將來到的會議/約會行程提醒。 B55採用堅固輕質的鈦金屬46毫米直徑錶殼,拱型藍寶石水晶鏡面,雙面防眩,配TwinPro雙色橡膠錶帶,防水性能達100米。搭載百年靈自製,比標準石英機芯精準10倍的Super Quartz超級石英機芯,並擁有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認證。 其他功能包括1/100秒精確度計時、倒數/正數計時、電子測數計、UTC世界時間、第二時區顯示、每日七組鬧響、帶星期顯示的萬年曆、電池充電顯示等等。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