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早,1月28日就踏入了雞年。肖雞的人能言善辯、創意十足。假如你不介意腕錶透露了你的年齡,買一隻合意的雞年生肖腕錶作為自己或家人朋友的新年禮物,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大部分生肖腕錶都包含特別技術,同時是限量發行,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圖1)沛納海已經是第九年推出生肖腕錶作品,也是市場上唯一以獵式錶殼(hunter case)出現的作品。44毫米直徑精鋼錶殼上的雄雞浮雕圖案,由意大利雕刻工匠以手工雕琢而成。工匠先在精鋼上雕刻凹槽,再嵌入多層平行金絲,然後細心用拷錘修飾,令金絲完全填滿凹槽,勾勒出雄雞的輪廓和精緻的裝飾。腕錶搭載沛納海諾沙泰爾錶廠自製研發的P.9000自動機芯,限量生產99枚。 (圖2)雅典表選擇以內填琺瑯技術製作限量發行88枚的鎏金金雞腕錶。40毫米18K玫瑰金錶殼,搭載瑞士官方天文台認證COSC的自動上鏈機芯。內填琺瑯是稀有的琺瑯工藝,製作方法是先依照圖案的紋理,用鑿子在金屬面盤上先雕刻出凹槽,再將琺瑯釉調和液填入。而不同的金屬氧化物會提煉出不同的顏色色調,最後經過高溫烘烤燒製定色。 (圖3)江詩丹頓的藝術大師系列中國十二生肖傳奇──雞年腕錶只限量發行十二枚。符合日內瓦印記要求的自家自動上鏈機芯有特別的時間顯示形式。錶盤上並無指針,通過四個顯示窗分別顯示小時、分鐘、星期和日期。錶盤中央成為了藝術創作的舞台。葉子裝飾圖案直接在金質錶盤上雕刻而成,之後是大明火琺瑯階段,連續塗抹數層的琺瑯釉經過800到900攝氏度的燒製,才凸顯出葉子上面的顏色。主角鉑金公雞圖案以手工雕刻而成,鑲嵌於錶盤中央。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Yvan Arpa是現代鐘錶圈一個傳奇人物,他生於瑞士,事業開始時是一位數學教授,曾經鑽研武術,酷愛杯中物,極具創意的他往往酒後獲得靈感。Yvan擔任過名士錶瑞士市場、宇博錶和Romain Jerome(RJ)的董事總經理,參與了宇博Big Bang的誕生和RJ的鐵達尼號殘骸金屬腕錶的創製。當年Yvan把一塊1.5公斤重的鐵達尼號殘骸金屬重新鑄造成腕錶錶殼,賣的比金還要貴,但還是一錶難求,成為了市場佳話。2010年Yvan成立了自己的品牌ArtyA,專門創作以各種奇異物料製造的腕錶。他的作品全部限量發行,很多款式甚至只生產一隻,在市場甚受歡迎。他的作品曾經用上蝴蝶的翅膀、整隻蜘蛛、史前恐龍糞便化石、經閃電轟擊的金屬、真的子彈、甚至他自己的血液樣本作材料!ArtyA不只是用特別材質,他對瑞士傳統製錶技術也極之推崇。在他的ArtyA複雜功能系列裏,就有飛行舵飛輪、三問、萬年曆、單按鈕計時等複雜功能的腕錶。據我的觀察,ArtyA基本是用第三方供應的機芯,但都經過改造和特別打磨,效果絕對是瑞士工藝的最高級別。ArtyA在日内瓦有自己的工作室,只有不到十位員工,但他們每年推出的獨一無二錶款,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 這裏介紹兩款ArtyA的腕錶,同樣搭載自動上鏈瑞士機械機芯。第一款是「人狼與龍」,手工雕刻的龍形鏈帶,47毫米直徑錶殼,錶盤鑲嵌兩粒銀製子彈,限量一隻,定價瑞郎14,900,退稅後折合港幣約108,000。第二款是「蝴蝶二號」,精鋼42毫米直徑錶殼,鑲有236顆共重2.2卡拉美鑽,錶盤鑲嵌藍色蝴蝶翅膀,限量一隻。定價瑞郎18,900,退稅後折合港幣約136,000。ArtyA在亞洲只有日本有代理,感興趣讀者可到ArtyA網站尋找資料www.artya.com。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今天介紹一個非常有個性的腕錶品牌──U-BOAT。U-BOAT是從德文U-BOOT演變過來的,意指一、二戰時期德軍陣營用以封鎖敵人海港的潛艇。U-BOAT由意大利設計師Italo Fontana創立,至今只有十多年歷史。Italo的祖父Ilvo在二戰時曾經受意大利軍方委托,要設計一款軍用的腕錶,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而未有成事。Italo從祖父留下的一些設計草圖獲得靈感,創作了一系列錶冠設於錶殼左側的大口徑腕錶。U-BOAT的錶冠都設有特色護橋,一方面強化錶冠的保護,更重要是凸顯了U-BOAT腕錶的軍用設計。U-BOAT腕錶錶殼尺寸巨大,由40毫米到50毫米直徑都有。但由於所有錶冠都設於左方,所以雖然錶殼尺寸巨大,但戴在左手腕上卻出奇地舒適。 U-BOAT最受歡迎的系列是CLASSICO。Italo認為CLASSICO是他心目中的永恆經典設計,有着簡約的線條,軍用腕錶的強壯,足夠的功能和在任何光線環境都能提供清晰讀時的特性。U-BOAT CLASSICO U-47的錶殼直徑47毫米,以316L精鋼打造。每隻腕錶都經意大利工匠人手打磨,腕錶編號刻於一塊金屬片上鑲嵌於錶殼左側。旋開錶冠護橋就可為腕錶調教日期、時間和上鏈。錶冠體積較大,手感非常好,每拉出一節都有清晰的感覺,絕不含糊,是專業儀器應有的信心。錶面有兩種顏色選擇,黑色襯米黃色夜光時標和指針,或米黃色襯同樣塗上夜光物料的黑色時標和指針。 大三針時、分、秒加上3時位的日期顯示,通過6時位的小窗能看到機芯上的一顆寶石。腕錶搭載瑞士製造、經過U-BOAT專屬化的ETA自動上鏈機械機芯,通過玻璃底蓋可觀賞它的運作。每隻U47腕錶配備兩款錶帶,其一是意大利手造復古小牛皮錶帶,另一條是配合腕錶100米防水功能的KODIAK防水尼龍軍用錶帶。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今天,我們講一隻你有萬貫家財也暫時買不到的錶。11月14日,在瑞士日內瓦的Phillips拍賣行第4次鐘錶拍賣會,迎來了3隻有「錶壇聖杯」之稱、不同金屬錶殼百達翡麗1518型萬年曆計時錶,分別有粉紅金(產於1948年)、黃金(產於1951年)和精鋼錶殼(產於1943年)。其中精鋼的一款至為罕有,市場傳言百達翡麗總共只生產過四隻精綱錶殼的1518型,物以罕為貴,難怪這隻近乎完美狀態的1518型最終以破腕錶拍賣紀錄的一千一百萬零二千瑞士法郎成交,折合港幣八千四百多萬!誰都不能估計,下次再有精鋼1518出現於市場會是何年何月。 為甚麼這隻錶能賣如此誇張的價錢呢?那就要從百達翡麗的歷史說起。很多愛錶的人都知道,百達翡麗一直都是拍賣場上的寵兒,每過數月你就會聽到又一只百達翡麗的時計策新了成交紀錄,這與百達翡麗過去百多年一直保持最頂尖的瑞士製錶工藝和他們在技術上的領導與突破能力關係密切,但更重要的,我認為是百達翡麗非常成功的產品設計和市場策略。 一直以來,百達翡麗都奉行物以罕為貴的策略,幾乎所有高複雜功能和高級工藝的錶款都嚴格控制產量,一方面確保品質永遠維持頂級,其次就是避免供過於求的情況。以1518型為例,它於二戰年代推出,當年根本沒有任何鐘錶品牌膽敢製作高複雜功能的錶款,只有百達翡麗率先把同樣是複雜功能的萬年曆和計時功能集合於一隻腕錶之內。1518的心臟是以Valjoux機芯作為基礎加上百達翡麗的萬年曆和計時組件,當然打磨也是最上乘的,才配得起刻在橋板上的日內瓦印記! 錶盤的布局也堪稱完美,在12時位置以窗口式顯示星期和月份在當年是突破,也令錶盤變得簡潔易讀。小秒針設於9時位,3時位置有30分鐘累計時盤,6時位則提供月相和日期顯示。35毫米直徑的錶殼今天看來在點小,但當年卻是相對大尺寸的男士腕錶。1518型從1941年推出,最後生產年份是1952年,十三年裏估計總產量不超過200隻。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Michel Parmigiani(帕瑪強尼),一個非常傑出的當代製錶大師。從修復古老鐘錶開始,到創立自己的品牌,20年來市場見證帕瑪強尼真正大師級的才華。從最基本的小三針珍珠陀自動機芯,到超薄陀飛輪和大小自鳴的報時腕錶,一次又一次讓錶迷讚嘆帕瑪強尼的出色工藝。2016年剛滿20歲的品牌,帕瑪強尼先生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心願,創造了一款整合式(intergrated)的雙追針大日曆計時錶。以完整結合方式設計的機芯和市場上量產的模組式(module)計時機芯分別很大。 模組式計時機芯一般以一個能量強大的機芯作為基礎,然後在上面加上一組計時功能組件。好處是製作成本相對便宜,缺點是機芯較厚和欠缺計時機芯應有的美感。整合式機芯從開始就把所有功能融合設計,除完美呈現複雜機芯應有的美感外,能最大程度運用空間和提升整體表現。 有人說,雙追針計時功能是機械機芯的殿堂級工藝,比陀飛輪的難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是雙追針功能的兩根計時秒針必須完美重疊,在按下2時位起動/停止按鈕時,兩根指針同步運行,到按下錶冠中央的按鈕,下面的一根計時秒針會即時停下,顯示分段時間,再按一次錶冠中央的按鈕,下面的計時秒針會即時追上上面的計時秒針繼續運行。這個動作可不斷重複,讀取不同的分段時間。完成計時可再按2時位按鈕讓兩根計時秒針停止,讀取9時位的12小時計時盤和3時位的30分鐘計時刻度,按下4時位按鈕,所有計時指針全部歸零。這個複雜功能需要動用兩個導柱輪一起管理。12時位置的大日曆功能也是整合在機芯的布局裏,為求不曾加機芯的厚度。藍寶石水晶底蓋顯示了鏤空的18K紅金製作機芯的美態。 每小時擺動36,000次的擺輪提供準確達1/10秒的走時。帕瑪強尼先生的簽名以雷射技術凸刻於提供65小時動力的發條盒上。白色或「皇室藍色」的大明火琺瑯錶盤配18K紅或白金42.1毫米直徑錶殼,各限量發行25枚。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1996 年,珠寶鐘錶品牌蕭邦(Chopard)的聯合總裁卡爾─弗雷德里克‧舍費爾希望把蕭邦打造成真正的高級鐘錶製造品牌manufacture,於是在瑞士一個小村莊─弗勒里耶建立了一間設備完善的製錶廠。二十年來,生產以品牌創辦人蕭邦名字首字母 L.U.C 命名的高級腕錶系列。 為慶祝弗勒里耶製錶廠的20周年,蕭邦推出了兩款為旅行者而設的腕錶,其中功能較複雜的一款就是L.U.C世界時間腕錶Time Traveler One。 世界時間腕錶絕對不是新鮮事,但對需要掌握不同時區時間的人是個非常有用的工具。世界時間腕錶的重點首要是時間必須清晰易讀。讓我們看看這款腕錶的錶盤,最內是一個日曆圈,由一根擁有縷空箭頭的指針顯示。向外第二個圈是當地時間,以中央的時、分針顯示。配戴者身處何地,就以2時位置刻有L.U.C. 標誌的錶冠調教日曆和當地時間。再往外就是24小時圈,以兩種顏色顯示日與夜,每24小時轉動一圈。最外就是地球上的24個整時時區,以代表城市的名字表達,用4時位置刻上地球標誌的錶冠調準城市和24小時圈上的時間一次,往後就不用再調,24個時區時間一目了然。蕭邦有一個很聰明的設計,就是那些用夏季時間的城市,在夏季可看城市的紅色箭頭指示時間。腕錶的機芯研發、製作、打磨,和錶殼的金屬鑄造加工,全部在蕭邦廠房內完成。這款腕錶錶殼直徑42毫米,防水50米,藍寶石水晶玻璃透明底蓋,分精鋼配黑錶盤、18K紅金配銀白色錶盤和鉑金配藍色錶盤3種款式。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IWC工程師Ingenieur系列是品牌六大系列之一,早於1955年就已推出。後來到七十年代由腕錶設計大師傑羅·尊達Gérald Genta操刀換上新錶殼設計。傑羅的經典作品包括愛彼的皇家橡樹Royal Oak和百達翡麗的鸚鵡螺Nautilus,筆者一直認為IWC的工程師並不是傑羅的顛峰作品,在IWC六個主打系列中也不是最受歡迎的。這次IWC推出三款專為英國南部舉行的傳奇賽車盛會───第74屆古德伍德會員會Goodwood Members’Meeting製作的工程師特別版錶款,反而令筆者眼前一亮。 這三款被歸納為「工程師復刻版」的腕錶,與其說是復刻版不如說是帶經典元素的全新創作。42毫米直徑圓形錶殼配兩對強而有力的楔形錶耳,加上長方形計時功能按鈕和大小比例合適的旋入式錶冠,予人一種沉實穩重又不失時尚的感覺。三款特別版分別以18K紅金錶殼襯黑色錶盤,以精鋼錶殼襯岩灰色錶盤和以鈦金屬錶殼襯鍍銀錶盤。腕錶搭載IWC自家生產的69370型自動上縺計時機芯,此機芯配備品牌發明的雙向棘爪式上鏈系統,在擺陀轉動1,123圈之後可獲得長達46小時的動力儲備,機芯運作可通過藍寶石水晶玻璃底蓋一覽無遺。計時和時間顯示布局清晰,中央為計時秒針,12時位置是30分鐘計時盤,9是位置是12小時計時盤,恆動紅色小秒針設於6時位置。3時位置提供日曆窗。筆者最喜歡的細節是小牛皮錶帶的縫線裝飾,充滿復古的奢華感!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Maximilian Büsser & Friends(MB&F)是鬼才鐘錶設計師Max的工作室,他天馬行空,他集思廣益,他的作品完全不按傳統製錶章法。但他尊重傳統,除了採用最頂級的傳統機芯打磨技術,也開闢向傳統製錶技術致敬但同樣突破傳統的Legacy Machines系列。 但Max最為粉絲鍾情的還是他的Horological Machines(HM)系列,因為HM系列從機械布局到外型設計和時間的顯示永遠出人意料,而且造工超越頂級,能滿足付得起它的定價的人內心對不知名的夢想之錶的期盼。最新的作品是靈感來自Canadian American Challenge Cup(Can-Am)賽車的HM8。 Can-Am從1966年開始到1987年終結,可以說是賽車界最瘋狂也最令人熱血沸騰的賽事。原因很簡單,不像Formula One的嚴格限制,Can-Am在引擎容積、動力以至風阻系數等都沒有限制,只要參加的賽車能達到基本的安全要求就會來者不拒,所以像McLaren、Porsche等賽車英雄都把Can-Am視作他們戰車的練武場。像把動力提升至過千匹的渦輪增壓器、降低風阻的巨大尾翼、各種減輕重量的車身材質等,都在Can-Am首先出現。這樣的一個競技場正和Max的不愛束縛性格不謀而合。 HM8在理念上就是一只駕駛人的腕錶,這一點體現在它以棱鏡反射時、分轉盤上的數字刻度在腕錶則前方作垂直時間顯示,這樣一來佩戴者的手永遠不用離開緊握的方向盤,也能清晰讀取時間。 另一個和賽車相關的設計亮點,就是以5級鈦合金打造的錶殼頂部防撞桿,這兩根由整塊鈦合金鑄造並經過人手拋光打磨的防撞桿,與賽車內保護車手的防滾桿如出一轍。HM8的錶殼用上大量加上雙面防反光塗層的藍寶石水晶玻璃,讓MB&F的標誌性22K黃金打造「戰斧」擺陀一覽無遺。腕錶的心臟以芝柏的自動上鏈機芯作為藍本,MB&F加上大量改進和修飾,並提供42小時動力儲備。錶殼材質有18K白金加鈦和18K紅金加鈦兩種選擇。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Hublot(宇舶)是錶壇另一個神話。12年前由教父級人物Biver先生接手後,創造了標榜融合(Fusion)的Big Bang系列,把一個沉寂多年的品牌搖身一變,讓它成為了年輕收藏家和時尚男女的寵兒。 Biver先生把原品牌以橡膠錶帶配18K金錶殼這個DNA冠上一個全新的解讀──Fusion。Fusion這個概念在Biver先生手上像是變魔術一樣,每年變出千變萬化的錶款。18K金融合碳纖維、不銹鋼配陶瓷、以藍寶石水晶作為錶殼物料等,創意層出不窮。以複合式樹脂作為錶帶的主調,配襯皮革、布料或其他顏色多變的物料,為的就是要創造和腕錶匹配,而且具備舒適、防水和耐用等特性。Big Bang也不是每個款式都獲得成功的,最重要是宇舶不停嘗試,不斷尋找新的Fusion。內在的機芯也看到宇舶在不斷努力,除研發了自家主打的UNICO計時機芯,還多次推出像30天動力和三問等複雜功能的腕錶。 Fusion的概念不單指物料,最新的嘗試是找來專為高級訂製服裝提供刺繡製品的瑞士Bischoff工坊,融合宇舶的瑞士製錶技術,創造專為女士而設的刺繡腕錶。Bischoff設計總監Rachel De Lagenest女士告訴筆者,宇舶的創意和技術是令她折服的。從一個嚇人的骷髏造型,加上各種黑白或彩色刺繡的點綴,讓錶盤的設計變成既前衛又不失時代女性的嬌媚。 刺繡是非常纖細且容易損壞的手工藝,宇舶以獨有的技術,將刺繡融入碳纖維,並覆蓋透明無色的複合樹脂,把它保護起來,使錶盤平順的同時更能放大刺繡紋路。創意加技術成就了宇舶Big Bang刺繡腕錶在2015年日內瓦鐘錶大賞奪得了最佳女性腕錶的殊榮。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3萬元左右的定價,要買一隻有歷史的品牌、配自家生產機芯、具備功能性、運動型,還要完全個性化的腕錶可能嗎?答案就擺在面前,Tudor(帝舵)的Heritage Black Bay Bronze。 這款錶是Tudor一系列以上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成功錶款取得靈感,然後結合現代技術與美學開發出來的作品之一。它沒有百分百承襲原錶的所有元素,所以不算是復刻版。但它抽取了原錶的設計精粹,所以一望而知是一脈相承。 Black Bay Bronze比數年前的Black Bay在錶殼和錶盤都有輕微增大。錶殼直徑現在是43毫米,從前是41毫米。可能是Tudor的設計師認為以強壯的銅合金作為才質的腕錶,稍為大一點更凸顯它的運動風格。銅合金(混合了鋁)比鋼重而且更為堅硬。銅這種金屬一直大量應用在航海設備和建築裝飾上,它有易於氧化的特性。配戴這款腕錶一段日子後,銅合金錶殼的表面就會開始氧化,氧化的結果因人而異,錶殼的顏色會產生不同的變化,令到每一只腕錶都完全個性化。錶殼底部是加上PVD塗層的不銹鋼,確保配戴時不會引起皮膚過敏。Black Bay Bronze本身是一隻具200米防水功能的潛水錶,棕色的外錶圈逆時方向轉動,用作計時。機芯是Tudor自家研製的自動上鏈機械機芯,配備抗磁的矽游絲擺輪,提供70小時動力儲備,和獲得俗稱天文台認證的COSC證書。 深棕色的錶盤襯淺色的夜光塗層立體時標,加上形狀獨特的「雪花」時針,在任何光線下都能清晰讀時。3、6、9時位置的立體阿拉伯數字,也是這一款Black Bay的特色。可選配米棕色提花織帶或仿古皮錶帶,兩款不同風格提供同樣的舒適手感。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日內瓦印記(Geneva Seal)是最為人認識的瑞士頂級製錶水平認證。從1886年制訂,以機芯規格與打磨工藝作為認證核心,到2012年頒布包括腕錶整體組裝和精準度的額外嚴格要求,都令到日內瓦印記成為瑞士製錶工藝的頂級典範。每年瑞士生產約3,000萬隻腕錶,當中約10萬隻屬於高級腕錶,但只有約2.4萬隻能通過自願參與的日內瓦印記測試,獲得認證。而Roger Dubuis羅傑杜彼每年生產的約4,000隻腕錶是全數獲此認證,在芸芸瑞士品牌中是唯一一個。羅傑杜彼這個年輕品牌的另一項傑出成就,是它位於日內瓦郊區的現代化廠房,能自主研發生產幾乎所有高複雜功能的機芯,和製作從機芯夾板到游絲擺輪等一切機芯部件。所以筆者認為,形容羅傑杜彼是日內瓦之魂合適不過。 筆者其中一隻dream watch就是羅傑杜彼的Excalibur王者系列自動上鏈鏤空腕錶。Excalibur王者系列是羅傑杜彼最標誌性的錶殼設計,它背後描述亞瑟王和圓桌武士的故事,錶圈上的缺口代表圓桌武士以配劍砍出的痕跡,非常有意思。一般鏤空腕錶會以現有機芯加工雕刻,盡量去掉夾板上的金屬,但設計受限於原機芯的設計。羅傑杜彼則從草圖階段已經是為了要設計一款代表自家特色的鏤空機芯。它融合了建築美學的線條設計,巧妙地把夾板上的重要支撐(1、3、5、7時位和接連擒縱系統底部)做成一個星型圖案。10時位置的微型(珍珠)擺陀也是鏤空的,它的特殊形狀設計確保它的高擺動能力,從而做到有效的自動上鏈功能和立體視覺效果。機芯共有167個零件,錶殼直徑42毫米,防水30米,以放大鏡可於錶冠對着的機芯邊緣看到日內瓦印記。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最近收到瑞士日內瓦鐘錶大獎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eve的新聞稿,注意到有一個品牌在12個鐘錶範圍裏居然獲得4個範圍共4款腕錶的提名,引起了我介紹這個品牌──Bovet的想法。 Bovet源於1822年,但具體歷史很多都已失傳,只知到它是其中一個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瑞士品牌。早在十九世紀已獲得清朝皇帝和大臣貴族的青睞,現今在古董市場見到刻有「播喴」字樣的就是他們的作品,而品牌輾轉落入現今擁有者Pascal Raffy手中。 Raffy可說是個錶癡,他把畢生精力都注入了Bovet,在2006年購得DIMIER 1738製錶工坊後,一直致力打造各種高複雜功能的機芯、游絲和微繪錶盤等。受到Bovet早年袋錶設計的啟發,Raffy設計出Amadeo袋──腕錶兩用錶殼,成為了Bovet的一大特色。 這裡介紹Bovet在2016年瑞士日內瓦鐘錶大獎獲提名的其中一款作品,Bovet Récital 18“The Shooting Star®”腕錶。3時位置設一個半球體上展示整個地球表面,一枚置於半球體軸心──北極的指針,指向半球體周邊同心軸上標示的選定時區時間。代表著該時區的城市名稱,則標示在半球體上方兩個同心滾輪的其中一個之上。 同心滾輪設計巧妙,外滾輪上顯示11個城市和一個小視窗,通過小視窗能看到刻在內滾輪的13個城市其中一個。比如圖示選擇城市是東京,指針顯示為下午6時(18:00),循半球體地圖找到英國倫敦位置,顯示為早上九時,非常直觀易讀。 9時位置設南、北半球的月相顯示,6時位置設一分鐘自轉一周的陀飛輪和在它底部的小秒針。12時位置是精彩的瞬跳小時和逆跳分鐘顯示,當然還在中央的5天動力儲備顯示。腕錶的機芯、游絲和錶盤上各精細部件都是Bovet的自家製作。 黄家維,雜誌出版人,鐘錶愛好者。 Email: [email protecte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