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權變動發掘異動股,投資者應留意鎮科集團(859)。該公司投資本地物業,業務雖乏亮點,但所持資產估值超過30億元,扣除負債,淨資產也逾21億元。鎮科最吸引的是近年大股東動作多多。首先,其在股價1.1元以下多番增持,持股已超過70%。其次,去年大股東曾注入香港2個物業以換取可換股債券(CB)。最近,大股東卻提早行使部分CB權益,動機耐人尋味。 大股東一連串舉動,似為賣盤鋪路。公司最大賣點是股權集中及資產簡單,絕對是靚殼股之一。若成功賣盤,估值或高達30億元,潛在升幅吸引。建議開市價買入,暫不設止蝕,長線目標2.8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高級投資經理、證監會持牌人士,他本人及相關客戶均持有鎮科集團。
國家深化「一帶一路」戰略部署,青島港作為世界第七綜合大港及中國第二大貿易口岸,青島港(6198)很可能從中受益。 國家開發銀行重點支持青島港的三大港區建設項目,並聯同中非發展基金與青島港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備忘錄。近年國際航運及物流企業生存環境惡劣,但青島港中期營業利潤大增逾28.97%,淨利潤亦增超過10%,在同業中鶴立雞群。另外,該集團在上半年新開發中東、東南亞等10條國際航線,令集裝箱船接卸艘次按年增30%,業務增速料可維持。 青島港股價持續膠著一個月後,現有向上之勢,可買入。目標價5.25元,止蝕位4.3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董事,他及其客戶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因經濟放緩、資金成本下降、人民幣貶值,資本市場表現一般等,上半年不少內險股均發盈警,中國財險(2328)便是其一。 隨著數據回穩,如PPI(生產物價指數)跌幅持續收窄、樓市及汽車銷售等大幅反彈,與經濟關連高的保險股亦重拾增長。以中國財險為例,市佔率三分一,故當汽車銷售按年以雙位數增長、房地產交投暢旺,財險必受惠。 因市佔率高,財險亦擁成本優勢,加上過去投資回報穩定,其股本回報率達約兩成。早前AIG全數賣出所持財險,股票短期沽壓勢減。預期今年增長能達兩位數,預期8倍市盈率實偏低,可買入。目標價14.5元,止蝕設11.3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董事,他及其客戶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過去兩年,內地奶價續跌,不少乳業公司業績大幅倒退,股價受壓。但上月開始,乳業股卻續漲,行業生態似有改變。首先,奶價過低,內地年初有報道奶農開始賣牛肉,增加收入並減少飼養成本。個別地區乳牛量劇減三成,反映原奶供應將大減,影響很可能在一年內反映,有利奶價。此外,乳製品需求跟人口及收入有關,故增長平穩,波動較低。在人民幣貶值下,對入口奶類需求降低,內地奶農將受惠。 以市值計,中國聖牧(1432)是上游奶業龍頭之一。至6月底半年純利年增20.6%,表現不俗。因預期奶價回穩,股價已自低位彈約三成。預計市盈率13.5倍,低於行業平均,可買入。目標價2.3元,以1.75元止蝕。 作者為中原證券
中車時代電氣(3898)因中期業績遜於預期,如盈利按年只升5.4%,加上毛利亦受壓,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已下跌超過15%。從長綫看,市場反應或過度悲觀。 首先,該集團是中國中車(1766)城軌系統的主要零件供應商,除非「一帶一路」及基建政策不為中央支持,否則海外及本土訂單增加,必會使其受惠。此外,管理層預計在5年內把盈利倍翻,即每年增長約15%,目標清晰亦合理。因早前合併後的成本優勢及技術的提升,相信毛利率能保持穩定。 中車時代電氣預期市盈率降至13.2倍,以15%增長計,估值較低。若海外增長強勁,股價可望進一步上升。以15倍市盈率計,目標價44.6元,38.2元止蝕。 作者為中原證券
過去一年,股市不佳,金融企業均錄盈利倒退。但第二季起,市場開始復甦,若投資者重拾信心,股市不難再創今年新高,證券商便會是最受惠的行業。 以中國銀河(6881)為例,至6月底半年業績,利潤按年跌六成,收入大減46%。主因是其偏重經紀、自營交易及貸款業務,風險高,故估值低。 但是,「深港通」及保險資金南下只剛開始,港股現時只處調整;國內經濟亦回穩,A股有進一步上升的動力。當兩地股市向好,集中交易生意的中國銀河或有一輪高增長。 該股預期市盈率8.3倍,派息率3.7厘。即使近日大跌,但股價仍守住50天綫上,未有轉勢,可趁低買入。目標價9元,6.5元止蝕。該股昨收市報7.44元,跌2.6%,成交額約2.4億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G20會議稱,堅持低碳政策,未來5年國內生產總值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降18%。此突破令一眾綠色企業股價大升。因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源由,故環保能源股會受惠。以風機銷售為主要業務的金風科技(2208)便是其一。 雖然該集團上半年營業額及利潤增長回落至約16%,但隨著政策轉向,且國家訂下2020年風電裝機250GW的目標,為去年底的約一倍。金風作為龍頭,技術研發領先,預計其增長會高於同業。 另外,「深港通」快將推出,亦是股價催化劑之一,因其H股比A股便宜約四成。 金風股價近日已升破20、50及100天線,走勢不俗,可買入。目標價15元,最大風險是國內經濟再度收縮,止蝕價為11.5元。 該股昨日收市報12.1元,上揚2.1%,成交額約5,641萬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
銷售豆奶等飲料為主的維他奶(345)在香港無人不知,其成功打入內地,近年股價持續造好。 早前該公司把北美業務及資產出售,集中資源發展亞洲,方向正確。因中國是維他奶最大收入來源,去年其在內地營業增長達25%(香港只增長1%)。由此可見,未來成敗全繫於內地。 雖然維他奶於內地豆奶市佔率在三甲內,但行業門檻不高,故競爭激烈,此乃最大風險。惟考慮到豆奶市場年增長仍達雙位數,該公司經驗豐富,亦勇於創新,故前景可看高一綫。 預期市盈率27倍,以高增長率看仍合理。其股票50天綫高於250天綫,走勢向好。目標價16.5元,13.2元止蝕。 作者為中原證券
深港通終落實,針對投資方法是選取有差額且基本因素改善的公司,例如金隅股份(2009)。 首先,其H股比A股便宜七成;且內地投資者對細價股興趣較高,有利金隅。另外,樓市在低息及放寬干預下,過去一年升幅顯著,對從事建材生產的金隅有利。亦曾有官員指可再提高赤字預算以推動投資亦是潛在利好。經過上漲後,股價近日回調,但仍高於50及200天綫,技術上利好,可買入。目標價3.3元,並於2.8元止蝕。 作者為中原證券
內地經濟回穩,且貨幣政策沒有收緊,令資金過去多月再流入樓市,不少內地發展商的業績均不俗。例如龍湖地產(960)剛公布首7個月銷售額升約八成,達472億元人民幣,且按月計銷售並沒有減慢跡象。加上公司過去內部管治良好,業務已分散涉至商業運營和物業服務等,未來營業額或較一般內房企業穩健及多元化。 技術上看,其股價剛創一個月新高,並收高於50及200天綫以上,走勢頗佳,可買入。目標價13.8元。最大風險是內地經濟再度收縮,並引致資金流出樓市,止蝕價9.8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
同於上海及香港上市的福耀玻璃(3606)為中國最大汽車玻璃製造商,扣除去年退稅後,今年首季盈利按年錄增長。加上海外擴展進度理想,未來產能可望進一步提高。 近日內地汽車銷售暢旺、人民幣維持小幅貶值、原料價格低迷及油價回跌等因素,均有利此業內龍頭的內銷及出口生意。預計今年每股盈利1.32元人民幣,以市盈率17倍計,福耀年底目標價為22.5元,潛在升幅13%,止蝕17.5元。由於股息率達近5%,在當前零息環境下,估值或更高;但近期頻繁舉債以擴張,卻是一大風險。 作者為中原證券
因人口老化及社會保障不足等問題,國內醫藥企業生意向來不俗,增長穩定。如國藥控股(1099)首季純利10.2億元人民幣,增13.9%,在增長減慢及大企業盈利下跌環境下表現突出。 政府推互聯網+,國藥亦以其貨源及成本優勢,大力發展醫藥網上平台,使其綫上及綫下皆處領先地位。此外,公司長遠目標是提升批發比例至八成,成本或會進一步減低。早前向國藥股份出售包括國藥北京等子公司主要股權,代價約53億元人民幣,使與子公司的競爭問題有望解決,利於經營。股價自首季低位已彈五成,但鑑於前景及派息穩定,預計合理股價為41元,潛在升幅9%,33.5元止蝕。 作者為中原證券
英脫歐令英鎊大跌,不少歐洲金融機構股價受拖累,包括去年業績不俗的保誠(2378)。保誠近半收入來自較高增長的亞洲,英國約佔三成,故以業務而言,影響未必很大。該股最大風險是內地禁止居民來港投保,畢竟去年香港新業務價值中逾半來自內地人,惟相信內地不會實施此政策。以去年底內含價值計,保誠P/EV僅約1倍,明顯低於友邦(1299)約1.9倍。儘管後者業績更亮麗,但保誠是被低估,可於現價134.5元買入,目標價150元,止蝕120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
各地債息均創歷史新低,個別如歐日等更跌穿零,這解釋了為何高息資產,近日持續受資金追捧。派息率達8厘,收入波動相對較少的互太紡織(1382)便是其一。 首先,雖然互太亦受環球經濟放緩拖累,但影響較少,即使未來訂單有所下跌,預計對收入只有單位數百分比影響。另外,因生產地主要在中國,人民幣貶值有望減輕其生產成本,其近兩成的毛利率,相信可維持;而貶值亦可刺激其出口需求。客戶集中是風險,但考慮到其生產規模及質數,大品牌要找到替代互太的生產商,亦非易事。 互太預期PE約12倍,技術走勢正處反彈,可現價10.14元買入,目標價10.75元,止蝕位為9.8元。 作者為中原證券
老牌澳門概念股信德集團(242)上月創一年低位2.21元。集團經營地產、運輸、酒店及持有11.5%澳門旅遊娛樂(持有54.13%澳博控股(880)),近期以1.45億坡元投得新加坡酒店項目及向阿布扎比投資局出售氹仔購物中心50%,似乎想擺脫對賭業依賴。其佔70%的珠海橫琴房地產項目,與中國建築(3311)以13.12億元人民幣訂立發展合約,相信完成後能提供龐大利潤。現時每股資產淨值8.66元,佔6.22%的澳博帳面值遠低於澳博市值,加上橫琴項目增值,市帳率0.29倍未充分反映實際折讓,怪不得大股東何超瓊在年初頻頻增持,建議現價2.49元買入,中期目標價3元,潛在升幅20%。 作者為中原證券總經理、證監會持牌人,他本人未持有以上股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