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宣布不競逐連任,他被DQ了,只是以「自己唔玩」作下台理由。 梁振英被誰DQ?當然只能是中央。從這個角度看,會發現不少有趣現象。 首先,如果用「紅燈綠燈」的比喻,梁振英被亮了紅燈,而且執法人員直情上鎖拖車,不讓你發動引擎,連衝紅燈的機會都剝奪。 這是否代表,選特首的確是只能依燈號行車,根本不存在「衝紅燈」的可能。真正有心參選的人士只能等消息,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坊間盛傳為何阿爺會叫停梁振英,因為選委的ABC情緒極大,強硬上馬會危及整個建制派的選舉工程。 這個分析如果屬實,間接證明了,選委會的「民意」其實仍然有分量。ABC明顯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思想,「眾怒難犯」,所以在小圈子選舉中,「民意」仍能間接發揮效力。 我等蟻民雖無選委投票之權,也要明白遊戲規則,我們每一個反對的聲音和口號,可以間接令阿爺考慮三思。就算做門面工夫,也要換走不得人心的名字。 第三,梁振英下台,但那種極左好鬥的思維,是否會消失,才是最關鍵。 觀乎香港形勢,梁振英上台後,出現了一股「西環幫」的新勢力,梁振英、中聯辦、中聯辦扶持的政治新貴,三位一體,出現上層、輿論、議政者都是「寧左勿右以鬥為先」的風氣。 這幫人最大特色便是「義和團式愛國」,質素低聲音大忠誠高。 如果這批人沒有「改弦易轍」,甚至讓其中一位西環新貴做了特首的話,則只是換了演員,但強硬治港的劇本卻不會變更,最多找一個吃相不難看的擔演。畢竟強硬路線,似乎更符合集大權於一身、打壓異見人士不手軟的習近平作風。 DQ689,只可喝一半香檳,還要等新演員誕生,才知道要不要摔酒杯。 周一刊登
中央突然由義和團組織發放訊息,無證的泛民人士可重新申請回鄉證。有人大力唱好,認為這是中央撥亂反正,一改過去對泛民敵視態度,呼籲反對派要珍惜機會,不要再和中央硬碰;另一派則警告泛民,如果領取回鄉證,等同是「鬼」,出賣同路人。 其實我不明白為甚麼有人會對「重發回鄉證」抱有如此大的幻想?舉例,過去50年,共產黨一向和國民黨老死不相往來,敵我對峙。誰也想不到,幾年前,胡錦濤居然會以共產黨主席的身份,和國民黨主席連戰破冰會面。當時也有輿論大力唱好,認為這是大陸對台政策的重大改變。但很快大家便知道,大陸並沒有改變對台政策,只是對於台灣不同政治勢力有了不同的態度。對國民黨態度改變,全因台灣出現了令北京更頭痛更難啃的硬骨頭,台獨意識明顯的民進黨。為了孤立新敵人,便對威脅程度大減的次要敵人國民黨交往互動,希望在台灣島內培植出親北京的政治勢力,平衡島內的獨派聲音。實際上,大陸對台灣統獨的立場不會改變。 套在香港身上,泛民以前一直都是北京主要敵人,六四是永恒的分歧,所以沒收回鄉證。今天突然「破冰」,其實顯然而見,因為出現另一派威脅更大的敵人,便是港獨勢力。所以向泛民「釋出善意」,其實也是為了孤立香港社會的港獨勢力。 大國的算盤打得很聰明,給你回鄉證,讓你香港吵過翻天覆地,甚至動搖部分泛民的團結。司法覆核的把戲也是如此,暫時JR的對象都是港獨本土自決或者長期麻煩友長毛,但傳統泛民暫時未見官司動靜。這是否也是一種心戰,讓溫和泛民心存僥倖,或者揣摩底線,只要不犯禁忌便可以平安。領取回鄉證會否也成為「投名狀」? 周一、四刊登 [email protected]
肥彭訪港,用很重的語氣,指港獨不可能發生,甚至是「不光彩、不誠實、魯莽的事」。他又指議員若拒絕宣誓,即使英國國會也不容許上任。 這兩番言論,大挫港獨派銳氣,許多港獨勢力網上開罵肥彭,說他是過氣長者,又說他脫離香港民情,要他滾回英國。至於龍獅旗的愛好者,也很失望,因為肥彭沒有答應說英國政府會如何監督及推動香港的民主發展,反而強調,香港民主應由香港人民自己爭取。 我反過來奇怪,為甚麼有人會覺得肥彭應該支持港獨呢? 他是港督,管治者不可能會希望治下的人民有任何脫離管治的行動吧?英國三任有蘇格蘭血統的首相都反對蘇格蘭獨立。肥彭讚揚佔領運動,因為雨傘運動再激烈,只是要求改革,而並非起義推翻政府脫離管治。 用毛澤東的矛盾論分析,雨傘運動是人民內部矛盾,港獨是敵我矛盾。至於英國不會推動香港的民主進程,這是也相當合理的事情。一個地方的民主,如果是單靠外力介入而「推動」,這是「置入式」的民主,往往不甚健全。你看看美國過去用軍事力量輸出了幾多美式民主,伊拉克便是失敗例子。 民主只能依靠本地土壤自行繁殖生長,否則可能得不償失。更重要的是,各國都會問一個問題:協助他國取得民主,對本國有何利益?在這個前提下,我不認為香港的民主還應該向其他國家求助。 90年代李柱銘向美國陳情說項,曾經令香港人燃起希望,但今天大家已經知道「假手於人」不合時宜。所以黃之鋒去美國遊說,或者游蕙禎要求台灣蔡英文表態,其實都是緣木求魚。肥彭最大作用,便是令香港人幻想,如果繼續由他管治,便不會出現港獨,以及不莊嚴宣誓的行為。 周一刊登/[email protected]
香港人面對人大常委口口聲聲的「依法有權釋法」,只好認命。當「依法」對權貴有利的時候,便會要求大眾「守法」;但如果「依法」對權貴不利的時候,權貴便會帶頭「不守法」。最近大國進行五年一次的人大代表換屆選舉,正是難得機會,讓香江人民觀察,這個「人大選舉」是怎麼一回事? 人大代表選舉,理論上,除非你是罪犯,否則都有選舉和被選權……當然你知道,在大國,依法參選本身可能也是「犯法」。那麼具體的人大代表選舉資格呢?市民大眾其中一個渠道是「選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等於10個市民「公民提命」。實際情況呢? BBC採訪北京的獨立參選大代表,結果當記者來到參選人家中,遇到大批無賴阻攔,不許參選人接受訪問甚至不准打開家門。未了還兇惡無比趕記者離開。 所謂依法參選的人大代表,被非法阻攔,視如仇敵。你能想像會有公平的選舉降臨嗎? 更荒謬的是,行政上還可以有許多阻攔。 譬如你要先拿報名表才可以填寫你的10個公民提名名單,但政府會無故拖延不給你拿到報名表。即使你拿到表格,單位元也會「勸阻」提名你的市民不要幹無謂的事,快快取消提名。結果你還是無法參選。即使你的提名正式成效,《選舉法》還有一招,「代表候選人名單及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即是說,只要選區的選民小組看你不順眼,還是能無緣無故的把你的提名資格給刷下來。 所以大國的人大代表,只從「書面理論上」存在,實際上,你膽敢參選,你便犯法了。香港選舉,會有這一天嗎? [email protected]
特朗普爆冷入主白宮,主流傳媒眼鏡跌碎一地。但最有趣的是,香港人對美國選舉,展示出巨大的興趣和關心。 很多朋友的FB都不斷Share各式各樣特朗普當選的挖苦圖片,各種的黑色笑話,其中一張很有國際視野,便是所謂的「新五絕」。金庸的「五絕」,本來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網友惡搞為「東普京西特朗普南杜特爾特北正恩」,中則是「近平」……果然是習核心。 問題是,平時這些網友的FB,大都是上載自拍照、飲食照、去旅行打卡照,心靈雞湯圖文,甚少提及政治。但一場美國大選,居然可以連這些「討厭政治」的人都活躍起來。 不單本地網民,連中港藝人也是如此。微博上許多香港藝人都發表對特朗普的看法、揶揄,分享一下美國選舉制度的荒謬(贏選票輸寶座),有人慨嘆︰「這些人平時不是不碰政治嗎?怎麼一下子變成美國時事評論員了?」 我覺是安全感問題,距離產生美。 美國離中港香港十萬八千里,離我們生活很遠,我們的意見不會左右大局,你支持特朗普也不會有人罵你是「紅絲」。就像冷戰時期的笑話,美國和蘇聯人都說自己享有自由,美國人說他可以罵美國總統而不受罰;蘇聯人說自己也可以啊,他們也可以罵美國總統而不用受罰…… 所以微博FB,大家都有一種井噴式的批評,因為這是非常難得一次的自由抒發意見而不須有政治後果。 香港也很似,你真要是討論人大釋法,網上分裂為兩大陣營,你耳根不得清淨。這還真可笑,香港人不能關心自己的特首選舉,卻要為美國人傷心失望,是誰剝奪了我們討論香港政治的自由? 周一刊登/[email protected]
回歸快20年,那些香港最黑暗一天的「天氣預報」,聽了不知幾多百回;當你身處戰亂,炮火沖天,你看見隔鄰的建築物又中一枚導彈倒塌,你已經不會再大驚小怪。 這是戰爭,那可是曾經殺人的政權,你憑甚麼覺得自己可以苟全性命? 說人大破壞香港法治,我覺得如果是回歸第一年,可以這樣講,因為大家還未認清人大真面目,或者說,不太了解基本法所謂「釋法」的厲害之處。所以當99年人大釋法,香港真正震撼,因為大家看到了,原來人大釋法可以推翻香港最終極的判決,甚至原來基本法明明寫到「由終審法院提出」的程序,人大也可以不依從,甚至有人演繹為,人大其實有主動釋法的絕對權力。 但今天,你應該面對現實。 由「人大釋法」這個制度存在的第一天,其實已經有違香港法治精神。人大是立法機關,如何能由立法機關去替司法機關作出最權威的解釋呢?等於球證吹雞,竟然不是終局,原來是由寫球例的那批人走出來,說你吹錯了。你說球員以後會尊重誰? 但無辦法,這是《基本法》替香港法治寫下的悲慘結局,若然未報,時辰未到。所以不論你著黑衣還是遊行,「黨大於法」都是這個國家的主旋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共產黨的一國,「黨大於法」,甚至無法無天,黨不容許任何制衡的機制影響自己的絕對權力,所以不會有傳媒第四權去監察黨的執政過程,也不會有立法機關監察政府提出的政策是否勞民傷財(人大總是全票或高票通過),當然不會容許有法院裁定黨的政策違規錯誤。幾時有會強拆的受害者打官司告贏政府領導? 當香港的兩制,其中的制衡機制,例如司法,被黨覺得威脅到自己的權力,它怎會容許發生? 周一刊登
很多香港人都等待曾俊華的「To Run or Not to run」的答案,也會奇怪為何梁振英或者葉劉,拖到今天仍未宣布意向。 我覺得香港人都明白,這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選舉,不可能像西方一樣,「自己特首自己選」。特首依靠中央的欽點祝福,某程度上,有點像古代宮廷政治,皇帝立儲君,選接班人。理論上皇帝定了的儲君,便應該是「坐定粒六」做皇帝,但歷史經驗卻是,很多儲君等不到登基,中間已經中箭下馬,或被政敵攻擊,或受皇帝猜疑拉下馬。 遠的例子有隋朝的太子楊勇被二弟楊廣使計陷害,花花江山拱手讓出;近的有文革時候,毛澤東欽點了劉少奇林彪兩個「儲君」接班人,但最後都被毛澤東自己的猜忌多疑而廢黜,不得好死。 太子中箭最大原因,是曝光太早,皇帝早早就立了誰是太子,完全把太子曝露於政敵之中,其他競爭者目標明確,都往他身上招呼。 清朝一改這種過早曝光的方法,用了「死後立詔」,例如雍正的皇位便是在康熙廢掉太子後,一直懸空,直至死後才公布詔命,讓雍正登基。 這個過程,便保護了真命天子,免受政敵危害。 特首候選人也是如此,今天得到祝福,但未到最後一刻,未完全取得中央信任,仍有反覆的危機。林彪便是在增設「國家主席」一事上太進取心急,讓毛澤東起了戒心,種下罷黜禍根。現在這些潛在候選人都韜光養晦,觀察形勢,小心翼翼,愈遲公布,後發制人,避免授人話柄,或太早被傳媒盤問,折損了民望。 至於未受中央祝福的人為何不敢衝閘?敗選事小,漠視組織紀律,自己伸手搶東西吃,壞了黨的算盤計劃,那可是政治前途盡毁。宮廷戲,繼續在現代上演。
立法會宣誓風波,很多人說「青政」上了一張好牌予梁振英,間接助攻競逐特首。因為兩個議員的宣誓風波,梁振英大條道理「引清兵入關」,行政干預立法,遙遠呼應了當日習近平的「三權合作論」,可向中央邀功也。 過往也有人利用法院去仲裁立法會主席的判決,例如長毛便認為曾鈺成的「剪布決定」不合理,要求法院審理。但關鍵是,長毛是立法會議員,也就是去到尾,還是立法會內部事情。但今天行政機關卻主動出擊,越俎代庖,等不及由建制派議員向法庭申請,目的明顯便是要邀功,也順道確認行政機關的「主導權」。 這是行政長官挑戰立法會主席的裁決權。 而可怕的是,立法會建制派群起呼應,以流會製造了一次「臨時禁制令」,等於否定了梁君彥主席的裁決。這裡有一個很諷刺的現象:梁君彥的權力來源,全部靠建制派議員投票,但今天否定他的權力,也是同一批的建制派議員。相反,曾經想拉梁君彥下馬的泛民,今天卻誓死支持他的決定,政治形勢變化之快,歎為觀止。 梁君彥這個主席還如何當下去?如果他堅持裁決議員有權再宣誓,建制派便可能繼續流會阻止,主席的命令等於無法執行;相反,如果梁屈服,取消兩個議員的宣誓,則等於告訴社會,梁也要聽命於立法會的建制派。他只是一個傀儡。 梁君彥當日作為建制派的唯一候選人,理應是通過了阿爺的考察才能脫穎而出,但結果第一個裁決,便做了一個和梁振英政府完全不同的決定。當日舉薦梁君彥的人,是否需要負政治責任?左派群起登報發聲明圍攻梁君彥,又是否反映,阿爺山頭真的眾多,梁君彥代表的勢力,原來和梁振英不妥? [email protected]
3個月前,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發生老虎咬死人事件,有乘客在自駕遊途中,打開車門走到駕駛席,然後老虎撲出,叼走女乘客。 結果救援女兒的母親被老虎咬死,女兒也身受重傷。 3個月後,傷者提出控訴老虎園,索償200萬元人民幣。 大國網民幾乎一面倒譴責索償一方「獅子開大口」、「訛詐」、「推卸責任」,沒有幾多人同意園方要承擔管理責任。 這倒真是奇怪,大國網民這一次專幫高牆、不幫雞蛋,究竟發生甚麼事? 首先網友覺得賠200萬元太多,但別忘記,這可是涉及一條人命的意外,放在外國案例,可能還會索償更高。 這宗案件其實由一開始,受傷的一方在網絡上的形象已經被定義為「壞人」。 當日傳媒流傳許多版本,包括事主開車時和丈夫吵架,耍性子停車開門,又說她一向脾氣不好,甚至傳出涉事一家人都是職業「醫鬧」,有多次討賠的紀錄。 但事後證實全都是子虛烏有,可惜受害人的「負面」形象已深入民心。這些形象抹黑,又是誰發起組織的? 正如受傷一方所講,他們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他們開了車門,但難道園方一點責任沒有?他們推出危險的自駕猛獸遊,但所有安全責任就全部放在遊客的自律身上,是否足夠? 他們又舉例子,譬如過山車規定不能推開安全保險桿,但如果那個保險桿居然用人手也能輕易推開,則發生意外,恐怕不能全部怪責遊客,園方也應該被追究設計有問題。 或許大國太多「醫鬧」、「碰瓷黨」,所以大家有戒心,反而物極必反,走向另一個極端,覺得所有索償的人都是貪錢無理取鬧。早前大國有網友懷疑NOTE7爆炸,韓國傳媒居然覺得是大國網友「造假」屈錢,看來我天朝口碑形象不佳,必須檢討。
10月1日,國慶節,我在北京。 準確來說,是塞在北京的計程車上。的士大佬不斷咕嘟「這條路不應該堵啊!是了,可能那邊的車要去動物園,所以堵一塊啦。」我舒服的軟癱在車廂,聽司機介紹國慶的路況。「你看,去八達嶺的車都排到這裏啦!哈哈!還怎麼上得去啊!」我順著他的手指看,滿滿的起碼十幾架旅遊巴呆呆的排隊等待,其實不用去八達嶺,這些堵塞的汽車本身已是一條長城。 國慶的官方活動是升旗軍樂表演,民間的活動卻是,逃京、塞車、塞人。 逃京是國慶七天假期的必然結果,有出外玩的,有回老家的,司機說,每逢長假,整個京城像掏空了一樣。他誇張的比劃著,起碼走了三分之二。他說北京變成了外來人口的城市,北京本地人都不住北京,都搬到五環以外的地方。他嘿嘿一笑,北京人住不起北京啦。 又是外來人口擠佔本地人口空間的故事。這一點真是世界大同,每個地方的本地人都覺得自己不屬於本地城市。香港如是,北京如是。司機話題說開了便關不了水喉掣,「北京人就會裝,就把自己當成爺,其實甚麼都不是,連個地兒也住不起。北京環內的樓房都不是我們能呆的地方。」我總覺他這句話有點淒涼,彷彿一群不肯認輸的北京爺們,白天仍是擺開架式在京城閒逛,夜了要歸家便灰溜溜的坐巴士回到四五環以外的偏遠地區躲藏。 北京以前尋常人家居住的四合院都被炒成了天價,住的卻都是講究品位、要體驗京味的外來富人。 塞車塞人也是國慶的特色。幾條離京的高速公路都是紅色警示,異常擁擠,原來國旗的紅色還有這般含意。新中國,一個擠擁的國度,度過了第67個年頭了。 周一刊登/[email protected]
最近中聯辦王振民護法的「關心論」,讓很多人翻唱張智霖的舊作《多謝關心》﹕「多謝關心,但這口如何對心」。你的口說「關心」,但你的手卻有所「動作」。 忍不住倒帶。時值2000年,江澤民主政的年代。董建華步履艱難的走過3年任期,還有2年便要「連任」,大家關注會否是「自動」。 董生前往北京述職,記者追問中央是否支持董生連任,江澤民一直說「支持」,後來張寶華問了「這會否是內定欽點」,江澤民馬上變臉發火,說出千古名句「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這件事最大的意義是,第一,從此你再無見過會「真情流露」的領導人,其他個個都是撲克臉。 第二,當年北京仍然對「欽點內定」這些字眼頗為避忌,仍然不想讓香港有「中央干預香港內政」的口實。所以江澤民被指「欽點」,便惱羞成怒,講一堆教訓說話來「澄清」自己只是「支持而不是欽點」,還要覺得自己被香港新聞界欺侮。 但時代不同了,2000年的中央政府仍然有所避忌,「寧俾人知莫俾人見」,今天中聯辦的角色可謂完全浮面。公開評論選舉、當選人公開「送書」謝票,甚至被人質問是否「干預」,已經毫無懼色,直接便說「不關心才是失職」。當年江澤民的嬲怒,和今天王護法的淡定,這不是脾氣的分別,而是「不怕你誤會不怕你知道」的有恃無恐。 或許有人寄望《成報》爆料人可以預言成真,把這個自把自為的西環幫剷除;但不能高興太早,即使這批西環人全部下馬,但「中央直接操控」會否成為主導思想?特別是,個個猜測《成報》背後是習大大時,習近平可是權力高度集中的領導,香港豈能成例外? 看來,即使換了人,對香港的「關心」,不會輕易「變心」。
我一直認為,官方刻意遺忘六四,其實徒勞無功,因為六四之後,大國環境已經急速劇變,抗爭的舞台由一個固定的天安門地標,全國蔓延,火頭處處,每一天其實都有大大細細規模的「六四」上演。 烏坎村便是另一場的六四鎮壓,只是僥倖未有死亡事件。但官方的處理,如出一轍,防暴警察、通緝村民,甚至更進一步,搜捕記者,驅逐出境,然後事發後講出連講大話的人都不信的大話:「安寧有序」。 烏坎村背後的利益便是土地徵收開發問題,這也是「中國模式」起飛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借口無償或低價強徵農地,轉為經濟開發,賺取暴利,甚或中飽私囊,早已是公開秘密。 各省農民都發生不少「官民爭地」的衝突,流血鎮壓,家常便飯。雲南、廣西、河南、天津、遼寧都有發生,甚至有殺警慘案。 大國官員愛說「吃飯就是人權」,近年大國子民改為「土地就是人權」,可見土地使用權是最大的官民矛盾。 香港也不例外,朱凱迪揭發的新界「官商鄉黑」勾結案,便是新界土地的使用、徵收問題。政府有無欺善怕惡,先易後難,強徵有人居住的綠化帶土地,而不敢觸碰無人居住但有勢力人士持有的棕地呢?從最近揭發的資料,張炳良說摸底無文件,明顯講大話,似乎一切真的是「官商鄉」摸底合作的成果,有無黑,誰知道? 但如果用烏坎村的例子來看,土地龐大利益驅使下,官府如果同坐一條船,綁在同一條利益鏈;最後會站在公義,還是會出面對付「搞事」的示威者呢? 你看最近愛國報章終於按捺不住,反批評朱凱迪才是「最黑」,顯示政府之前一直假惺惺重視朱凱迪的面具,可能快將剝下。今日烏坎,不知幾時香港? 周一刊登/[email protected]
選戰之後,新界西傳來兩宗選舉暴力新聞。一個是周永勤,被駐港機構乃至比中聯辦更高級別的人士威嚇勸退。 另一個是朱凱廸,因為揭發官商鄉黑勾結的大醜聞,接連收到死亡恐嚇,甚至有家歸不得,可能要入住立法會大樓。 兩宗選舉暴力新聞,都是對香港法治、管治權威的重大打擊,奇怪的是,特區官員以及「社會賢達」,對兩宗新聞卻有截然不同的取態。 先說朱凱廸,各界態度比較正面,敦促警方嚴肅處理。除了有人認為「要搞一早搞咗呢個排骨仔」,又或者新晉議員何君堯說「你知道有人販毒,你會不會周圍同人講你知道邊個販毒?」比較涼薄之外,其他聲音,口頭上擺姿態都要說「支持」和「反對暴力」。 但會否追查官商鄉黑勾結的問題,橫洲事件會否跟進?政府卻可能拖字訣,得把口。 相反,另一個受害人周永勤案,梁振英、曾鈺成、范太等人都眾口一詞,說周永勤「捕風捉影」不可信。譬如曾鈺成質疑周永勤的低支持度怎可能有人出手恐嚇,梁振英以未審先判的態度質疑周永勤未審先判,認為有人影射中聯辦干預,感到遺憾。 為何社會對朱周兩人的案件態度,有天壤之別?或者,因為一個是當選議員,一個卻是退選人?又或者,一個的指控是「本地的威脅」,另一個卻劍指中央。 於是香港可以又黑又亂,但中央卻不能有一點污名。 所以各界可以口頭支持朱凱廸,卻絕不敢在周永勤事件有一點同情支持,更要撲出來漂白、澄清、否定、遺憾。 然而大家拼了命幫中央做代罪人,替中央開脫,是否便能平伏社會的波瀾? 由葉太「誤導記者」入中聯辦「送書」開始,大家都明白,中央干預香港選舉,已經成為風土病了。 周一刊登
選舉已經有定案,結果豈能盡如人意,唯望過程公平公正。 話說選前最後2天,多名非建制候選人棄選,引發選情大地震。但大台的新聞報道竟然對此隻字不提,恍似這宗棄選新聞完全沒有發生。 棄選消息公布的那個晚上,我回到家中想看看新聞台如何報道。我首選有線新聞台,但無奈該時段播放中國專題,要等到下一個新聞時段才有港聞;被迫轉看大台的互動新聞台,結果非常互動,我真的很動氣。 頭條竟然不是立法會消息,我覺得非常錯愕。該台選了杭州G20峰會做頭條,算數,可能人家要表現國際視野。 卻見電視台播了各國元首到達杭州的情景,又介紹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完全一面倒的讚美,自然不會提馬雲賣假貨的爭議。 好容易捱完這堆資訊,心想G20的新聞該告一段落了吧,未完!還要報道G20文藝晚會的彩排,引用中央台訪問總導演張藝謀的片段,巨細無遺講述一滴水匯聚成河的主題概念云云。我真的受不了,你可以報道G20,但有必要用這種完全一面倒的讚美肯定的角度出發嗎?我看外國傳媒報道G20,用了一個有趣角度,便是闢謠的真假。 話說杭州G20舉行前夕,網上瘋傳官方嚴密控制市面情況,快遞不能入杭,餐館停業,出入檢查等等。大國政府如臨大敵,專門羅列十一項謠言,澄清闢謠。但愈闢愈謠,網友甚至說「官方講的杭州不是我居住的杭州」。 究竟官方民間,哪個版本準確?外國傳媒便帶住這種疑問,實地考察驗證,幫讀者看清真相,踢爆官方闢謠謊話。 當大國傳媒拼死都想突破官方口徑自行報道真相,香港傳媒反而自廢武功,主動投敵,我城沉淪,豈不可悲?
周永勤退選事件,似是「人肉炸彈」,犧牲自己和敵人同歸於盡。 究竟周永勤是否真的遇到較高層次的威脅而退選? 第一,有無犯罪動機?周永勤的參選是否值得出動較高層次的壓力去勸退?單看其支持度,長度徘徊百分之一,基本上當選無望。不過在比例代表制下,他是否有能力成為攪局的攔路虎呢?周永勤是傳統意義上的建制派陣營,理論上和何君堯是同一個市場。 具體到周永勤是否能搶走何君堯的選票?周永勤的鄉事背景,會影響「建制票」的流向嗎?究竟勸退周永勤的戰略意義為何?值得思考。 第二,如果周永勤真的受到較高層次的威脅,他理應用一個最低調最不引起爭議的方法退選,例如以身體不適或家人出現狀況,宣布退選。雖仍會引起猜測,但起碼不像現在的情況,簡直是赤裸裸的對某方勢力的指控。 如果那個威脅真的存在,周永勤現時的做法,難道不是更激怒對方嗎?這又是一個疑團。 當然,放在今天的香港,我們一樣有很多理由相信周永勤的講法。記得當年某政治人物突然辭退做電台節目主持,便是有一名中方背景人士打電話,讚他「個女好靚太太好賢淑」;曾鈺成也收過電話指「沒有你黑材料不會搞你」,可見「高層次施壓」的陰影一直盤踞香港人頭頂。 為何要直播公開事件?借用林榮基的做法,把陰謀放在陽光之下可能是更安全的做法。 至於為何不報警?七警暗角事件、李波事件,已經叫人對警方的專業失去信心。再加上近日傳媒爆出有建制勢力向紀律部隊推薦要投票給務實的建制參選人,凡此種種,在政治案件上,你還相信警方能主持公道嗎? 香港選舉爆出如此新聞,不論真相如何,社會都已輸了。 參選新界西名單還包括黃潤達、尹兆堅、高志輝、鄭松泰、鄺官穩、田北辰、梁志祥、郭家麒、黃浩銘、李卓人、黃俊傑、麥美娟、馮檢基、陳恒鑌、張慧晶、呂智恆、湯詠芝及朱凱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6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