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情說理 - 陳婉嫻
香港難有林書豪
2012年02月15日
看到昨日曾錦強先生在本報專欄提到林書豪,我有一點體會。我雖然不是籃球迷,但有留意近日的新聞,都會認識這一位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有超水準的華裔球員。到底,香港能否有另一個林書豪呢?
難!以現時政府的各項政策,香港的年輕人根本沒有發展興趣,又或者將興趣發展成事業的機會。相反地,我們的政策,正是一步一步打沉年輕人的夢想!試想像一下,如果林書豪在今天的香港成長,情況會怎樣?
我們就假設書豪是準備應付今年文憑試的學生,由於大學學位嚴重不足,只有約兩成機會升讀大學,莫說打籃球,書豪就是連看NBA的時間都沒有。幸運地,書豪順利進入大學,可以一邊讀書,一邊繼續打籃球,但也只有三年時間,因為一畢業,又是另一個世界。
這是一個經濟掛帥的世界,在政府失衡的規劃之下,造成了興一業衰百業的情況,令所有人都認為從事地產、財金業才是成功;莫說是想成為全職籃球運動員,就算想從事其他如文化創意等行業,政府根本一點支持都沒有。
又假設書豪堅持理念,在香港打籃球,但又可以捱多久呢?香港大部分運動員的待遇,眾所周知「好極有限」,每個運動員都面對既要「搵食」,放工後又要練習的辛酸,加上香港仍未有標準工時,每日返工十小時以上的情況比比皆是,根本沒有時間練習。為何不轉做全職運動員?只要看看那少得可憐的資助,再看看那脫離現實的樓價,相信就算有再好的球技、再宏大的理想,書豪亦要被迫放棄!
由教育、經濟、勞工再到房屋等政策,每一樣都是迫年輕人步向倒模式的生活,香港又怎會有另一個林書豪呢!
周一至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