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自唱 - 劉銳紹
北京應重新認識香港
從香港回歸至今的現實可見,北京對香港從政治到經濟可謂絕對控制,尤其是近幾年,政治控制愈來愈緊。按道理,在這樣高的安全系數下,北京應該完全放心,不應擔心失控。不過,情況剛剛相反,北京的信心竟然愈來愈弱,並出現一個怪圈──信心愈弱,所以抓得更緊;但抓得愈緊,香港人反彈愈大,於是令北京信心更弱……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從昨天兩件事可以看到這個怪圈。一是特首選舉委員會的結果,泛民成績超乎預期,共取325席,約佔選委席位兩成七。從戰果分析,建制派仍控制大局,北京理應毋須擔心;在明年3月特首選舉舉行時,北京只需按照過去做法,在背後發功,絕對可以控制特首的選舉結果。
可是,北京對昨天的結果感到憂慮。它不是擔心泛民的三百多席,而是擔心建制派選委中可能出現不聽話的人,暗裡作反。由於提名特首是公開的,但真正投票時卻是不記名的;假如這種看不見的「籠裡雞作反」超出估計,就可能出現北京控制不了的結果。過去幾屆特首選舉,北京都不會有此擔心,但這一屆卻有點失措。
另一件事就是曾俊華辭職準備參選。過去北京絕對掌控,根本不需開紅燈;任何人(除民主派外)有意參選,都要得到北京開綠燈放行,才敢去馬,否則就要企定。上一屆梁振英根本沒有遇到紅燈,而是北京初時未開綠燈,所以他不敢行動,而建制派選委也不敢給他提名,讓他入閘。其後,北京向他開綠燈時,也明確只是開綠燈讓他陪跑,而不是當選。最後,梁振英當選,那是因為北京改變主意,整個過程和結果都在北京掌控之中,一點也沒有失控。
但這一次,北京不想曾俊華勝出,還轉彎放風阻他去馬,但曾氏仍厲兵秣馬,背後支持大有人在。在在說明,北京的駕馭能力已不斷減弱。
我忽然想起已故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向北京遞交的報告《重新認識香港的資本主義》。今天,北京真的要重新認識香港的政治、民主、民意,否則只會愈來愈離地,更會自製亂源。有了新的認識,才懂得新的方法,不會自招恐懼。 周二、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