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自唱 - 劉銳紹
中國對美審慎輕鬆
2016年11月11日
特朗普(圖)當選美國新總統,外界關注他的對華政策將會怎樣?也關注中國將怎樣應付這個「政治狂人」?不過,我看不用緊張。歷史證明,中外古今的外交關係都是在實力上演變的。按目前的形勢,中國正採取審慎但輕鬆的政策對待美國。
首先,無論共和黨或民主黨贏了總統選舉,兩黨的對華政策基本上沒有太大分別──兩黨對華都不友好,但兩黨都要看國際的政治現實;況且,任何時期的兩黨總統候選人,在選舉時一定大事批評中國,但當選後卻不能不審時度勢,才決定對華策略。當年有「牛仔總統」之稱的共和黨喬治布殊,競選時不是對中國咄咄逼人嗎?但當選之後就要按形勢而行。即使發生「9.11」事件的那一年,他在婉拒之後,最終還是到了上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我說中國對美國審慎輕鬆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對外政策從來是務實、理智的,不像對內事務那麼愚頑和蠻幹。因為如果對外不務實、不理智,人家可以反擊,令中國有所制約;對內則毫無制約,甚至一意孤行。大家看看北京怎樣對待香港就知道了。
正因為這種內外有別的法則,中國對外從來就是可做就做,有條件的就做,沒條件的就退。鄧小平的「二十四字方針」中涉及對美政策,清楚說明「韜光養晦,絕不當頭,冷靜觀察,沉著應付」;其核心還有一句話,就是現階段(指上一世紀八十年代)不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其後,江澤民、胡錦濤都是這樣做。習近平在某些問題上也蕭規曹隨,只是一邊創造條件,俟機而動。所以,除非特朗普主動出擊,否則中國也不會冒進。
更重要的一點,中國對應美國的牌比以前多了,從經濟、國際政治、科技發展(尤其是實用科技)等方面已逐步拉緊距離,不像以前那樣揸頸就命。如果特朗普發狂,只顧保護美國的利益,那就會傷害其他國家;中國只要更冷靜,就可以聯同其他國家一起反對美國的狂野。
當然,中美關係不會一帆風順,一些磨擦(例如小規模的貿易戰)避免不了,但除非雙方都黐了線,否則中美關係仍會在波浪中向前。
周二、五刊登
周二、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