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嫻情說理 - 陳婉嫻
直幡

2016年10月03日
   

 

前兩天是十月一日國慶,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聽到有一些人說,這是南丫海難發生的日子,不應大肆慶祝云云……坦白說,對於遇難者家屬又或者親友,絕對體諒那種勾起痛苦回憶的感受。之不過,見到有一些人,帶著政治立場,刻意要將十一說成是國殤之日……那確是胡言亂語,無風起浪的舉動!
每個國家,都總有本身的故事,當中必定有笑有淚,在國慶日發生不如意的事,幾乎是不能避免。正如香港以往曾發生過元旦的蘭桂坊人踏人慘劇、新春花車亦曾出事,難道統統都不慶祝嗎?國慶日慶祝是每個國家必然之事,根本沒有甚麼懸念。不過,阿Q一點看,提出「不應大肆慶祝」的人,心中仍知道這天是國慶,換句說話,最起碼是認同一國的原則。然而,有一些更激進的思潮,我們更要留意:香港多間大專院校,同日分別掛著寫上「港獨」的直幡!
說要禁,但如何禁?要做條直幡只需數百元,幾個人分別拿回校內,綁上便是!你拆下了,他們明天再來……老鼠拉龜,無從入手。之不過,掛幾張直幡,又代表甚麼?觀乎全球,每一個國家都總有一些分離主義、獨立分子,甚至有鼓吹無政府主義的樂團,成為流行文化……然而,當這些人、事和物,都維持在那既定的小眾範圍,限制在那自我滿足的框框之內,是否還要大張旗鼓地為他們作反面的宣傳?
我相信談甚麼自決、獨立的一小撮人,並不能因為掛幾條直幡出來就會如願以償;當然,要打消那些港獨的想法,也不是簡單收起這些直幡就解決問題!我們要避免的,不是那有形的直幡,而是那些深耕細作的無形思想傳播;我們要做的,也不是有形的對立叫陣,而是深入地讓人民體會對國家的認同!

回首頁      列印

 

/48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