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消委會測試百款雞肉 逾六成含耐藥腸桿菌

2016年12月16日
全部 > 新聞
  • 消委會檢視市面百款雞肉樣本,逾六成含有耐藥細菌。(資料圖片)

    消委會檢視市面百款雞肉樣本,逾六成含有耐藥細菌。(資料圖片)

   

 

廣東人吃雞最愛「僅僅熟」,但消委會測試市面100款雞肉樣本,逾六成被驗出含ESBL耐藥腸桿菌,可令抗生素失效,多吃更有機會出現食物中毒。消委會呼籲市民徹底煮熟雞肉方可進食。


消委會於去年12月至今年5月間,於市面的超市、街市及凍肉舖等搜羅100款全雞及雞翼樣本進行測試,當中24款為鮮宰活雞,6款為已劏新鮮雞,其餘為冰鮮樣本(30個)、經急凍後解凍樣本(12個)及急凍樣本(28個)。結果顯示,62個樣本發現含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按來源地劃分,逾九成本地樣本檢出含菌,其次為內地(79%)、南美洲(63%)及歐洲(46%)等。
其中,6隻已劏宰新鮮雞樣本全部含ESBL耐藥細菌,逾九成鮮宰活雞及七成冰鮮樣本同樣含菌;經急凍後解凍的冰鮮及急凍樣本,分別只有約三成的同類產品含相關細菌,情況可能與屠宰時間、儲存溫度及處理工序有關。
 

嚴重可致食物中毒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近年有關ESBL耐藥細菌的感染個案很普遍,市民在購買及處理雞肉時,有機會經交叉感染而接觸到這些細菌。他形容,耐藥細菌於體內可能成為「計時炸彈」,有關人士日後做手術時,或出現細菌感染。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指,如果受小量細菌感染,未必會立即出現病徵,但細菌會停留在人體的腸臟內,食用者便成為耐藥細菌的帶菌者;若免役力較弱人士受感染,可能會引致食物中毒,出現嘔吐及腹瀉等徵狀。
他指,中國人習慣把雞肉煮得「啱啱好」,他笑言「雖然(肉質)滑啲嫩啲,但唔好博。」更打趣道:「你想要(肉質)滑定要命?」由於耐藥細菌可經高溫殺死,許敬文建議市民徹底煮熟雞隻,在處理生肉時亦要時刻保持清潔。另一方面,消委會建議政府從速循法規、醫療衛生及飼養食用動物三方面檢討現行法例,逐步停止簽發准許常規地使用抗生素的許可證。
 

嘉美雞泰安雞樣本均中招
是次25個本地雞肉樣本中,有24個被驗出含ESBL耐藥細菌,當中包括多個「嘉美雞」及「泰安雞」樣本。泰安雞農場負責人香欽俊表示,飼養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使用抗生素,不明白為何泰安雞會被驗出含有耐藥細菌。他指,泰安雞部分種雞及雞苗在港生產,部分則在內地生產,相信內地雞場也沒有使用抗生素,但會從源頭了解雞隻含有相關細菌的原因,亦會化驗種雞及雞苗。

回首頁      列印

 

 

/136



C觀點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廚神

旅遊